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词五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6 21:17:51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九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第二十五课 词五首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掌握吟读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教学重难点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掌握吟读欣赏词的技巧。第一课时第二十五课 词五首激情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望 江 南自主预习案【课题解析】 《望江南》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望江南,又名“忆江南”,其它名称还有:“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梦江南”“望江梅”等。课文朗读【走进作者】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精通音律,善鼓琴吹笛。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称为“花间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存词七十余首。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自主预习案自主预习案3.朗读并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交流点拨]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4.赏析
(1)《望江南》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从希望到失望),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
(2)“独倚望江楼”一句中“独”字用的好,请分析一下。
[交流点拨]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这不是恋人昵昵情语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合作探究案合作探究案5.小结
本词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 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武 陵 春自主预习案 《武陵春》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像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课题解析】 自主预习案自主预习案【走进作者】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合作探究案3.朗读并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交流点拨]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直到天色已晚还懒得梳头。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结束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听说双溪春色还未凋残,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的忧愁。合作探究案4.赏析
(1)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交流点拨]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构思精巧,请作赏析。
[交流点拨]运用夸张和比喻,说小舟载不动自己的愁思,把无形的愁思化作有重量的东西,化虚为实,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词。愁绪本是抽象的,但诗人却用船都载不动。诗人化抽象为具体的事物,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第二课时第二十五课 词五首激情导入 词发展到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渔家傲
秋 思自主预习案 《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范仲淹的词,这是一首边塞词,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课题解析】 课文朗读自主预习案【走进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岳阳楼记》。合作探究案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交流点拨]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留下思乡之泪。合作探究案4.赏析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试归纳词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的作用是什么?“异”景异在哪里?
[交流点拨]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异”:①塞下天气的极度寒冷如“衡阳雁去无留意”;②塞下奇异的声音如“四面边声连角起”;③战事紧张,戒备森严如“长烟落日孤城闭”。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合作探究案(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交流点拨]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苏轼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冬季创作的一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的作品。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自主预习案【课题解析】 自主预习案自主预习案【走进作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合作探究案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交流点拨]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合作探究案4.赏析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交流点拨]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数众多、气氛热闹的狩猎场面。虽鬓已微霜却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欲保家卫国、征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2)下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引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
(3)说说“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自主预习案【课题解析】 课文朗读【走进作者】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力主抗金。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著有《稼轩长短句》。自主预习案合作探究案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交流点拨]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合作探究案4.赏析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交流点拨]比喻,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交流点拨]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4)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壮志难酬、苍凉沉郁的思想感情。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还有很多古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写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拓展延伸案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守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拓展延伸反馈训练案敬请完成
“当堂强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