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诗五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诗五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6 20:2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课件 古诗五首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
2.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
3.品味鉴赏诗歌。教学重难点1.掌握诗歌中的字词的解释。
2.品味鉴赏诗歌。第一课时第三十课 诗五首激情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到盛唐时期的李、杜,无一不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这五首古诗,感受古诗精练的语言、和谐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自主预习案【课题解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听说。王昌龄(约698~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贬谪。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称贬谪为左迁。龙标,地名,在今湖南黔阳。
《登飞来峰》,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传说这座山是从天上飞来的,因此得名。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登上此山,心有所感,写下此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题”是题写之意,表明本诗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后禅院”是题诗地点。
《望岳》,“望”是远远地看;“岳”指山,本文指泰山。
《观沧海》,“观”是看;“沧”,(水)青绿色。“沧海”,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自主预习案【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有《行路难》《望庐山瀑布》《蜀道难》等作品。自主预习案【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自主预习案【走近作者】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与王昌龄同榜进士。 自主预习案【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自主预习案【走近作者】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字词梳理】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钟磬( )岱宗( )决眦( )
碣石( )竦峙( )萧瑟( )
2.根据所给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 】贬谪。
【 】各种声音,此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 】水波摇动的样子。
【 】极目远望。
【 】高耸突兀。qìngdàizìjiézhìsè左迁万籁澹澹决眦竦峙诗词朗读《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自主预习案3. 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主要内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诗。
《登飞来峰》写景抒怀,借登飞来峰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寄托壮怀,表达了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望岳》是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观沧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合作探究案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借月抒发了什
么思想感情?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2.《望岳》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具有俯视一切的雄伟气概。
3.《观沧海》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通过什么方式表
现出来的?
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通过对大海景象的描写表现出来。合作探究案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为什么要将愁心
寄予明月呢?
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明月将诗人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将月亮人格化了。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种感觉在什么情况下
感受得到?
登岳。
6.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登飞来峰》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体悟了友人真情,感受了自然美景,领略了幽美意境,体会了进取精神。第二课时第三十课 诗五首激情导入 我们感受了李白的纯真友情,王安石的不畏困难的决心和敢于改革的勇气,又学习了杜甫和曹操的诗歌。现在我们来品味鉴赏这些诗歌。合作探究案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首句为什么写
“杨花”和“子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此句便直叙其事。
2.《望岳》中“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
其好在何处?
“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合作探究案3.《望岳》文中“割”字用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大地的阳光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体会“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妙处。
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 ,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合作探究案5.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6.赏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虽然已是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合作探究案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四句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表达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合作探究案8.《望岳》是怎样多角度描绘并且层层深入的?
《望岳》是五言古诗。全诗紧扣一个“望”字,从诗人的角度远眺、近望泰山的雄浑景象,既宏观概括,又细致描绘,最后落笔于诗人的主观心理活动,一、二句是作者自问自答,从远望角度描绘了初见泰山时的惊异情状;三至六句,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仰望泰山所见的雄伟、壮美和磅礴的气象,侧面烘托其高大和生机盎然的特点;最后将群山与泰山对照,进一步刻画出它的高大雄伟,并抒发自己登临绝顶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合作探究案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何艺术特色?
诗人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迁移拓展案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不少托月寄情的诗句,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为什么能别具一格?
这种托月相送的意境,此前已有运用。如曹植的《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如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些意境,都是寄情与明月,托明月以达情。比较而言,李白的意境更有动感,一时间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李白的化身,一直在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流徙于贬谪之地。诗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板书设计写景点时令——飘零之感
叙事表惊悉——迁谪之远
抒情表牵挂——情深意长闻王昌
龄左迁
龙标遥
有此寄不畏云遮眼——站得高、望得远
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同情与关切登


峰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写景铺垫议论哲理借景
说理板书设计首联:入古寺见高林——点明时间,烘托气氛
颔联:踏曲径进禅房——景物独特,幽深寂静
颈联:悦鸟性空人心——以动显静,因景生情
尾联:万籁寂钟磬音——景致感受,巧妙融合题破山
寺后
禅院清幽
脱俗
寄情
山水首联:远望之色连绵不绝
颔联:近望之势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之景气象万千
尾联:极望之情放眼四望望岳泰山高大雄奇
诗人志向高远板书设计俯瞰水、岛(全景)
近看木、草(静景)
远眺风、波(动景)观沧海实景日月出其中
星汉出其里虚景壮丽景象博大胸襟借景抒情
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