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隆中对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6 20:56:00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九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第二十三课 隆中对教学目标1.把握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
2.学习古人说理叙事的方式。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重难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第一课时第二十三课 隆中对激情导入 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现在流传着许多与他有关的故事: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透过这些故事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那么在史学家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人物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隆中对》。自主预习案【课题解析】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的对策后来成为指导刘备若干年行动的纲领。自主预习案【走近作者】 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zuò),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字词梳理】 自主预习案1.字音。
陇( )亩  颍( )川   枉( )驾
屏( )人 倾颓( ) 猖蹶( )
夷( )lǒngyǐngwǎngbǐngtuíchāng juéyí自主预习案3.一词多义。自主预习案3.古今异义。自主预习案4.词类活用。
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②箪食壶浆 
箪、壶: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竹篮盛,用壶装。
③思贤如渴 
贤: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④信义著于四海 
信义:名词作动词,讲信用。
⑤先主器之 
器:名词作动词,器重。自主预习案自主预习案朗读课文,熟悉文章的内容,明确文章结构。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1)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诸葛亮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写刘备三顾茅庐,着重写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6)写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合作探究案1.在诸葛亮的对策中,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交流点拨]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交流点拨]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合作探究案3.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
[交流点拨]根据当时形势提出的。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荆州是)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4)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5)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合作探究案4.诸葛亮对形势分析中,特别强调人谋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有哪些?
[交流点拨]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贤能为之用。
(3)总揽英雄,思贤若渴。反馈训练案敬请完成
“当堂强化”作业。板书设计第一部分:(1)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诸葛亮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4)写刘备三顾茅庐,着重写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5)写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第二课时第二十三课 隆中对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把《隆中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大意已疏通,同学们已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文章。合作探究案1.文本探究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能洞晓时局,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2)赏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交流点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
①诸葛亮隐居“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第四段诸葛亮正面回答问题。
侧面描写:
①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②刘备三顾茅庐;
③隆重对策后“与亮情好日密”;
④关张不悦;
⑤刘备“鱼水”相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合作探究案(3)小说与史籍的对比阅读
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请你与《隆中对》参照阅读,看看小说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为什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又有哪些特点?
[交流点拨]
①对天气的恶劣进行加工。
②对刘备兄弟的言行加工。
③对刘备三次到访时碰到不同的人进行加工。
原因是:
①《三国演义》是小说,作者的目的是要抓住读者,因此会在情节设置上大做文章,“三顾茅庐”深入人心,是一个亮点,所以不惜笔墨,设置悬念和误会,来体现刘备和诸葛亮的特点;
②《三国志》作为史传文学一要尊重历史,不能对情节夸大渲染,二要惜墨如金,此文重在突出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因此简写三顾而详写对策,意在用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打动读者。
诸葛亮的特点:
有隐士的风范及慎择人、善择人合作探究案2.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你感触深刻的句子,反复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文中倒数第二段的“善”字;③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写作借鉴
①人物描写上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详略得当。
②语言简洁。迁移拓展案诸葛亮的功绩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请讲一讲。
主要请学生讲一讲诸葛亮的故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布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火烧赤壁、智激孙权、空城计等。 古今对话: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拓展迁移对话诸葛亮 诸葛亮先生,您真了不起,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拥有像您一样的天才头脑吗?
诸葛先生,我认为您看错了人。您的英明远见曾使得刘备能和曹操、孙权抗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刘备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并没完全照您的意思去做,再加上刘禅昏庸无能,使您统一天下的计划落空。要是您去辅佐孙权的话,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
孔明先生,我认为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您的健康。您若能重视这个问题,我想您会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留给后人,历史也许会因您而改变。反馈训练案敬请完成
“课后练案”作业。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