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
【预习性作业】认真预习课本内容后独立完成:
1、在蔗糖溶液中,蔗糖以 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 的混合物。在食盐水(或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 和 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的溶液。
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物,叫做溶液。溶液由 和 组成,它的主要特征是 性和 性。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 溶解在 中形成溶液。
2. 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 等也可以做溶剂。
3.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 或 。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 ,量少的一种叫做 。
4.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蔗糖溶液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
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
碘溶于汽油中
医用酒精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碘酒
乙醇的水溶液
Fecl2 溶液
5.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后会出现 现象。
6. 洗涤剂有 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之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 液,该现象又称之为乳化现象,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7.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伴有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 ,如 ;
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 ,如 ;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 ,如 。这是由于在溶解过程中发生 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 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 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
【课内探究】
【预习交流】(课前2分钟同桌互查并识记预习案,找出问题集中处理)
【学习目标】
1、记住溶液的定义,特征及组成;能说出溶液的形成过程,并能正确判断一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重点)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重难点)
3、能说出乳浊液的定义和特征,并记住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溶液的组成
问题1、从微观角度看,溶液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溶质以什么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的?
怎样理解溶液概念中的“均一”和“稳定”?
问题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那么区分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讨论交流】 (先自己独立完成,再与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讨论)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溶液都是无色的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加快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巩固训练】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是均一、稳定、透明的化合物 D.溶液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
2、以下所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香油 B食盐 C白糖 D 食醋
3、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C.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4、日常生活中腌制咸蛋时常用大颗粒的粗盐,欲使其快速溶解,经常采用下列方法: 、 、 。
知识点二:乳浊液与乳化现象
问题3: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上的污垢,其原理有什么不同?
【巩固训练】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染的圆珠笔油
知识点三:溶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并做好结果的记录)
问题4: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型管管右边支管的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食盐
【巩固训练】
小明将未开启的饮料瓶放入某种物质的溶液中得到了“冰镇饮料”,这种物质是( )。
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生石灰
【反思与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1溶液的形成》巩固提升 姓名 班级_____
1、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
D.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4、一杯久置的高锰酸钾溶液,实验测得其上层密度为a g·mL-1,下层密度为b g·mL-1,则a和b的关系是( ) A. a>b B. a=b C. a<b D.无法确定
5、下列可作为溶质的是(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都可以
下列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
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 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染的圆珠笔油 D 各种日常洗涤剂、化妆品的配制
7、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是由于汽油能 油污,形成 。用加了洗涤剂的水也能洗去油污,这是由于洗涤剂能 油污,两者去污的原理 (“相同”或“不同”)
8、50 g稀硫酸中投入5 g铁(全部溶解),反应停止后,溶液质量?( )
A、55g B、大于55g C、小于55g D、无法确定
9、填表
溶液名称
硫酸铜
溶液
稀硫酸
澄清
石灰水
碘酒
盐酸
酒精的
水溶液
溶质名称
溶剂名称
10.将B选项中与A选项中相关说法的序号,填在A项中对应的括号内。
A项
①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 ) ②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
③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B项
a.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
b. 同种物质在不同容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
《课题1溶液的形成》巩固提升 姓名 班级_____
1、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
D.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4、一杯久置的高锰酸钾溶液,实验测得其上层密度为a g·mL-1,下层密度为b g·mL-1,则a和b的关系是( ) A. a>b B. a=b C. a<b D.无法确定
5、下列可作为溶质的是(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都可以
下列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
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 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染的圆珠笔油 D 各种日常洗涤剂、化妆品的配制
7、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是由于汽油能 油污,形成 。用加了洗涤剂的水也能洗去油污,这是由于洗涤剂能 油污,两者去污的原理 (“相同”或“不同”)
8、50 g稀硫酸中投入5 g铁(全部溶解),反应停止后,溶液质量?( )
A、55g B、大于55g C、小于55g D、无法确定
9、填表
溶液名称
硫酸铜
溶液
稀硫酸
澄清
石灰水
碘酒
盐酸
酒精的
水溶液
溶质名称
溶剂名称
10.将B选项中与A选项中相关说法的序号,填在A项中对应的括号内。
A项
①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 ) ②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
③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B项
a. 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
b. 同种物质在不同容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
课件33张PPT。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1、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食盐,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现象形成什么蔗糖、食盐很快消失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样的混合物叫做溶液一、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物质通过 形成的,此现象叫溶解现象溶解食盐和蔗糖的溶解形式一样吗? 结合实验现象,阅读课本27页1、2、3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溶液,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溶液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
2、哪一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
3、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一种吗?溶剂呢?
4、溶液都是无色的吗?
(1)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均一: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不变化、水分不蒸发、气体压强不变),溶质就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2)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特征及组成
活动与探究一: 蔗糖的溶解溶 质溶 剂溶 液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在括号内打“?”
不正确在括号内打“?”。
(1)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 )
(2)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 )
(3)溶液一定是 无色的 ( )
(4)氯化钠易溶于水,少量的氯化钠投入水中搅拌后, 液体各部分密度相等 ( )
2.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 糖水 B 汽水 C 食盐水 D 蒸馏水????D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
A 牛奶 B 泥浆水
C 冰水混合物 D 澄清石灰水D活动与探究二 :碘能溶于水吗?高锰酸钾能溶于汽油吗? 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有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质的种类
2、溶剂的种类
3、温度探究实验三: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分层均匀混合不分层乙醇和水互溶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3.分别指出下列各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1)氯化钠溶液中,
溶质是 ,溶剂是 ;
(2)医用酒精溶液中,
溶质是 ,溶剂 是 ;
(3)碘酒溶液中,
溶质是 ,溶剂是 ;
(4)盐酸溶液中,
溶质是 ,溶剂是 ;
氯化钠水酒精水碘酒精氯化氢水 课堂练习
1.组成溶液的溶质 ( )
A.只能是固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气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里就形成了溶液
B 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剂也不一定是水
C 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D 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B溶液的用途 无土栽培化学实验,能加速反应进行配制药剂活动与探究四: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 作用是什么?
水和油 ( 加了洗涤剂)水和油 (没有加洗涤剂)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得到的液体叫乳浊液滴 加
洗涤剂乳化作用振 荡静 置液体分层振 荡静 置滴加洗涤剂后,植物油有没有溶解在水中?液体不分层实验现象记录: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分层得到浑
浊液体 分层 不干净 分层得到浑
浊液体不分层干净 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3、特征: 洗涤剂的乳化功能不均一、不稳定洗涤剂去污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汽油(或酒精)去污原理:1、乳浊液: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4、用途:医药上的钡餐是BaSO4的悬浊液;粉刷墙的涂料也是悬浊液;农业上,把农药配成乳浊液或悬浊液节约农药,提高药效(如,波尔多药是悬浊液).溶解油污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分散的微粒分散物状态宏观特征实例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分子或离子固、气、液均一、
稳定食盐水分子集合体固态不均一、
不稳定泥浆分子集合体液态不均一、
不稳定牛奶一、选择题1.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 食盐 B. 蔗糖 C. 味精 D. 芝麻油2.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3.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稀盐酸除铁锈DDB二、填空题
1.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溶液的质量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溶液的体积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2.所谓溶液的稳定性是指在溶剂____ (填“蒸发”或“不蒸发”)、温度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的条件下,不管放置多久,溶质和溶剂都不会分离。
3.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固体,溶质是______ 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溶质溶剂等于不等于不蒸发不改变NaCl、水KMnO4三、简答题
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不相同。汽油洗去油污是溶解,而洗涤剂洗去油污是乳化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有的温度升高(放热),有的温度降低(吸热)。这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结论:不同的物质溶解时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氯化钠 温度变化不明显
硝酸铵 温度降低
氢氧化钠 温度升高现象:另一种 物质一种或几
种物质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分散溶
剂溶
质固体液体气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溶液被溶解的物质 小 结均一性:溶液各处的性质、浓度都相同。稳定性: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溶质不会分离
出来.
7.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 液态氧 B. 水银 C. 食盐水
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
8.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1)澄清的石灰水 。
(2)稀硫酸 。
(3)盐酸 。
(4)食盐水 。CCa(OH)2H2SO4HClNaCl9、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
A、蔗糖 B、食盐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8、把少量的下列各物质分别放入水里,充分振荡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
A、葡萄糖 B、面粉
C、花生油 D、冰块
ADC10、现有一瓶蓄电池用的稀硫酸,从上半部分取出少量,测得其密度为1.2g/cm3,若从底部取出少量测定其密度,则测得底部的稀硫酸的密度值为 ( )
A、大于1.2/cm3 B、小于1.2/cm3
C、等于1.2/cm3 D、无法确定C 6.5g金属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其质量为 ,溶剂的化学式为 ,
其质量为 。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质的质量为 ,溶液的
质量为 。H2SO49.8gH2O90.2gZnSO416.1g106.3g练习与巩固: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
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 )
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
D、蔗糖 E、硝酸铵 F、氯化钠DF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