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专题12 项羽之死(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选修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专题12 项羽之死(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选修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08:09:33

文档简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垓下(gāi) 乌骓(zhuī)
数阕(què)
田父(fù)
B.麾下(huī)
属垣有耳(shǔ)
唱和(hè)
刈旗(yì)
C.揣度(duó)
溃围(kuì)
瞋目(chēn)
坐骑(qí)
D.舣船(yǐ)
创伤(chuàng)
披靡(mí)
绐骗(dài)
【答案】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对下列加点词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幸:宠幸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随从
C.田父绐曰“左”
绐:欺骗
D.然今卒困于此
卒:最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受宠幸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对加点实词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力拔山兮气盖世
拔:撼动
B.直夜溃围南出
直:当
C.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唯独
D.若非吾故人乎
若: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难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消逝
B.项羽乃复引兵而东
引:率领
C.平明,汉军乃觉之
平明:天亮
D.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服:臣服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奔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修筑营垒,退守
B.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D.吾为若德
德:感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恩惠,人情。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的一组是(
)
A.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身七十余战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歌数阕,美人和之
C.令诸君知天亡我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马童面之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
名词作动词;B
名词作动词;C
使动用法/无活用;D
名词作动词)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
)
A.项王军壁垓下
岸土赤而壁立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项王则夜起
D.亦足王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答案】
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是何楚人之多也
大王来何操
B.
吾为公取彼一将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C.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若非吾故人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为什么/什么;B
替,给,介词/句末语气词;C
所+动词结构;D
你,代词/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
)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项王嗔目而叱之
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④复斩汉一都尉
⑤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③⑤和选项无关。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大敌当前,四面楚歌,项羽面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虞姬,慷慨悲歌。他认为自己有超世的气概,只是时运不济,对宠幸的虞姬不知如何是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沉溺声色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B.
项王率领部下壮士八百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趁夜突破重围,因受到农夫的欺骗,陷入大泽中。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认为这是上天要自己灭亡,决不是作战的过错。这深刻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C.
项羽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把骑兵分成四队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朝四个方向,杀掉了一名汉将和督尉,共杀死有百八十人,以证明自己“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论断。
D.
项羽是有机会逃生的,乌江亭长正停船靠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等在乌江。但他想到自己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愧见江东父老。于是赠马亭长,宁死不辱。一个知耻重义的末路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答案】
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美文欣赏:
题乌江亭
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情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
鲁迅说成功是把好的东西包装给人看,而失败是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你便成了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曾是气吞残虏!”你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釜破舟沉,是你无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的豪迈。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
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乌骓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杆长予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
然而,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
“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当楚强汉弱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诛刘邦之机会何止千万。然而你没有。“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渡(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器。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战,英雄的失败。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
( http: / / www.21cnjy.com )泛黄的史册,与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的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投江而死的乌骓,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
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  
【简评】
仅仅用“中心明确,语言优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评价这篇散文,是远远不够的。这位考生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以“诚信”为中心,深入探究人性的善恶美丑,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种不拘前人旧说,用充满思辩色彩的严密推理得出的结论,表现了一种十分可贵的科学的创新精神。再加上严谨无隙而又流动自如的结构,优美畅达而又灵动轻捷的语言,便将这种深邃的哲理思考悄无声息地融进了充分诗化的语言和无处不在的情感氛围之中,显示了作者相当成熟而扎实的语文素养。( http: / / www.21cnjy.com )
(满分60分,时间45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史记》中到处可以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君王,贬抑权贵;歌颂“叛逆”,同情贫弱;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用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纵横古今,褒贬百代。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因为他曾“治产利居,与时逐”,所以不列入官吏,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因为他“废著鬻才于曹鲁之间”,故不列于儒林,列之于货殖。对于一般的人物列传,以其人之名标题;而独于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则以其人之行为标题,暗示作者抑扬之意。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书孟、荀则直称其名,曰:“孟轲,邹人也。”“荀卿,赵人。”书老、庄亦不名,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庄子者,蒙人也。”书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曰:“孙子武者,齐人也。”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不书名表示司马迁对其人的最大尊崇,书名表示对其人并不如何尊崇。《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晁错列传》末载邓公对景帝之语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这是借用他人的言语在叙事中兼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灵魂。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司马迁借贾谊评秦始皇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评二世曰:“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司马迁不但对前代帝王有贬辞,对本朝帝王乃至对他的当今皇帝亦有微词。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司马迁在《封禅书》中讥讽武帝惑鬼神,求神仙,迷巫祝,信方士。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他在《陈涉世家》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
从以上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所善与所恶,所贤与所贱,所是与所非;《史记》不仅是为了叙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司马迁作《史记》不是为了清算古人,而是为了要从古书中找出一些历史教训,教育他同时并世的人。他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这是他作《史记》的用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批判,有些不合于封建的教条,所以班固批评他说:“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而刘向、扬雄等皆称“迁有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摘编自翦伯赞《司马迁的历史批判》)
1.下列关于司马迁历史批判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在《史记》中直接指斥君王,大胆贬抑权贵,敢于歌颂“叛逆”,同情贫困弱小,其历史批判态度鲜明,思想深刻。
B.司马迁以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进行历史批判,这种批判有力地揭发了历史的黑暗,抨击了人类的罪恶。
C.司马迁的《史记》充满着批判精神,他采用标题、书法、在叙述中夹以批判、“太史公作曰”等几种形式执行历史批判。
D.司马迁的历史批判纵横百代,褒贬古今,体现他善恶、贤贱、是非标准,表明价值取向,以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同世之人。
【答案】A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把陈涉列人世家,肯定了项羽的历史功绩在陈涉之上;把范蠡、子贡归入货殖之列,则隐含着对经商者的批评。
B.司马迁对于一般人,用其人之名作标题;对刺客、循吏、儒林等则用其人的行为作标题:明示了司马迁的抑扬之意。
C.对孔子、老子、庄子不书名,对孟子、荀子直称其名,对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巧妙地表明了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态度。
D.《史记 晁错列传》末记载的邓公一番话,说明邓公赞成汉景帝诛杀晁错的做法,其实也表现出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
【答案】C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批评秦始皇、秦二世,对汉高祖、汉武帝也有微词,这表明司马迁有胆有识,不但敢贬前代帝王,对本朝帝王也不回避。
B.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仅是为了记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后人对这种批判认识不同,评价不一。
C.司马迁赞赏陈涉在秦朝末年率先起义的行为,肯定了陈涉起义的影响,这种歌颂叛逆的评论与当时统治者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
D.司马迁作《史记》的用意是“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因此,《史记》的批判意义深远,记述的严谨性难免不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此题,可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分析选项是否符合推理,D项,强加因果,“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分析有误。所以选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19分)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①。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②。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③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④。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释]①钜鹿城,古县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②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③承其敝,承,趁;敝,疲惫。④枝梧,抵抗。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
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使……相斗
C.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身,亲自
D.楚王阴令羽诛之
阴,阴沉地
【答案】D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之,动词,到。A.认为/把它作为。C.却/于是。D.于是/趁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
)(3分)
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不体恤士卒,却去钻营私利,“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
【答案】C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5分)
⑵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5分)
【答案】①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②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无不用膝盖跪在地上前行,不敢抬头仰视。(“膝行”“前”“莫敢”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引”率领,“破”击破。(2)“膝行”
用膝盖跪行,“前”
前行,“莫敢”没人敢。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译文】
章邯打败项梁军队以后,认为楚地的军队不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忧虑了,于是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大败赵军。这时候,赵歇为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为国相,都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陈余作为赵国的大将,率领几万名士卒驻扎在钜鹿北边,这就是所谓的河北军。
楚军在定陶战败以后,怀王心里害怕,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盱台前往彭城,合并项羽、吕臣的军队亲自统率。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任命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统率砀郡的军队。
先前,宋义在路上遇见的那位齐国使者高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显正在楚军中,他求见楚王说:“宋义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没过几天,就果然战败了。在军队没有打仗的时候,就能事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是懂得用兵了。”楚怀王召见宋义,跟他商计军中大事,非常欣赏他,因而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去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虱。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一个个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到那时,还谈得上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再说,我们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可是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次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境内,把他杀了。项羽又派桓楚去向怀王报告。楚怀王无奈,让项羽作了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属项羽。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巨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4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梁乃召故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漳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8.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毋妄言族矣
族:一族人
B.又不肯竟学
竟:努力,加倍
C.以故事得已
故事:旧例
D.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
壁:壁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族,动词,族灭,灭族。B项,竟,最终,终了。C项,壁,军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9.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B.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C.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D.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答案】A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10.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梁在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
( http: / / www.21cnjy.com )葬事宜时,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后来有一人没被任用找到他,他就说出了让大家信服的理由。
B.项羽家世代都是楚国的大将,他的父亲被秦国将领王翦杀害,为了报仇,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和舞剑,而是喜欢兵法。
C.项梁感到项籍很不一般的原因是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
D.成语“破釜沉舟”就出自以上文段。项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具体做法是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现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答案】A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11.翻译下面句子。
(1)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
( http: / / www.21cnjy.com )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3分)
(2)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2分)
【答案】⑴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士卒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点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心啊!⑵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小句要注意翻译好“益”与“畏”这两个词:益,增加;畏,担心。第二句要注意这几个词的翻译:裨将,副将;徇,巡行;下,占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参考翻译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项梁自东阿出发西进,等来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陶时,已两次打败秦军,项羽等又杀了李由,因此更加轻视秦军,渐渐显露出骄傲的神态。宋义于是规谏项梁说:“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士卒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点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心啊!”项梁不听。秦朝果然发动了全部兵力来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沛公、项羽离开外黄去攻打陈留,陈留坚守,攻不下来。沛公和项羽一块儿商量说:“现在项梁的军队被打败了,士卒都很恐惧。”就和吕臣的军队一起向东撤退。吕臣的军队驻扎在彭城东边,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彭城西边,沛公的军队驻扎在砀县。
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共18分)
干涸的鸿沟,历史的裂痕
王剑冰
古人有话,生于苏杭,葬于北邙。
在邙山莽莽黄土之上,到处布满了高高低低的墓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墓群依次排列开去,似在诉说着那些尘埋的历史。就在黄河岸边,邙山之巅,横向里现出一条沟壑,像谁猛舞利刃,在历史的深处划出一道裂痕。这就是鸿沟。曾经搅乱历史风云的鸿沟;让人发无数联想的鸿沟。
这道沟,原口宽有八百米,深达两百米,原名叫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涧,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凿的引黄济田的水利工程。当时的场景让今人难以想象:鸿沟的北面是滔滔的黄河,西南面则群山万壑。沟中滚滚的黄河水深不可测,沟的四周万木丛生,百兽哀鸣。其地势之险,是东西向的咽喉要塞。有人说,当取天下之日,中原在所必争。古往今来,中原多少战事如烟云过眼,唯鸿沟引出的故事成千古绝唱。
走进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起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甚大名,却胸有大志。史有传闻,当以勾画万里长城的大手笔著称的始皇车队路过时,有两个人在赞叹之余,同时发出了不同的豪言。一说:“大丈夫当如是也!”一说:“彼可取而代之!”说前一句的较工于心计,后来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说后一句的则少城府,鸿门宴放走了死对头,一把火焚烧了阿房宫,空做一场皇帝梦。
鸿门宴与鸿沟都是鸿字起头,本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的联系,但总让人感到有某种天然的巧合。鸿门宴之时,项羽大军40万,刘邦仅有10万。项羽若依范增计杀掉狡诈多谋的刘邦,便不会再有后面的鸿沟之争。偏偏项羽自恃高强而犹豫不定,失去了重要的一次机会,以致放虎归山,使之形成与项羽抗衡的军事阵营。鸿门宴是项羽的一个败笔,鸿沟亦然。项羽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其时是公元前202年,鸿沟西侧是刘邦的汉王城,东侧筑起项羽的霸王城。项羽势强,两军对垒,可还是让刘邦滑了过去。
两个鸿字,让项羽有了终生的遗憾。最终自刎乌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项羽毕竟是项羽,其如果过江而去,汲取教训,重整旗鼓,历史还不定如何写就。但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以这样的结局塑造自己的形象。多少年后,一个忧婉的女子在一个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想起项将军,依然感叹不已:“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氏之类女子心目中的英雄,于刘项之间,非项莫属。成者英雄败者贼,这贼的骂名,怎么也安不到项羽身上。
在两军对垒,楚军久攻汉军无果的时候,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羽支起了一口大锅,欲把刘邦的老父煮了。而刘邦却耍起了无赖,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不知太史公如何得知血肉横飞的战场上,这等糅合着残忍与机诡的情节。项羽太要名声和体面了,人家的老爹没有杀掉,还和刘邦在鸿沟平分了天下。这在项羽来说可能是无奈之举,两年半的争斗中,刘邦已渐渐缓过劲来;而对于刘邦,则是一种缓兵之策。其一旦羽翼丰满,便想遮蔽整个中国了。野心乘势,要比项羽来得十二分的凶猛。最终导演了一场历史上最有感染力的话剧,这场“霸王别姬”,让天地为之动容。当虞姬拔剑起舞,血别项羽,正是四面楚歌唱响之时。“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与美人,刀剑与热血,在那个凄婉之夜形成鲜明的对立。
鸿沟只是一个摆设,一个布景道具,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它又是煌煌史册中的神来之笔。这一笔是最有说服力的警言妙语。有人要将长江变成第二个鸿沟时,毛泽东没听那一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一警觉与历史紧密相连。刘氏建立汉朝之后,恐怕没有故地重游。这里说不上是他的光荣呢,还是耻辱。倒是多少年以后,一个叫做阮籍的人信马由缰,来到这里,看着早已是断壁残垣的古战场,不禁仰天长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声叹息由着狂舞的涧风,飞扬了数千年,对其的认识却莫衷一是。那是个产生故事的时代,由鸿沟所派生出的诸多故事,足以让后人品味。
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不管是秦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精心修造的长城,还是刘邦与项羽利用的这条鸿沟,都不能阻挡住历史的风雨。这风雨可以使长城颓毁,也可以将鸿沟填平。现在,它们早已不再是深不可测,无法逾越了。鸿沟看上去是那么普通,就像一条干涸的河道,完全没有当年的险要。甚至让人想不出,这样的一条沟是如何能够将两支兵马分而拒之。
黄土漫漫,芳草萋萋,顺黄河而来的风,腾挪漫卷,似搅起阵阵马蹄和喊杀的烟尘。
(选自《艺术散文选萃》,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选取“鸿沟”这一有着丰厚底蕴的历史遗迹为观照点和情感生发点,将与之有关的历史掌故一一勾连。
B.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谈古论今,紧紧围绕对项羽的赞扬这一主线而展开。
C.作者在描绘历史场景,勾描历史人物或抒发深沉之思的时候才那样的挥洒自如,发于所当发,止于所当止。
D.文章开头与结尾两处的环境描写首尾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虚实结合,既勾起读者对历史的回望和深沉思考,为全文营造了一种凝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又勾连古今让人对历史的遗憾与公正产生无限的感慨和长久的回味。
E.霸王沽名,这一点在鸿门宴中有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体现。他“自恃高强而犹豫不定”,以致“放走了死对头”,“空做一场皇帝梦”。假如没有鸿门宴这一事件,项羽不会以失败告终。
【答案】BE
【解析】
试题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这是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技巧的把握。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内容和手法。B项,应该为“围绕对鸿沟的感慨和思考这一主线”。E项,“假如没有鸿门宴这一事件,项羽不会以失败告终”不对。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如何理解“鸿沟只是一个摆设,一个布景道具,然而,它又是煌煌史册中的神来之笔”?(4分)
【答案】鸿沟只是历史上演绎过刘项之争的一处历史遗迹,却“曾经搅乱历史风云”,“让人发无数联想”。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如何理解‘鸿沟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摆设,一个布景道具,然而,它又是煌煌史册中的神来之笔’”,此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首先明确此句是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同时又是一个呼应句,呼应开头,然后综合此句前后内容,就可得出答案。答出“曾经搅乱历史风云”得2分,答出“让人发无数联想”得2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运用了景物描写,试分析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
【答案】①前者意在引出作者对鸿沟的思考和联想。②后者则给读者一种沉浸于历史而回味无穷的感觉。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文章中说
“由鸿沟所派生出的诸多故事,足以让后人品味”,联系文章分析,后人从鸿沟的有关故事中“品味”出了哪些内容?(6分)
【答案】①虽说不以成败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雄,但项羽自身的缺陷(疏于城府、自视甚高)决定了他最终会被排斥在古代帝王的名册之外。②真正的英雄是能弃历史的缺陷、接受历史的教训,推动历史前进的人。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联系文章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人从鸿沟的有关故事中‘品味’出了哪些内容”,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难度较大。首先要明确“由鸿沟所派生出的诸多故事,足以让后人品味”是全文内容的一个收束句,是对全文内容的归纳,然后,根据题干“后人品味出那些内容”的要求,结合对第8段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答案。以上要点答出大致意思即可计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要点】
1.探究文章的内容和项羽的形象。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关于《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列传:是使那些品行高洁和有功于天下的人得以传名于后世。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历的大事记。书:是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近之处。鲁迅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恰当地指出了《史记》有很大的文学成就和历史成就。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愿为诸君快战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亡其两骑耳
⑥若非吾故人乎
⑦辟易数里
⑧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⑨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⑩吾知公长者
3.体会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1)遂斩汉一将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2)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汉军至,无以渡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4)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4.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
①令诸君知天亡我。②亦足王也。③项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夜起,饮帐中。④项王泣数行下。⑤项王军壁垓下。⑥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⑦直夜溃围南出,驰走。⑧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5.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征。
①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②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③然今卒困于此;④籍独不愧于心乎?
【反馈矫正】
2.①盖:超过;②属:跟随;③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痛快地;④期:约定;⑤亡:失去;⑥若:你。⑦辟:通“避”,退避;⑧伏:通“服”,敬服。⑨地方:地,土地;方,方圆、纵横。⑩长者:忠厚的、有德行的人。
3.(1)连词,于是;(2)连词,于是/动词,是;(3)没有用来……的方法;(4)连词,况且。
4.名词活用为动词:②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wàng,称王、成就霸业;⑤军壁:驻军,构筑营垒。名词活用为状语:③夜,在夜里;⑦南,向南。使动用法:①亡,使我灭亡;⑥王,让我称王。动词活用为名词:④泣,眼泪;⑧楚歌,唱楚地的歌谣。
5.①定语后置句,应为“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骑马跟随的壮士……”。②介词省略句,应为“……(以)千金购我头”。③被动句,应为“……被困于此”。④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心不愧乎?”。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的内容和项羽的形象。
【探究活动】
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哪几个场面场面,请简单概括。
【教师释疑】
本题重在理清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段落划分,注意抓住时间、地点的变化。
【讨论明确】
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
【探究活动】
根据下面提示的三个场面描写,分析项羽的形象。
1.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饮,饮而歌,歌而泣。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你同意这种看法吗?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2.从项羽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你看到项羽是怎样的人?
3.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哪些性格特点?
【教师释疑】
本题意在培养学生从场面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注意对文中写项羽的文字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1.不同意。项羽失天下的时候所心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不仅仅是女人和宝马,还有和他一起过江战死疆场的八千江东子弟。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心疼那些追随自己征战如今有去无回的江东子弟,他才觉得有愧于江东父老,他才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最终不肯过江东。
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他多情善感的性格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征。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美女,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慷慨悲歌”一段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侧面。
2.从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快战中可以看到,项羽是一个勇猛无敌的人,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自负。这一场东城溃围的快战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项王的威风勇猛。第一次通过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来渲染项羽势不可挡的气势,“遂斩汉一将”的“遂”写出了项羽斩将的轻而易举。第二次行动中,项羽并没有动手,只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孰是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项羽慑人魂魄的虎虎声威跃然纸上。第三次行动中,项羽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楚军仅仅损失了两人而已,通过这一对比再次渲染项王的勇猛无敌。在身当绝境的情况下,项羽每战都能给敌军以有效的打击,丝毫没有兵败的萎靡和绝望,确实表现了他的骁勇善战。难怪他充满自豪地问属下战果何如,这一问表现了他的自负。
3.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在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心地仁善。项羽进行了最后短兵相接地搏杀之后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的视死如归。
【课堂提升】
1.阅读《项羽之死》,完成后面题目。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
军:驻扎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随从
C.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
D.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答案】A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B.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不忍杀之,以赐公
C.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D.吾为公取彼一将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答案】A
【解析】
A
副词,于是;B
动词,率领/介词,把;C
副词,难道/副词,只;D
介词,给/语气词,表反问。
(3)下列各项的句子和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A.而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答案】B
(4)下列各项中都能表明项羽“视死如归”的一项是(

①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②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③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④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⑤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①反映的是项羽柔情的一面,③⑤反映项羽勇猛,排除这三项得到答案。
(5).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多情善感。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
B.项羽极端自负。“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在只剩百余人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而一味归咎于天命。
C.项羽骁勇善战。在东城溃围的快战中,项羽的每次行动都给敌军有效的打击,而楚军只损失两人,项羽确实勇猛无敌。
D.项羽知耻重义。渡江西征时子弟八千人,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怜爱又有什么脸面?纵使他们不说什么,心中也是愧疚难当,于是自刎。
【答案】B
【解析】
原文“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此时只剩二十八骑,选项为“只剩百余人”,事件错误。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答案】(1)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年,亲自(1分)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1分)都被打垮(1分),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1分)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2)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1分)各有一千里,民众(1分)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1分)啦。希望大王快快(1分)渡江。(各句句子通顺各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