粤教版语文必修5自我小测:15陈情表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5自我小测:15陈情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6 22:0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闵凶(mǐn)
险衅(xìn)
僮仆(bú)
期功强近(jī)
B.床蓐(rù)
洗马(xī)
猥琐(wěi)
茕茕独立(qiónɡ)
C.优渥(wò)
陨首(yǔn)
逋慢(bū)
终鲜兄弟(xiǎn)
D.矜夸(jīn)
盘桓(huán)
祚薄(zuò)
逮奉圣朝(dǎi)
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慈父见背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当侍东宫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D.无以终余年
愿乞终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九岁不行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实为狼狈
D.岂敢盘桓
4.下面均是出自本课的成语,对此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传说乌鸦能反哺。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词语:舐犊情深。
B.茕茕独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独,孤单。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孤苦伶仃、举目无亲。
C.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主谓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风雨飘摇、苟延残喘。反义成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D.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联合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影只。
5.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名,指善侍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7.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在文段中有何含意?
8.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二)(2007四川高考,8—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贺仁杰,字宽甫,京兆人。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尝治室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五百两,谓其妻郑曰:“语云: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时世祖以皇太弟受诏征云南,驻军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往献之。世祖曰:“天以赐汝,焉用献!”对曰:“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臣不敢私,愿以助军。”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著劳绩。后与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多所裨益,而言不外泄,帝深爱之。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帝欲选民间童女充后宫;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山后盐禁,久为民害:奏皆罢之。民为之立祠。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尚书省立,桑哥用事,奏上都留守司钱谷多失实。召留守忽剌忽耳及仁杰廷辨,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奸,致钱谷多耗伤,臣之罪。”忽剌忽耳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引咎归己者。”置勿问。仁杰在官五十余年,为留守者居半,车驾春秋行幸,出入供亿注,未尝致上怒。其妻刘没,帝欲为娶贵族,固辞,乃娶民间女,已而丧明,夫妻相敬如初,未尝置媵妾。大德九年,年七十二,请老,归第。后成祖崩,仁宗入清内难,念世祖旧臣,欲有所咨访,召赴阙,行至樊桥而卒。
(节选自《元史·贺仁杰传》)
注:供亿:供给,供应。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治室于毁垣中
治:修建。
B.臣不敢私
私:独占。
C.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
状:情况。
D.为留守者居半
居:超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贲害怕因意外获金而招致祸患,就以“助军”为由将大部分所获之金献给了受诏征云南的世祖。世祖任命其子贺仁杰为宿卫。
B.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C.皇帝根据桑哥的反映,要忽剌忽耳与贺仁杰到朝廷说清钱粮管理的问题,他二人都主动承担责任,皇帝为之感慨,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
D.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出身低微、双目失明的妻子,贺仁杰的所作所为都无不妥。仁宗即位后,召请告老归乡的贺仁杰赴京,他却在应诏途中去世。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2)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
二、语言运用
1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语句,简要概括其观点。
以利为恩者,见利而无不可为。故子之能孝者,必其不以亲之田庐为恩者也;臣之能忠者,必其不以君之爵禄为恩者也;友之能信者,必其不以友之车裘为恩者也。怀利以孝于亲、忠于君、信于友,利尽而去之若驰,利在他人,则弃君亲、背然诺,不旋踵矣,此必然之券也。故慈父不以利畜其子,明君不以利饵其臣,贞士不以利结其友。(王夫之《读通鉴论·十六》)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僮仆”的“仆”应读“pú”;B项,“洗马”的“洗”应读“xiǎn”;D项,“逮奉圣朝”的“逮”应读“dài”。
答案:C
2解析:A项“见”分别为: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副词;看见,动词。B项“于”分别为:比,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有关对象,不译,介词。C项“当”分别为:任,充当,动词;一定,副词。D项“终”均为“结束、终了,动词”。
答案:D
3解析:A项“不行”,不会行走。今常用义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B项“成立”,成人自立。今常用义为:(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C项“狼狈”形容进退两难。今常用义为:不体面。D项“盘桓”古今意义一致,均为:徘徊不进的样子。
答案:D
4解析:A项前后矛盾,“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舐犊情深”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热爱。
答案:A
5解析:“除”也指授予官职。所以B项有误。
答案:B
6解析:A项,怜悯;自尊,自夸。B项,过分;过失,过错。C项,迫近;少。D项,的。
答案:D
7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将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参考答案:①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②“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特色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极为恳切。②“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不能废远”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俱切。
9解析:D项,“居”指占数量,“居半”,有一半。
答案:D
10解析:A项,连词,“来”;表修饰的连词,相当于“而”。B项,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项,代词;表祈使语气。D项,均为介词,“给”。
答案:D
11解析:B项,“他最终未接受”错,原文“辞不许”的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许,最终他收下了并拿回去告诉了他的母亲,然后将这笔钱财分给了宗族之人。
答案:B
12参考答案:(1)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2)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13解析:本段文字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王夫之的一段话。要翻译的语句句式一致,仅就疏通文字来说,也没有过多的语言障碍。其观点较为鲜明,即文段画线部分后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所以,孩子能孝敬父母的,一定不要把父母的土地、房舍当做一种恩惠;臣子能忠于其君主的,一定不要把君主给予的爵位、俸禄当做一种恩惠;对朋友诚信的人,一定不要把朋友给予的车马、衣裘当做一种恩惠。
其观点是:不能怀利以孝于亲、忠于君、信于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