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2.9《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2.9《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疆专用)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10:0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那颗星子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梳理文章内容
2、学习倒叙的记叙顺序,了解倒叙的作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检查预习
请同学扼要介绍舒婷的相关资料。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读资料,基础较好的同学要求简明扼要,不照本宣科,教师可适时提醒或者补充。2、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发现舒婷是我国著名的女诗人,语言非常优美。那么这么了不起的舒婷,小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一直都很优秀,从来不犯错误呢?板书:在那颗星子下
——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课前完成预习作业:上网了解舒婷的生平与作品,课上可先予以简单交流。
内容梳理
1、本文的标题有两个,其中这“中学时代的一件事”具体指什么?请用几句话概括。方法指导: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复述这个故事。2、文章标题为“在那颗星子下”,课文中与标题相呼应的段落是什么?你认为“那颗星子”
指的是谁?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出声朗读这一节,读懂它,才能理解文章主旨——老师既关爱学生更讲究教育技巧策略,学生才对她充满崇敬与眷念。3、全文集中笔墨在写中学时代这件难忘的事,为什么不直接用它作标题?
1、事件概括:考前不认真复习却得了全班第一,评讲时“示范”重考只得了“47”分,事后老师找“我”促膝谈心,令“我”惭愧又感激。(同桌互说互听互补充,再抽一两位发言。)学生充分阅读文章最后一节,圈画关键词语,发表自己的看法,读出老师的真诚关爱与希冀(“沉甸甸”);读出“我”对老师的感激崇敬眷念(“深深”、“最亮”、“永远”、“我的”)。联系课文后的小知识《标题和副标题》,理解正标题“在那颗星子下”包含着对老师的真切感念之情,更吻合散文的格调。
由对最后一节的品读体会引出对老师言行的分析理解探讨,让学生沉浸文本,去发现思考感悟,同时准确把握文章中心,体会“我”与老师之间的深厚感情。
了解叙事特点
文章前两节是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抓住具体语句分析。
文章从进入中年后的我写起,表达了对母校的怀念,进而引出中学时候发生的一件小事,这种记叙顺序叫做倒叙。
第一节写作者回忆母校外面的环境,突出了对母校的怀念,第二节写我现在已经进入中年了,但是有一件事到现在我还记得,引出下文。结合倒叙的知识卡片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品味分析动作描写,梳理人物的心理变化
2、掌握动作描写的作用,理解“我”对林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梳理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动作的对比和心理变化,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预习问题:课文中围绕我对林老师的回忆,主要描写了哪几个片段?
偷看电影竟遇林老师2、考前强记得高分3、重考不及格仍得“优”4、林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激发兴趣
老师做“东张西望”的动作让同学们猜此时人物心理。
看来,要单纯的看一个人的动作有时是很难准确把握人物心理的,那么怎样才能通过人物动作准确地体会人物心理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在那颗星子下》来学习。
演一演
,猜一猜。
从人物动作表演的游戏开场,激发学生的兴趣。
圈画品读掌握方法
圈画四个片段中能够反应“我”心理特点的动作描写。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情景,分析“我”的动作描写,梳理“我”的心理变化。方法指导: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
圈画动作描写的语句。抓住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等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准确把握人物心理,梳理人物的心理变化。“我”的心理变化:故作轻松、不示弱;紧张急迫、狼狈;骄傲得意;羞愧、尴尬;感动、感悟、感激
在品读的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主,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完成教学目标。
讨论交流把握主旨
从“撮起嘴唇”到“深深一望”,这前后动作的巨大反差,可以看出"我"的心理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小组讨论:林老师的哪些做法使“我”转变了呢?齐读17节。
1、考试时:默默关注,不动声色;
重考时:不及格仍给“优”,让我警醒给我鼓励;
重考后:主动谈心,循循善诱。2、朗读17节,感受我对林老师的感激和赞美。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本文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过程,
通过“我”前后动作的对比看出“我”的心理变化,从而理解林老师在我成长道路上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分析林老师的做法是避免学生出现概念性的理解,不仅要感受我对林老师的感激,,还要通过分析明确我为什么感激林老师。
小结
动作描写能反应人物心理,用科学的方法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能力。
掌握动作描写的作用,掌握阅读方法。
教师在小结中明确学习重点,总结学习目的,强调学习方法。
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想象十年后我再次遇到林老师的场景,通过人物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200字左右。
课后完成作业,准确把握我对林老师的感激之情。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对阅读方法的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