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训练:15陈情表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训练:15陈情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13: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凶(mǐn)
终鲜兄弟(xiǎn)
常在床蓐(rù)
B.猥以微贱(wěi)
责臣逋慢(bǔ)
犹蒙矜育(jīn)
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西山(bó)
除臣洗马(xiǎn)
D.逮奉圣朝(dǎi)
过蒙拔擢(zhuó)
门衰祚薄(zuò)
更相为命(gēng)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晚有儿息:子女。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C.实所共鉴:鉴定。
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D.刘病日笃:病重。
不矜名节:自尊、自夸。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慈父见背
曹刿请见
B.日薄西山
不薄今人爱古人
C.寻蒙国恩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然秦以区区之地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句子“刘病日笃”中的“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谨拜表以闻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D.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 拔剑撞而破之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6.默写。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有删节)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及属稿        属:撰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
8.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立许字以女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 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⑥拯一人者与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
三、语言运用
11.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
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四、片段作文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文自始至终以感情为主线,对祖母的孝顺之情,对有司催促的不满之情,对朝廷的感激恭敬之情,贯穿全文,编织全文。可谓字字真,句句切。
请以“爱,可以这样表达”为题,写一个歌颂母爱的作文片段。要求:感情真挚。
参考答案
1.
答案:A 点拨:B项,“逋”应读“bū”;C项,“冀”应读“jì”;D项,“逮”应读“dài”。
2.
答案:C 点拨:鉴:审察,识别。
3.
答案:C 点拨:寻:不久,副词。
4.
答案:A 点拨:A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其他名词作状语。
5.
答案:C 点拨:之:结构助词“的”。A项,表转折/表承接;B项,因为/凭……的身份;D项,比/到了。
6.
答案:(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
(2)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乌鸟私情
答案:
7.D 点拨:D项“贾”解释为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
8.B 点拨:①③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⑤表现了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选择B项。②④两句介绍他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⑥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②④⑥的选项可以排除。
9.A 点拨: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世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
10.(1)所以为他作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答案:
11.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冷艳,才多了些成熟,少了些青涩;
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坚韧,才多了些静谧,少了些喧嚣。
12.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13.
写作提示:这个题目适合写成议论文、记叙文、诗歌,主题是歌颂母爱。可以写你所感受到的母爱,也可以写你了解到的母爱;写母爱的无私,写母爱与人生与社会的关系等。“感情真挚”是本次作文片段练习的要求,要做到感情真挚,就必须写自己真正感受到的生活,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自己思考过的道理。
参考译文: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县令恽君请我撰写整理富阳的县志,还没来得及起草,恽君就奉命调任,我也离开了富阳。富阳县的高傅占是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他给我非常全面具体地讲了周维城的事情,所以为他作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周丰,字维城,他的祖先是绍兴人,后来迁徙到杭州,世代都是商人,有钱财。父亲名叫周重章,因火灾毁坏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阳居住下来。周重章是富家子弟,突然贫困,心情压抑烦闷,更加放荡不羁,不过问家中的生计,于是极端困顿,不久死于富阳。周丰幼年时,每当天气寒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回来,又没有地方可以得到吃的东西,他就总是拉过父亲的脚抱在怀里来睡觉。十多岁,父亲死后,他学着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过他的店铺,和他交谈,认为他奇异出众,立刻把女儿许配给他。周丰侍奉母亲,母亲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亲想要怎样;母亲的饮食他一定要亲眼看过,然后才送到母亲面前。事务虽然繁重,他一定会时时到母亲房里看望问候才离开,离开一会儿,就又会到母亲身边察视。母亲倘有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周丰十分害怕,那心神不安的样子像是无处容身,围着母亲的身边走来走去,不停地呼喊“阿母”,声音悲切依恋像婴儿那样。看到母亲的脸色和悦了,才非常欢喜;又待很长时间,然后才退下去。那些(在周丰在世时)赶上见到过他的子孙们,说他上床将要睡着时,一定会呼唤“阿母”,快要醒来时,又像这样,大概是(成了习惯)不知不觉地就这样了。……周丰做生意发了财,有三个儿子、六个孙子,周丰八十四岁去世。
周丰在乡里能施行他的恩德,有长者(宽厚的)行为。曾有个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要回家乡去,周丰已经资助了他旅途费用,后来有人检点那人的行李,发现有周丰店铺里的货物,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周丰。周丰赶紧叮嘱把货物像原来那样藏好不动,告诫不要把这事传出去。那合伙做生意的人来了,他像以前一样对待他。
高傅占说:富阳人大多称赞周丰能够施舍他人,见义勇为,可是周丰曾经说:“我比不上吴翁和焦翁。”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做生意。每到年终,他夜里怀揣着金钱走街过巷,看见贫寒的人家,就默默地把钱放在门洞里,不让别人知道。焦翁是江宁人,带了三百两银子到富阳做买卖。当时洪水暴发,焦翁急忙呼喊打鱼的人,说能救起一个人的就给他一两银子。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三百两银子很快就用完了。这两位老翁,如今拿他们来询问富阳人,谁也不知道他们。周丰又曾说过:“我这辈子感激岳父了解我。”
呜呼!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间,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君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