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喧嚣 渲染 寒暄 喧宾夺主
B.涨潮 膨胀 账单 怅然若失
C.严峻 疏浚 竣工 逡巡不前
D.聒噪 干燥 暴躁 名噪一时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大学时代是在似乎是真空的更加狭小的天地——高师的学生宿舍里渡过的。
B.休阿列斯历尽苍桑,现在依旧像从前一样,是个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
C.这个朋友又是法国一位未来的伟大学者,他也像克洛岱尔和罗兰自己一样,只是过了四分之一世纪以后才名噪一时。
D.这些狂热分子只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临驾于自我享受的文学(如福楼拜和阿纳托尔·法朗士)和供人消遣的文学之上的人物。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虽然国家对“低碳”理念大力宣传,同时有关部门也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行业的“低碳”标准进行了规范,但我们许多生产“环保、低碳”产品的企业不重视产品的宣传,以致产品虽好却无人问津。企业应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首先,企业的高层要有高山仰止的战略眼光。其次,立即开展品牌宣传。现在不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时代了,你如果还顾虑重重,就只能被淘汰出局。
A.制定
B.无人问津
C.高山仰止
D.人怕出名猪怕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选定历史和地理作为主要学科,使罗兰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自由。
B.早在他们互相阐明各自追求的目标之前,他们就彼此激发着奔放的热情和对世界的极其严肃的理解。
C.现在使罗兰和休阿列斯渐渐接近起来的也是对音乐的爱好,再加上对莎士比亚的迷恋。
D.对于我们所有的人来说,是他一扇引导我们通向那无穷宇宙的大门,是我们生活的启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________,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________,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________,所以又称之为“中和”,________。________,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④⑤③②①
D.③⑤①②④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第6~8题。
爱迪生传
81岁,爱迪生诞辰的那天,纽约的友人们在饭店内举行欢宴,但他本人却不能参加。他发来了一个电报:此刻正愉快工作。
宴席上,梅多克洛夫特站起来向大家报告爱迪生的“工作”:
“他的目的是想从美国南部各州和其他在冬季冷至零下20度的各州中所产生的葡萄藤、灌木以及杂花中提出橡胶来。爱迪生先生已经在进行着这一伟大而艰苦的工作;而他很安于这一个工作,他依旧以他彻底的精神、充沛的活力和无限的热忱去处理这个问题。他对我说:‘我已经研究了60年的物理学,而我现在所从事的却是一些全然不同的学科,因此,我觉得很高兴。’而现在他在佛罗里达的确处在最紧张的工作中。这次他带去了7个助手,已经收集并试验了945种植物,他发现有很多种植物中含有橡胶,他将试验更多的植物,也许是一倍,也许再多些。”
美国种植橡胶的可能问题对爱迪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大战过后,爱迪生接受了福特的建议,为改变美国橡胶靠进口的状况,于1927年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他要求采集的植物的生长期必须很短,“取胶工艺也将机械化,尽量少用手工劳动”。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并不容易。这时,爱迪生全家一心想的就是橡胶。用爱迪生太太的话讲:“我们一家大小无时不在谈论橡胶。我们说的、想的、梦见的都是橡胶。因为除此之外,爱迪生先生不许我们做其他事情。”
不到一年,被派往世界各地去寻找的人采集了约3
000种植物回到美国。爱迪生对1
400种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对几种菊科植物进行杂交,培育出了一种含有大量胶乳的植物,但使用这种菊科植物提胶,造价太高。1928年,这个老发明家继续努力地试验。他说:“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一定让美国出现常年产胶的植物!”他还说:“我希望产量能增至100天10磅,我们现在还正在开始,如果工作原理确定了,将来的希望真是没有止境呢。”爱迪生由于患了肾功能失调综合症,便只好放弃了橡胶植物的种植研究。当此项任务由爱迪生的后继者承担起来的时候,已不再是由菊科植物提取,而是合成橡胶。爱迪生从野草中提炼橡胶的功绩,受到世人极高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星期日的凌晨3点24分,发明大王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伟大人生旅程。临终时他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3天后的10月21日傍晚,这位发明大王的遗体埋葬在他西奥兰治的家的大橡树下。
消息传出,人们陷入了极度的悲哀之中。唁电雪片般从美国各地、从世界各国飞来,同时,爱迪生的家属和美国白宫也收到了数以千计的有关怎样纪念爱迪生的各种建议。有人主张纪念活动开始后,全世界的电灯都象征性地关闭一分钟。有的主张由胡佛总统下令,在葬礼当天将美国全境的电源切断一分钟。有人建议,除关键的电灯以外,其他所有的电灯都在自愿的情况下关闭。
当时,全美各地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在这一分钟之内,芝加哥、加利福尼亚、丹佛、纽约,整个密西西比河一片黑暗。纽约百老汇一片黑暗,世界一片黑暗。接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到乡村,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世界一片光明。
(节选自李其荣《爱迪生传》)
6.爱迪生为什么对研究生产橡胶这项工作那么投入?
7.在熄灭电灯哀悼爱迪生的这一分钟前后,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
8.你认为爱迪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什么?
三、语言运用
9.过年不出门,一些年轻人选择“宅居”在家,逛网上庙会、发网上拜年祝福、放网上鞭炮,这种与中国传统春节风俗习惯截然不同的过年方式引发热议。
请就“宅居过年方式”发表看法。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态度鲜明。(不少于50字)
10.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材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谍战剧
5.1
19.1
27.6
家庭剧
22.0
23.6
22.1
古装剧
25.1
26.2
23.4
军事剧
4.3
13.5
21.2
言情剧
32.8
13.2
3.2
农村剧
10.7
4.4
2.3
(1)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来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
四、片段作文
11.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时代的罗曼·罗兰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请以“爱好”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写出自己的某一种爱好。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渲”读“xuàn”,其他都读“xuān”;B项,“涨”读“zhǎng”,“怅”读“chàng”,其他读“zhàng”;C项,“逡”读“qūn”,其他都读“jùn”;D项,全都读“zào”。
2.C 解析:A项,“渡过”应为“度过”;B项,“历尽苍桑”应为“历尽沧桑”;D项,“临驾”应为“凌驾”。
3.C 解析:C项,“高山仰止”指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慕和崇敬。不合语境,应用“高瞻远瞩”。A项,“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B项,“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D项,“人怕出名猪怕壮”指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烦,就像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指行事不要太张扬,低调一些,以保护自己。
4.C
解析:A项,介词使用不当,去掉“由于”或“使”;B项,“激发”“对世界的极其严肃的理解”搭配不当,应在“和”后面加“增进着”;D项,语序不当(缺少主语),把“是他”改为“他是”。
5.D 解析:③句的“和谐不是”与上文句尾“和谐”相接,⑤句中的“不强调”与下句“强调”衔接,只有④句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例;由此推出前后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⑤①②④。
6.钟情于科学研究是他一向的品质;为了挑战一个全新的目标(或:研究橡胶是他从事的全新的学科);为了美国的发展(或“为改变美国橡胶靠进口的状况”)。
7.用光明和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爱迪生让世界变得光明,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表达了后人对爱迪生的敬仰之情。
8.(1)勤勉忘我的工作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得到”,“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2)为全人类造福的远大抱负,正如他说的:“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
9.示例:赞成者: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传统过年习俗带给人的满足感消失;走亲访友让人疲惫,网络技术可使我们足不出户联络亲情,过年不必拘泥于形式。
反对者:中国传统过年习俗讲究“走出去”,走亲访友,赶庙会,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它的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年轻一代责无旁贷。
折中者:春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需要传承;但也要顺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传承与创新并不对立,应该有机结合。
10.(1)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村剧比重不断下降。
(2)提高言情剧创作质量,加大农村剧播出比重,不要盲目跟风创作热门题材剧。
11.写作示例:
爱上唐诗
与唐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正式上学前,爸爸在电脑上给我看唐诗动画片,伴着一遍又一遍的童稚声音,我不觉间背会了《咏鹅》,那绿水、白鹅、红掌、蓝天的明丽画面,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与唐诗同行的路上,我看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欣赏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领略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秋,感悟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在这条路上,我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友情感动,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情动容,为“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爱国情而默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