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后训练:17 汉魏晋诗三首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后训练:17 汉魏晋诗三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7 16: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擢素手(zhuó) 机杼(zhù) 皎皎(jiǎo)
B.譬如(pì)
子衿(jīn)
呦呦(āo)
C.吹笙(shēnɡ)
契阔(qiè)
吐哺(bǔ)
D.守拙(zhuō)
暧暧(ǎi)
桑树颠(diān)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纤纤擢素手(举起,摆动) 相去复几许(多远)
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羁鸟恋旧林(束缚)
B.人生几何(多少) 何时可掇(通“辍”,停止)
方宅十余亩(方形的) 榆柳荫后檐(遮蔽)
C.终日不成章(整幅的布帛)
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
少无适俗韵(迎合)
久在樊笼里(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D.慨当以慷(音节助词,无实义) 枉用相存(问候、探望)
天下归心(人心归服) 但为君故(只)
3.下列对诗句中的叠词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叠词“迢迢”只是描写牵牛星,写出了牵牛星的遥远,让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皎皎”只是描写织女星,写织女星的明亮、灿烂。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形、声生情。
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写水之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情景交融。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形容昏暗、模糊的样子,“依依”写炊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
4.对《归园田居》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对误入“尘网”的懊悔之情。
B.诗的五、六句概括了对旧林、故渊的恋和思。
C.七至十八句撷取隐居田园的典型情境,通过对比突出自然风光之美。
D.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作者归隐田园后恬然自得的心情。
5.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产生于西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系五言古体诗集,它吸取了《诗经》和《楚辞》的营养,达到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高峰,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B.曹操,字孟德,东汉时期杰出诗人,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乐府诗歌。与曹丕、曹植一起合称“三曹”。
C.南北朝时期钟嵘所著的《诗品》赞颂《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以《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二、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第6~7题。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6.古人在评价时常用“诗眼”之说,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请指明“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什么?并简要解说。
7.这是一首写在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后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其“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简要谈谈你对这首诗表露的情感的认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8~9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刻画了作者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志趣?
9.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第10~11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老骥伏枥”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这首诗充满哲理,试简要分析。
三、语言运用
12.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情中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文士的豪兴傲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1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高脾气长
请写四个句式基本整齐的句子,一方面要清楚地表达出漫画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要揭示出漫画的寓意。
四、片段作文
14.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一段你熟悉的景物,要写出意境来。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A 解析:B项,“呦”应读“yōu”,C项,“契”应读“qì”,D项,“暧”应读“ài”。
2.B 解析:“方宅”指房子四周。方,这里是四周的意思。
3.A 解析:“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是互文。
4.C 解析:“通过对比”错,没有对比。
5.A 解析:《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
6.“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的“老”与“晚”是诗眼。“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身心憔悴,有似衰老之感。“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迟暮之感。
7.这首诗采用纯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和重叠反复的形式,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将主人公无法遏抑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8.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作者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作者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9.“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10.抒发了作者虽人到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会停息的壮志。
11.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既尊重自然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心态。
12.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文人的多愁善感 回味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壮士的悲怀壮行
13.示例:得低分垂头丧气好不凄惶,得高分满怀兴奋喜气洋洋,得满分趾高气扬脾气嚣张,唯分数论坏了教育的肚肠。
14.写作示例: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