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www.21-cn-jy.com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过程与方法
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难点: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沙俄统治的国家状况。
师: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俄国起了什么作用?”(屏幕展示课题)
解读课标:屏幕展示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内容标准: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史实。
应用、落实课标:
师:要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史实,首先要知道沙皇统治的形势。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师:根据所学内容,回忆总结一下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师: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师:请学生们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21教育网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胜利
1、师: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师: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1cnjy.com
3、师:请同学们梳理一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21·cn·jy·com
4、师:请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5、师: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呢?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使学生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反思完善:
1、师:你能简单概括一下本课所学吗?(生回答后,屏幕展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理清本课历史线索。 2·1·c·n·j·y
2、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列宁、俄国的故事吗?
课外拓展:如何看待革命时代的列宁。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教学后记:弄清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