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课时训练3
一、夯基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有的人本来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最后只是 。
(2)他都知道误入歧途了,竟然不知 ,令人遗憾!
(3)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回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 ,拍了一部长片。
A.改头换面 改弦更张 改弦易辙
B.改弦易辙
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C.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改弦易辙
D.改弦易辙
改头换面
改弦更张
解析:“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改弦易辙”指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改弦更张”指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第(1)句根据前后的转折,可知选“改头换面”;第(2)句侧重不改变做法,第(3)句侧重改变计划,应分别选“改弦更张”“改弦易辙”。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5日,全省普降甘霖。经过此轮降雨,全省大部分地区旱情将解除,对改善空气质量也十分有利。
B.国产Linux系统,不像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系统那样,能自由运行PS、QQ、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
C.领悟祖先留下的生存智慧,提高人居环境建设的中国元素,古村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
D.我们不必将文学作品所有的内涵都开发为语文课程内容,因为文学作品,即使是一首短诗,也有近乎无穷的内涵。
解析:A项,成分残缺,“对改善空气质量也十分有利”的主语应该是“此轮降雨”;B项,有歧义,“能自由运行PS、QQ、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的是“国产Linux系统”还是“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系统”不明确;C项,搭配不当,应为“增加人居环境建设的中国元素”。
答案:D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对一个24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总长的人来说,除了用“光芒四射”形容,你还能说什么
《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1945年6月26日,在宪章签字仪式上,因中国代表团在发起国中按字母顺序列于首位,所以代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20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提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且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著名学者温源宁写过一篇印象记,起首便是:“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顾维钧博士,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那是1934年,温源宁写道:“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的成就称得上辉煌,要加以逐一列举,人们将不得不从惊讶开始而以赞美告终……他从1912年5月出任内阁秘书开始,其政治生涯直到如今,凡是外交官员梦寐以求的最高职位他都已经得到了:驻美国公使(1915~1920)、巴黎和会代表(1918~1919)、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国公使(1920),并自1922年以后多次出任外交总长,而现在是驻法国公使。有一次,顾博士还做过几个月的代理国务总理。”
50年后,温源宁在台湾去世之前,如果他还记得自己当年这篇充满“溢美之辞”的小文的话,他也许会微笑。因为顾维钧比温源宁文中所写的更加“光芒四射”,他经历了更多的大事件,也得到过更多的高职位。
1985年,顾维钧在纽约逝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载文表示哀悼,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纽约总领事前往吊唁。
温源宁笔下让人“从惊讶开始以赞美告终”的顾氏履历还需要加上:中国驻外使节升格后,担任驻法、英、美等国大使;1945年出席旧金山会议,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宪章;1957年后担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直至1967年退休;晚年完成13大卷、500多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
温源宁说:“他的朋友和敌人全都会承认,在国外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国外交官中,再也不可能有比顾博士更好的了……出席巴黎和会时,顾博士已经由于是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而闻名于世。”
年方而立的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中,位居后进。但当需要向和会最高机构“十人会”报告山东问题时,他的前辈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拒绝出席,或者拒绝发言,顾维钧勇于任事,出面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并从国际法的角度雄辩地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这场精彩的发言成为和会当天的头条新闻。发言刚一结束,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便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随后,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希望能争取到对中国最有利的结果。最终,在无望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而根据外交史学者的研究,“此时独力支撑代表团的顾维钧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踏入外交界的那天起,顾维钧的杰出表现一直证明着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有删改)
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顾维钧年轻有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他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上名字的人。
B.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更堪作为典型的人,认为他平易近人,有修养,沉着和蔼,有耐心并且温文尔雅,想到他,人们都会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C.温源宁高度赞美了顾维钧的人生经历,诸如担任驻美国公使,巴黎和会代表,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法等国公使,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等。
D.顾维钧自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以来,一生在外交界纵横捭阖,为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得起他的母校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E.本文通过记述顾维钧的外交生涯,描写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的中国外交家的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外交家的感人形象。
解析:B项,形容顾维钧为“光芒四射的星星”的不是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而是温源宁;C项,“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不是温源宁提到的,且温源宁只是赞美了顾维钧1934年以前的人生经历。
答案:BC
4.作者多次引用别人对顾维钧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熟悉侧面描写手法的作用,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侧面烘托了顾维钧的人格魅力以及外交才干;②引用当时人物对于顾维钧的评论,使文章真实可信;③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5.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被称为“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间,即文章最后四段;然后,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即可。
参考答案:①尊严方面:顾维钧在前辈们不出面的情况下勇于任事,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②才干方面:顾维钧引用国际法,雄辩地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中国;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在争取山东无望的情况下,他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6.顾维钧的外交生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代青年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文本,准确把握顾维钧的精神对我们当代青年人的启示作用;其次要结合生活实际有理有据地阐发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提示一:当代青年需要有爱国热情,有报国豪情。举例:①名校毕业,回国效力;②巴黎和会为国争光;③在《联合国宪章》上的第一个签字者。
提示二:当代青年做人做学问要有理有据,德才兼备。举例:①英国报刊对他的推崇;②学者对他的赞美;③巴黎和会上的表现。
提示三:当代青年想要成功,需要尊严和才干的统一。举例:①为国争光;②穿梭外交;③拒签和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导学号50810007)
大家孙瀛洲
当代中国文博界,被人称之为专家甚至“著名”专家好像不太难,但称得上“大”的不多,孙瀛洲先生即是这少数中的一个。
孙瀛洲1893年出生于河北冀县一个贫苦的家庭。1900年到北京“同春永”古玩铺当学徒,后又到“聚宝斋”“铭记古玩铺”任职。他聪明好学,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基础知识。
早在20世纪30年代,孙瀛洲先生就对历代瓷器了如指掌,先于他人准确鉴别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至明代的永乐、宣德、成化、弘治瓷器。1956年,孙瀛洲受聘到故宫博物院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鉴定工作。面对故宫数以万计的陶瓷藏品,孙先生如鱼得水,他曾说:“活到60多岁,没想到还能为人民做一点事,内心很乐意接受这一工作,并愿意把我几十年在文物认识上的一点经验贡献给祖国的文化事业。”孙先生对自己在古陶瓷鉴定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先后发表了《明嘉靖青花加彩鱼藻罐》《试谈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元明清瓷器的鉴定》等有关瓷器研究鉴定的论文9篇,文章中归纳的鉴定经验,对古陶瓷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期间,有一次孙先生让人们把宋代官窑、哥窑、汝窑瓷器及一些明清的仿品放在一起,他背过身,人们打乱摆放次序,他闭上眼,转过身,用手摸,一一准确地说出了各自的名称。
明清时期的墓葬出土瓷器很少,带纪年的更少,造型不像唐宋及更早期的瓷器那样有相对固定的标准。明清各个朝代的年限不长,瓷器的品种又繁杂,连续性又较强,因此明清瓷器的鉴定有自己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精确的断代是非常困难的。孙瀛洲先生以明清带年款的官窑瓷器作为标准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排比出来,进行研究归纳,并将这些“鉴证”提到理论化的高度再用以指导鉴定实践,为明清瓷器的科学鉴定奠定了基础。孙瀛洲先生是我国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他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
孙瀛洲先生还是一位真诚待人、诲人不倦的教育家。身为古陶瓷界德高望重的大专家却从不摆架子,热心培养年青的一代,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同行。有时生病在家休息,还让学生到家中听讲,对年青的一代寄予莫大的期望。孙老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一大批文物鉴定人才,其中既有耿宝昌先生这样堪称古陶瓷鉴定“泰斗”级的专家,也不乏为数众多、各领风骚的中青年栋梁之材。
孙瀛洲的生活是朴素的,平日一身素衣,一日三餐也是极其简单,每星期只吃一次肉——二两猪头肉。过春节,自己动手给孩子们做糖葫芦吃。可是,为了收购绝世珍品成化斗彩三秋杯,孙瀛洲当年一掷就是40根金条。旧北平古玩商会会长要高价收买,孙瀛洲不为所动,坚决拒绝。
孙瀛洲的子女曾说过,觉得父亲好像就因为文物才到这个世界,全身心投入到文物当中,生活在文物当中,就像他只有文物。据女儿回想,视古玩如命的父亲是向来不会让家里人看他的珍宝的,常常自己关门把玩甚至忘了吃饭。私藏丰盛到不可想象,但家里的日子却非常简朴,她冬天戴的手套都是母亲用袜筒改的。正是这种对陶瓷的热爱,使得孙瀛洲收藏了一大批高质量的陶瓷精品,从晋唐名瓷,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到明清瓷器,无所不包,自成系列。
1950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孙瀛洲拿出一批珍贵文物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国家;1956年以后,出于爱国热忱,孙瀛洲毅然将毕生收藏的文物精品2
900
余件全部捐献给故宫博物院,陶瓷占2
000多件,其中25件珍贵瓷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当时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说,孙瀛洲先生“从学徒到经营者,从经营者到收藏家,从收藏家到文物鉴定专家,从文物鉴定专家再成为文物捐赠大家,这是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也是由小我到大公的升华过程”。
相关链接
①明清瓷器鉴定有四个要点: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纹饰与色彩,掌握住明清两代款识的规律,细致观察胎釉的特征。如果满足于局部的特征相符而失于整体的条件不合,或只看外表而忽略器里,或但观釉色而不问胎质,都是片面的。所以说造型、纹饰、款识、釉质与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全面一致的效果。(摘自《孙瀛洲先生谈元明清瓷器鉴定》)
②孙瀛洲先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中,明成化斗彩三秋杯、宋代哥窑弦纹瓶、元代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等25件瓷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之重宝。如今,故宫馆藏数十万件古陶瓷中只有几百件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意味着孙瀛洲捐献的藏品奠定了故宫陶瓷收藏的基础。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先到北京“同春永”古玩铺当学徒,后又到“聚宝斋”“铭记古玩铺”任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孙瀛洲提供了大量文物方面的基础知识。
B.孙瀛洲对历代瓷器了如指掌,由于采用类型学方法,总能先于他人准确鉴别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至明清两代的瓷器。
C.尽管对明清瓷器进行精确的断代是非常困难的,但孙瀛洲采用独特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最终为明清瓷器的鉴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D.孙瀛洲还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既培养出耿宝昌这样堪称“泰斗”的古陶瓷鉴定专家,也为其他文物鉴定领域培养了为数众多的栋梁之材。
E.孙瀛洲一生收藏了大批陶瓷精品,在受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后,他的爱国主义激情被激发出来,最终他用自己的藏品为故宫博物院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解析:B项,原文第4段中说“孙瀛洲先生是我国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采用类型学方法鉴别的是明清瓷器。D项,并没有“为其他文物鉴定领域”培养栋梁之材。E项,并不只是在“受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后”才激发孙瀛洲的爱国主义激情。
答案::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
8.孙瀛洲是如何“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的 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解析:“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这句话在原文的第4段,答案要在这句话的前后找。这道题学生容易只在第4段寻找答案,而丢失了第3段的答案,第3段的关键语句有“先后发表了《明嘉靖青花加彩鱼藻罐》《试谈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元明清瓷器的鉴定》等有关瓷器研究鉴定的论文9篇”,这些论文有关于明清瓷器鉴定方面的内容,所以,与“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有关,应该组织到答案中。
参考答案:①孙瀛洲以明清带年款的官窑瓷器作为标准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排比出来,进行研究归纳,是我国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②将这些“鉴证”写成《明嘉靖青花加彩鱼藻罐》《试谈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元明清瓷器的鉴定》等瓷器研究鉴定的论文,提到理论化的高度再用以指导鉴定实践。③提出明清瓷器鉴定的四个要点,指出把造型、纹饰、款识、釉质与胎质等鉴定方法同时并用进行鉴定的方法。(意思对即可)
9.孙瀛洲“由小我到大公的升华”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解析:“由小我到大公的升华”这句话在原文的最后一段,是对孙瀛洲大公无私的总结。答题时,要在文中寻找孙瀛洲“大公”的语句,如第5段“热心培养年青的一代,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同行”,倒数第2段“1950年,为抗美援朝,孙瀛洲拿出一批珍贵文物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国家;1956年以后,出于爱国热忱,孙瀛洲毅然将毕生收藏的文物精品2
900余件全部捐献给故宫博物院,陶瓷占2
000多件,其中25件珍贵瓷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都表现了他的大公无私,将这些语句分点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①撰写专业论文,热心培养年青的一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几十年在文物认识上的经验贡献给祖国的文化事业。②为抗美援朝,孙瀛洲义卖一批珍贵文物,所得款项全部捐献国家;1956年以后,出于爱国热忱,毅然将毕生收藏的文物精品2
900余件全部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意思对即可)
10.文中说孙瀛洲“好像就因为文物才到这个世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好像就因为文物才到这个世界”意思是说孙瀛洲痴迷于文物。答题时,要从文中找出孙瀛洲痴迷于文物的语句,如第3段最后一句话“他闭上眼,转过身,用手摸,一一准确地说出了各自的名称”;第6段写孙瀛洲的生活朴素,却“为了收购绝世珍品成化斗彩三秋杯,孙瀛洲当年一掷就是40根金条”,有人“要高价收买,孙瀛洲不为所动,坚决拒绝”;第7段中“视古玩如命的父亲是向来不会让家里人看他的珍宝的,常常自己关门把玩甚至忘了吃饭”。这些语句都表现了孙瀛洲对文物的痴迷。
参考答案:①收藏文物不为利动,花40根金条收购绝世珍品成化斗彩三秋杯却不愿高价售出。②收藏文物不为物质享受,家里私藏丰盛到不可想象,但日子却非常简朴。③爱文物异于常人,向来不让家里人看自己的收藏,自己把玩,乐在其中。④对文物的熟悉、鉴别异于常人,闭上眼也能鉴别瓷器。(意思对即可)
三、语言运用
11.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导学号50810008)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解析:仿写该题所给的例句,要注意拟人修辞、象征寓意、句式结构等方面。
答案示例:(1)桃花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
枫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2)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
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12.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实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某媒体在网上就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①您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
工作经验
实习鉴定
正式工作机会
其他
69%
7%
21%
3%
②您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专业技能
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能力
其他
21%
26%
51%
2%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就大学生培养问题给高校提出合理建议。
(1)结论:
(2)建议:
解析:注意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归纳出大学生的主体需要方向。
参考答案:(1)实习成为大学生获得工作经验的最主要渠道,大学生们期待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2)高校应在注重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