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28 12: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
课题
文化史·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授课时数
【复习目标】21世纪教育网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①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1世纪教育网①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人的主要作品;②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启蒙运动①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②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③启蒙运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备
二备
【考点梳理】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智者学派①产生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②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关注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③主张:a、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b、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
c、忽视道德,追求功利④评价:a、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地促进作用。b、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2、苏格拉底基本思想:①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名言(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②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的权威,追求思想自由;③强调知识的作用,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名言意义: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1.背景:①中世纪的西欧,封建神学的传统观念占统治地位。②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毁欧洲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2.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3.时间:14-16世纪4.地点:开始于意大利――后拓展至西欧5.指导思想(核心):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内涵包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6.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7.影响: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积极:①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②文学艺术:产生了文化巨人和不朽名著;
③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注重实践,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④经济: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局限: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宗教改革1.历史背景:①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文艺复兴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想起了推动作用③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2.概况★德意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序幕――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一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和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材料二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它。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主张:①因信称义
②人人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③君主的权力高于教士和教皇④简化宗教仪式,神甫可以娶妻3.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4.历史意义性质: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的思想和社会运动作用: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三.启蒙运动1.背景:①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②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其发展的障碍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枷锁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2.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国家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评价法国伏尔泰《哲学通信》主张君主立宪制;倡导“天赋人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利相互的“制约和平衡”。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德意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反对暴力革命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似点】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从对一般的人性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都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①启蒙思想家们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抨击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启蒙思想家不仅对封建制度进行更猛烈的批判,其主张还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③启蒙运动不仅对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也推动了北美大陆争取独立的斗争,同时还激励着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人民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启蒙运动的概念】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是对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启蒙思想家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主要内容是理性、民主、平等、科学。②启蒙思想家主要把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作为其批判的目标,主张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启蒙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崇尚理性,其实质是批判封建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并分别说明他们对欧洲的影响】异:背景:前者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是借古代文化之名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后者已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内容:前者核心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
后者核心是“理性”。想构建一个理性和人性的社会
影响:前者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的产生
后者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同:阶级:发动者都是资产阶级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目标:都是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