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栖川怍渊沉(xī) 卧疴对空林(kē)
B.祁祁伤豳歌(qī)
白日丽飞甍(ménɡ)
C.余霞散成绮(qǐ)
徇禄反穷海(xún)
D.泪下如流霰(xiàn)
谁能鬒不变(zhěn)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潜虬媚幽姿(怜惜,欣赏) 薄霄愧云浮
(薄薄的云)
B.衾枕昧节候(愚昧) 举目眺岖嵚(山势险峻的样子)
C.初景革绪风(初春的景色) 萋萋感楚吟(伤心的样子)
D.持操岂独古(保持节操) 佳期怅何许(指还乡之期)
3.赏析名句。
(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4.谢灵运和谢朓是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________诗人,他们并称为“________”。《登池上楼》是________任永嘉太守时所作,题目中的“池”指________________。《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________(姓名)即将离开建康时登三山回望京邑的情景,抒发了____________的情感。
二、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5~6题。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第7~8题。
菩萨蛮·北固题壁
[清]郭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7.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
8.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
三、语言运用
9.用一句话概括下列语段的主要内容。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揽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片段作文
10.“花”是人们喜爱的对象,请你选择一种你喜爱而且熟悉的花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栖”应读“qī”;B项,“祁”应读“qí”;C项,“徇”应读“xùn”。
2.D 解析:A项,“薄霄”的意思是“停留在天空”;B项,“昧”的意思是“昏暗”;C项,“初景”的意思是“初春的阳光”,“萋萋”的意思是“茂盛的样子”。
3.(1)①自然浑成,清新可爱。看到潋滟的池水边已长出了嫩绿的青草,花园中的柳林间,春鸟乱飞,鸣声上下。这种富有生意的新鲜感受与一时的愉悦心情融为一体,情韵兼胜,臻于化境。②“生”字似信手拈来,却传神地写出了春天的特征。
(2)①采用对比手法。一是色彩相对:绮红练白,红白相衬,对比鲜明。二是动静相对:霞动江静,动静相谐。②比喻得当。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形象生动、具体。③精于选词。前句之“余”和“散”:因为霞“散”才显得“余”(残余);后句之“澄”和“静”:因为江“澄”才现出“静”。选词的精当揭示了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
解析:赏析诗句,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主题、炼字、修辞等角度去考虑。
4.山水 大小谢 谢灵运 谢灵运居所的园池 谢朓 眷恋京城
5.参考答案: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解析: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作者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和谐自然,而又韵味淳厚。
6.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
7.“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解析:要准确理解诗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一定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本句描述的是船停下之景,小船像一只小鸟落在江上,诗人的船停下来,江水也像住下来一样。
8.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本诗主旨,分析上下阕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怀,不难感知作者的情绪变化,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作答。
9.本段文字写了谢灵运的身世及其写景诗的特点。
解析:可划分为两部分,一是身世,放浪山水是由于不得志;二是他的诗歌的特点,主要是写景诗。
10.写作示例:“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发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有的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有的人表现出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有的人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