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训练:12长亭送别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训练:12长亭送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12:5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斜晖(huī) 
筵席(yàn) 绣衾(qīn) 
靥儿(yè)
B.金钏(chuān)
罗帏(wéi)
谂知(shěn)
相携(xié)
C.凄惶(qī)
蹙眉(cù)
蜗角(wō)
厮守(sī)
D.青鸾(luán)
禾黍(shǔ)
栖迟(xī)
女婿(xù)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连日来,如此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恶贯满盈     B.凸显
C.除恶务尽
D.弹冠相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____________。
①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②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明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③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
④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A.②④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4~6题。
[越调] 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 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语言运用
7.请从下面语段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用通顺、连贯的语言给“艺术批评”下定义。
艺术离不开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基础。艺术批评是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它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
8.(2012·全国高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四、片段作文
9.用描述性的语言以“怅望”为题,从莺莺的角度,结合莺莺的心理再现送别这一场景,尽量用上曲中的意象。
参考答案
1.
答案:C 点拨:A项,“筵”应读“yán”;B项,“钏”应读“chuàn”;D项,“栖”应读“qī”。
2.
答案:D 点拨: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此处不合语境。A项,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B项,凸显:清楚地显露。C项,除恶务尽:清除坏人坏事或邪恶势力必须彻底。
3.
答案:C 提示:根据文中“隶楷行草”的顺序和这四种字体的不同特点来排序。
答案:
4.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
点拨:在描绘场景时,抓住诗句中的重要语句,如“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进行赏析即可。
5.B 点拨:B项,“社坛烟淡散林鸦”意思是“社日祭祀活动结束后,烟雾四散,乌鸦都归巢了”,表明时间已近黄昏,而不是暗示季节。
6.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此曲作者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
点拨:通过联想想象,不难得出陶渊明《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将《饮酒》与此曲进行比较,看两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
答案:
7.艺术批评是(指)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
8.示例:没有奋斗,生命就如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建造,都只是徒劳无益。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天上的彩虹,无论怎样描绘,都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消逝。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干涸土壤中的种子,无论怎样耕耘,都只是空壳一只。
点拨:作答本题注意要求,从语法角度看,是复句,“没有……无论……都只是”条件复句,要注意形式要是复句;从修辞角度看,三句都是比喻,且三句构成排比。仿写时要形神兼备,要有文采,也要有意蕴。首先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到比喻修辞,句式和原句相同。在仿写时注意比喻要恰当贴切,内容要合理通顺,并且是完整的。
9.
写作提示:写作时要注意:①描述性的语言,②写莺莺惆怅的心理,③使用曲中的意象。
美丽的坚持
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
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然而,谁能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等了100年!
100年中,它只是静静伫立在高原上,栉风沐雨,用叶子采集太阳的光辉,用根汲取大地的养料……就这样默默等待着,等待着100年后生命绽放时的惊天一刻,等待着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的眼前一亮。
对普雅花来说,等待是一种美丽的坚持。现实世界里,人们缺乏的正是普雅花的毅力,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只重成功后的辉煌,忽略或忽视成功前的努力和等待。
19世纪,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的学生威廉·奥斯勒对人生感到困惑,他有远大理想,渴望成功,又觉得身边的小事没什么意义,平凡的生活枯燥乏味,因而成绩每况愈下。
威廉·奥斯勒的老师推荐他阅读哲学家卡莱里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在漫不经心的浏览中,他突然发现书中的一句话:“首先要做的事不是去看远方模糊的目标,而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他顿悟,是啊,不论多么远大的理想,都需要一点一点实现;无论多么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砖一瓦垒起来。年轻的威廉·奥斯勒开始埋头读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到一家医院做医生,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很快成为当地的名医,并被授予爵士爵位。
生命是一个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因为人生不会总是一马平川,不会总是春风得意。在太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甚至挫折沮丧面前,我们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像普雅花那样,在等待中积蓄力量,最后实现灿烂的绽放。
(选自《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