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后训练:8 我的回顾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后训练:8 我的回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7 16:3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累计  累积  果实累累  危若累卵
B.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C.渎职  赎罪  买椟还珠  案牍劳形
D.富饶  妖娆  绕场一周  钹儿铙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辐度  惯性  树梢  淡妆浓抹
B.销毁  鬼计  圆满  敝帚自珍
C.殉职  临摹  吊唁  插科打诨
D.煤炭  竹杆  帐篷  唉声叹气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莫言不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无人质疑他是优秀的中国作家,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不是就该将他的位置挪近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换一批评委,结果就很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千万别以成败论英雄。莫言自己在获奖后也表达了“惊喜”和“惶恐”。诺贝尔文学奖曾被人戏称为“死吻”,意思是获奖作家住往会更加慎于出手,放不开手脚去创作,作品质量也会江河日下。但愿莫言是个例外,小说创作一如既往地游刃有余。
A.质疑 B.大相径庭 C.江河日下 D.游刃有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直-10武装直升机和直-19武装直升机以火力支援为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超低空机动,可配挂多种对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具有昼夜间作战能力。
B.本次会议的主旨是进一步促进汉藏考古艺术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汉藏佛教美术的学术关注度和影响力,推动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C.中国足协副主席日前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卡马乔签订的合同虽然没有规定硬指标,但亚洲杯预选赛出线是应当完成的任务。
D.北京总布胡同3号现在已是一座残缺不全的院落,但这里曾经有过名噪京华的“太太的客厅”,聚集过中国文化界名流,承载着林徽因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不能过,最好是什么都没有。
②庄子重视平衡、均匀、正常、自然,警惕过分、过度、极端、刻意,达到了绝对化的程度。
③那么从个人来说,无喜无悲最好,无功无过最佳,无得无失正好。
④他认为任何失常、任何过度、任何迁移即变味变质,都是灾难,用到人身上是伤身,用到时序上是伤时伤季伤寒暖。
⑤这个说法有一定效用,又有些空虚,令人赞之叹之。
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出坏人、盗贼固然可悲,出圣人、道德家也绝非吉兆。
A.④②③⑥①⑤  B.②④①③⑥⑤
C.⑤②④⑥③①
D.②①④⑥③⑤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第6~8题。
永恒的托尔斯泰
①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还有鲁尔弗,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康成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②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现代文学展示着现代的人生,如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
③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或是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这样回忆她的父亲:“有一次在雅斯纳亚·波良纳那里,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要大家说出人生的三个愿望。父亲想出了两个——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④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像是跳进清流洗了一次澡。据说田园牧歌是虚幻的,但难道许多现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能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
⑤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不是哲学,小说是入俗而不是说教。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的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尼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
⑥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可笑。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还是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书:“我的余生不长了,然而生存一刻就要工作一刻,我正在写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散步的时候,托翁常常会突然停下来,“一位老农,刚磨完了一把镰刀。托尔斯泰伯爵和他说了几句话,丢下手杖,一下子夺过镰刀,麻利地割着草以试一试刀刃”。“我们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背着旅行袋,拄着拐杖,脚上缠着布片,快步走过。托尔斯泰叫住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又从怀里掏出钱包,给了他们一些钱”。真不知道托尔斯泰和两个老头说了些什么,想必不是“今天天气哈哈哈”。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⑦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6.结合文章,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
(2)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
7.本文写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写到那么多现代作家?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8.作者为什么说“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试结合全文作简要回答。
三、语言运用
9.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要求:语言连贯、简洁,不要出现具体数字。
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
国家
美国
英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3%
2.3%
6%
6.8%
9.6%
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
16%
21%
14%
13%
10%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1)________________,而且(2)________________。
然而,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支出方面还存在欠缺。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3)____________,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4)________________,从而缔造一个“幸福中国”。
10.李明是一个学生记者,日前围绕学校的赞助收入问题采访了几位专家。请根据两位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出李明提出的问题。(不超过20个字)
李明:“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一:“我国税法规定,凡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均应缴纳营业税。据此,你提出的问题要视学校是否有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而定。”
专家二:“税务部门认为,对学校取得的各种名目的赞助收入是否征税,主要看是否发生了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等行为。如果没向赞助方提供,则不缴纳营业税;如果向赞助方提供了,就应缴纳营业税。”
四、片段作文
11.爱因斯坦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考试”的感受和看法:“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你对“考试”有何感受和看法呢?试以此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lěi、lěi、léi、lěi;B项,都读“chā”;C项,dú、shú、dú、dú;D项,ráo、ráo、rào、náo。
2.C 解析:A项,“辐度”应为“幅度”;B项,“鬼计”应为“诡计”;D项,“竹杆”应为“竹竿”。
3.C 解析:C项,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能用来形容作品的质量。
4.D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词,应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超低空机动能力”;B项,“扩大”与“学术关注度”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到“与卡马乔签订的合同”之前。
5.D 解析:①句承接②句,解释“绝对化”;④⑥句从反面强调①句中说的“都不能过”;③句“那么”引出结论;⑤句是作者对庄子这一观点的态度。
6.(1)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真理是浅近的,突出了托尔斯泰作品“教谕”的自然、大方、有力。
(2)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讽刺了许多作家生活在人民中间却不知道文学应当为谁服务的可笑,衬托(对比突出)托尔斯泰“不要远离人民”的可贵品质。
7.①开篇写到对其他作家的喜爱,是为下文表达对托尔斯泰真正的喜爱和崇敬作铺垫。②文中写到许多现代作家,与托尔斯泰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说明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
8.①托尔斯泰的作品鉴于对人的深深的爱;②托尔斯泰的作品能净化人的心灵;③托尔斯泰的作品总是以突出人物来传达主题思想;④托尔斯泰始终不远离人民。
9.参考答案:(1)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 (2)高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 (3)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 (4)大力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
10.参考答案:学校取得的赞助收入是否应该缴纳营业税
11.写作示例:考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多少有些可怕,它意味着考前要挑灯夜战,考时会紧张不安、额头冒汗、心跳加速,考后会忐忑不安,翘首以待。
但是,人生对我们的考验并非都是为了升学、应聘或是晋级,也不是都要端坐在考场中,拿支笔在卷子上写下自己的答案。它不会给我们充足的时间来作准备,它会随时给我们出张卷子。如果你选择适当,你就可能通过,迎接新的考验;一旦你判断失误,你可能和机遇失之交臂。
人从出生到死亡二十多亿个分分秒秒,哪一刻不是一场考试?只是这考试过于频繁,而使许多人忽略了它,但忽略了并不等于不存在,相反,这种考试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每一秒的刻度里画上真正的一笔,你的一生才算是问心无愧。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考卷上偶尔写错几个答案,也并非不可原谅。但如果你只是偶尔写几个正确的答案,那么,你这一生就虚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