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小测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遗之(wèi)
亟请(jí)
虢叔(ɡuó)
不义不暱(nì)
B.寤生(wù)
祭仲(zhài)
西鄙(bì)
共叔段(ɡōnɡ)
C.恶之(wù)
百雉(zhì)
繄(yī)
具卒乘(chénɡ)
D.施及(yì)
城颍(yǐnɡ)
荥阳(xínɡ)
克段于鄢(yā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修缮
滋曼
百雉
永锡尔类
B.寤生
不勘
自毙
欲擒故纵
C.菜羹
纯孝
出奔
其乐融融
D.遂道
黄泉
亟请
贪得无厌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姜氏欲之,焉辟害
B.永锡尔类
C.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D.若阙地及泉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为:给,替。
B.请以遗之
遗:赠送。
C.姜氏何厌之有
厌:满足。
D.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恶:讨厌。
5.下列各句中“请”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请京
B.亟请于武公
C.为之请制
D.臣请事之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寘姜氏于城颍
寘:通“置”,安置。
B.公赐之食,食舍肉
食:粮食,这里指代“食物”。
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繄:语气助词,可译为“偏偏”。
D.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的意思。
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B.既而悔之
C.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公入而赋
8.翻译下列语句。
(1)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2)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休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他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他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郎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且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新唐书·韩休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吏白恐忤宰相意
忤:违反。
B.嵩称休志行
称:推荐。
C.室宅舆马僭法度
僭:触犯。
D.不意休能尔
意:意图。
10.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以”相同,两个“或”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或”也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或”相同。
D.两个“以”相同,两个“或”也相同。
11.为“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这一复句的译文加上关联词语,应当是(
)
A.只要……就……
B.如果……那么……
C.因为……所以……
D.既然……那么……
12.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韩休出为虢州刺史,向宰相张说提出均赋他郡的请求,终于得罪了宰相而被免去官职。
B.萧嵩举荐韩休为相,后韩休认为大将军程伯献使李美玉犯罪,应先惩伯献后美玉。
C.萧嵩因在政事上受到韩休反驳纠正而不满,宋璟得知后称赞韩休这样做是仁者之勇。
D.皇帝曾在苑中打猎,总是大设音乐,可是稍微超过限度,就会有韩休上奏议劝止。
二、语言运用
13.下面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1)孔子仁,关公义,仁义为本
(2)山清水秀春常在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亟”应读“qì”;B项,“鄙”应读“bǐ”;C项,“乘”应读“shènɡ”。
答案:D
2解析:A项,“曼”应为“蔓”;B项,“勘”应为“堪”;D项,“遂”应为“隧”。
答案:C
3解析:A项,辟,通“避”,躲避。B项,锡,通“赐”,赐给。D项,阙,通“掘”,挖掘。
答案:C
4解析:A项“为”是动词,解释为“担任”。
答案:A
5解析:D项中的“请”是表敬副词,“请允许我”的意思;其他三项是动词,“请求”的意思。
答案:D
6解析:B项,“食”应解释为“吃”。
答案:B
7解析:B项与“既”连用表示“不久”。其余项均为并列关系连词,可不译。
答案:B
8解析:翻译文言文要把握住翻译点,这两句话的翻译点有“遗”“繄”“赋”“泄”等。
参考答案:(1)你倒有母亲可以送,偏偏我就没有!(2)姜氏出了隧道赋诗说:“在隧道外面,真快乐真舒畅啊!”
9解析:B项,“称”,称赞,称道。C项,“僭”,超越本分。D项,“意”,动词,料想。
答案:
A
10解析:两个“以”字分别是“因为”与“认为”。“或”,有时。
答案:C
11解析:这是一个假设关系复句,故应选用“如果……那么……”。
答案:B
12解析:A项,最终像韩休请求的一样实行了,不是“得罪了宰相而被免去官职”。B项,韩休没有“认为大将军程伯献使李美玉犯罪”,他是认为李美玉犯的罪小,程伯献犯的罪大,应先惩治伯献,再惩治美玉。D项,“就会有韩休上奏议劝止”有误,原文意思是皇上“就会问左右的人:‘韩休知道吗?’不久,韩休的奏疏就到了”。
答案:C
13解析:此题考查对联的拟制。第(1)句要选用两个人名,并且要体现这两个人的特点。第(2)句是一副春联,要体现出“祝福”的气氛。
参考答案:(1)老子道,苏武德,道德是范(或:泰山日,峨眉月,日月生辉)
(2)人寿年丰福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