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2016年)第六单元24 寓言四则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2016年)第六单元24 寓言四则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7 19:0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寓言的特点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一、劝喻性二、讽谏性 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者其他事物。寓言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伊索寓言》赫耳墨斯

雕像者朗读课文,复述故事。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3.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学习指导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自负。第一问是探询;
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
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子和狮子学习指导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寓意?
《蚊子和狮子》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骄兵必败蚊子:蚊子: 寓意: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蚊子和狮子》思考:
请大家比较这则寓言和上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
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不同点:
1.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2.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3.表现方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4.表达方式不同。《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蚊子勇敢机智,藐视强大的敌人。描写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动作。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等到 译文: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翻译1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的顺接连词代词,他告诉 这里指“节省”住等到他家打井(成功)之后,他家的人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一个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听到译文: 有人听到这话以后就传播给其他人,说: “丁家打井,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讲述使听见向、对翻译2代词,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传播得到,这里指“发现”这件事这件事全国的人都讲述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使(他)听到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向这件事 回答 的劳动力在翻译3派遣这里指“节省” 这里指“发现” 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1、说话要防止歧义。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列子·天瑞》一、课文引入听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吗?知道这个故事的出处吗?一、给下面词语中的红色字体注音。
杞人忧天 躇步跐蹈
日月星宿
中伤   充塞正字音qǐchúcǐdǎoxiùxiǔ sù
(一宿 宿营)zhòngzhōng( 中 国)sè sāi sài
(堵塞 边塞)二、作家作品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三、听录音,看视频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害怕天塌地陷 无处存身。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使他明白 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即使坠落 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打中击伤 地塌了怎么办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四处 踩踏 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为什么罢了吗四、课文感知1、对照课文,疏通文意。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
因往晓之
天,积气耳
屈伸呼吸
奈何只使坠
有所中伤
奈地坏何
充塞四虚
躇步跐蹈
地积块耳
舍然大喜:崩塌坠落:依托: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开导:聚积的气体:弯曲伸展:为什么:消除疑虑的样子:聚积的土块:踩踏:四方:地塌怎么办:伤害:即使2、课文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自身失去依存的地方,(于是)不吃不睡的了。又有一个担心他因为那担心而出问题的人,因此就去劝他,说:“天啊,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气往哪里崩溃呢。你身体曲伸和呼吸,一直在天中进行,干吗要担心它崩溃吗?”那个人说:“天确实是聚集的气体,太阳、月亮、星星呢,它们就不会掉下来吗?”劝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星星,也是气体中发光的气体,就算它们掉下来,也不可能伤到谁。”那人说:“地塌了怎么办呢?”劝导他的人说:“所谓地吗,就是很多土块聚集,它填充了四方所有的角落,它还往哪里塌土块啊。你走路跳跃,终日是在这地上进行,干吗还要担心地会塌呢?”于是那人释然而开心,劝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五、 课文分析议一议1、杞人忧什么?“晓者”忧什么? 最后他们又为何而喜?
2、两人对“天地”的看法有道理吗?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杞 人 忧 天《杞人忧天》寓意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
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六、 拓展训练1、选用成语,回答问题。
      
 
     
   
   
(1)、哪一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杞人”?
(2)、与“杞人忧天”感彩相同的是哪几个成语?
(3)、在句中填出适用的成语:“王小同学不学习,
  把精力花在买彩票上,____地想中大奖,
  真是____。我想,他不会__ __的。”异想天开痴心妄想梦寐以求白日做梦庸人自扰犹豫不决令人神往美梦成真苦思冥想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杞人忧天”现象,你能举个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