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小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凯歌/铠甲 嘹亮/潦草 浴血奋战/血战到底
B.统筹/惆怅 孤僻/偏僻 排忧解难/难兄难弟
C.谗言/谄媚 琅琅/晴朗 遭人唾弃/捶胸顿足
D.殷红/湮没 负疚/咎言 窥探情报/岿然不动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指出,是否能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所向和党的生死存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份工作规划指出,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A.人心所向
B.必须
C.完善
D.坚定不移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以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
B.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C.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坚持不懈做好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
D.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下面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___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①积极推进各项改革,②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③全面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发生了“非典”疫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把防治工作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全国上下紧急动员起来,同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灾害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央还及时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坚持一手抓防治工作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的号召。经过不懈努力,现在“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奏响了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嘹亮凯歌,书写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壮丽诗篇。这一胜利的取得,首先要归功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广大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经受考验,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群防群控,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地方和军队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奋不顾身、顽强拼搏,组成了战胜“非典”的强大突击队;国际社会也对我国的防治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珍贵。我们要继续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毫不松懈地抓好经常性防治措施的落实,坚决防范疫情再次发生。同时,要认真总结抗击“非典”工作的宝贵经验,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以及干部思想作风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应急机制建设,切实改进有关工作,切实转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这次抗击“非典”的实践再一次证明,只要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我们就能集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总之,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5文章为什么要加入选文第1段的内容?
6请分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珍贵”的作用。
7从选文中看,抗击“非典”这一胜利是如何取得的?
8选文的第2段在全文有何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更名之事,原来是虚惊一场
肖 鹰
8月15日,石家庄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没有为石家庄市更名的规划。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石家庄市”一名由来已久,且那些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都以“石家庄”记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若改名,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更名之事,原来是虚惊一场。此次关于石家庄更名的风波,实际点出了如何对待城名与城市历史、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话题。“石家庄市”的市名,不仅提示着这个工业城市的乡土来源,而且见证着现代中国由“村”成“市”的历史变迁。应当说,“石家庄”承载了城市的地源和历史的文脉,为市民标示出了明确的城市历史认同意指。如果轻易更名,就斩断了“石家庄市”的历史文脉,必将长久造成城市历史认同意指的空缺或混乱,其历史损失,是绝不能用“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来弥补的。
退一步说,一个土气而缺少历史盛名的市名就不利于城市的经济振兴吗?我们看一下深圳市这个例子。深圳市建市前,是广东省的宝安县,此县名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而“深圳”地名则晚出得多,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在当地的方言客家话中“圳”是指田野间的水沟,“深圳”就因为此地渔村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大家知道,1979年中央政府决定深圳建市,宗旨就是要把它建设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窗口。为什么不用更响亮的名称“宝安”而用土气的“深圳”命名这个窗口呢?“在一条深水沟上建立一个新兴的现代大都市”,恐怕是当时选择这个素朴的市名的立意所在。不攀比,不依附,自强创新,这是我们应当从“深圳市”命名中吸取的城市精神。而且,30年来的历史证明,我们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不仅使“深圳”从水沟边的小渔村腾飞为国际化大都市,而且使我国在30年间从经济穷国成为经济大国。
实际上,国际上的著名大都市的名称,很少是“出身名门”或有非凡的历史寓意的。相反,重要的历史名城的命名,似乎都表现出一种“因地制宜”的随意和朴素。作为第一个现代世界大都会,伦敦的市名是在公元43年由征服英伦三岛的罗马人定下的,其原名是Londinium,来源于当地居住者凯尔特人(Celts)的用语,意思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经的地方。如果按照改名论者的主张,“伦敦”不仅也是一个土气的名字,而且还带着屈辱的殖民烙印,无疑早就应当更改了。但是,英国人不仅从无更改它的动议,而且始终以它作为首都的名称。为什么?因为“伦敦”见证了英国两千年来的历史风云,所以是英国的不可估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所以每一个城市的名称,都带着自己诞生之际的独特历史烙印,“历史名城”正因此具有历史意蕴。为了经济的目的,攀龙附凤,更改市名,搞假大空的“古董”市名,这种不尊重城市历史的做法,不仅不能真正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且必将严重伤害城市文化理念和形象。城市命名是历史文化的产物,用经济这笔账,是永远算不过来的。
(选自《光明日报》2009.8.18)
9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作者认为石家庄市不能更名的原因。
10“深圳”“伦敦”这两个市名各有何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11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改名论者想为
“石家庄市”改名的原因。你认为其错误实质是什么?
12对于网上“石家庄要不要改名”的讨论,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无聊”,而石家庄市政府却很认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作出回应。你认为石家庄政府的行为是否值得肯定?为什么?
三、表达交流
13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为彻底解决网吧顽疾,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决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一剂“猛药”:建议取缔各种社会网吧。
严琦说,社会网吧能带来税收和解决就业,但和其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相比,这点“好处”显得微不足道。她建议,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强制关闭社会网吧。对于买不起电脑的部分家庭和人群,需要上网怎么办?这可以由政府出资办一批公共网吧解决。关闭社会网吧导致的失业怎么办?政府可以出台就业等系列扶持措施。网吧老板的损失则由政府买单。
面对严琦“取缔所有社会网吧”这一建议,许多网友表示了不同看法。部分老师、家长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办公共网吧,一定程度上肯定比社会网吧“把门”更严,但“取缔所有社会网吧”不太可行,不能搞“一刀切”。例如,政府公共网吧数量肯定不够,难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14据报道,从2010年起,北大自主招生将在北京、上海、湖北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
北大这一招生改革引起各方热议,有人认为这种改革具有很大的优点,也有人认为这种改革存在很大的隐忧。联系现实,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的读音分别为:kǎi、liáo、xuè;B项的读音分别为:chóu、pì、nàn;yān、jiù、kuī;C项的读音分别为:chán/chǎn、láng/lǎng、tuò/chuí。
答案:C
2解析:A项,“人心所向”指人民大众所拥护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人心向背”。
答案:A
3解析:A项,将“以”改为“围绕”;B项,在“始终”前应加上“是否”一词;C项,“为群众坚持不懈做好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应改为“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答案:D
4解析:本题是运用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组织语句间顺序的题目。所谓逻辑关系,就是事物的因果关系。被衔接句的前后两句,前者是路线,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后者是这个原因产生的必然结果。按照上文的特点,续写的句子应先是方针,再推进改革,最后实现目标,与取得成就衔接。
答案:D
5解析:联系全文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
参考答案:选文的第1段是事实论据,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从讲话的时间和目的看,因2003年上半年的头等大事是抗击“非典”,那么在7月1日的讲话中对这项重大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也是非常必要的。
6参考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成绩来之不易”是总结上面的内容,“经验尤为珍贵”是引起下文对经验的阐释。
7解析:化繁为简,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参考答案:①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②广大党员和干部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③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④地方和军队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组成了战胜“非典”的强大突击队;⑤国际社会也对我国的防治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8参考答案:收束全文,用“必须”和三个“坚持”进一步提出要求,颇具指导性。
9解析:抓住文章中间三段中的重点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①“石家庄市”的市名,不仅提示着这个工业城市的乡土来源,而且见证着现代中国由“村”成“市”的历史变迁。②如果轻易更名,就斩断了“石家庄市”的历史文脉,必将长久造成城市历史认同意指的空缺或混乱,将造成难以弥补的历史损失。③世界各地很多城市的名称都未改动,也没有影响其发展。
10解析:“深圳”这个市名的内涵可根据第3段内容概括,“伦敦”这个市名的内涵可根据第4段内容概括。
参考答案:深圳:本义是指“深水沟”,这个素朴的市名蕴涵了“不攀比,不依附,自强创新”的城市精神。伦敦:本义是指“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经的地方”,这个土气且带有屈辱的殖民烙印的市名蕴涵丰富的历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11解析:第一问抓住“一个土气而缺少历史盛名的市名就不利于城市的经济振兴吗?”这句话回答。第二问从文章的最后一段中概括。
参考答案:(1)市名太土气,缺少历史盛名,不利于城市的经济振兴。(2)是攀龙附凤,假大空思想在作怪,是不尊重城市历史的做法,将严重伤害城市文化理念和形象。
12解析:联系本文的感情倾向,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石家庄政府这种对待舆论的行为值得肯定。因为相互尊重是沟通的基础,沟通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民意,理解才能形成合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这种行为也体现了政府对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对城市文化理念和形象的维护,实事求是抓城市经济建设的务实态度。
13解析:抓住“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建议取缔各种社会网吧”“面对严琦‘取缔所有社会网吧’这一建议,许多网友表示了不同看法”等关键语句概括。
参考答案:政协委员提议关闭社会网吧引起争议。
14解析:从校长和学生两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优点:(1)这一改革是教育诚信实践的重要一步,制度中对高校及中学的校长所作出的制约,可以考验高校和中学领导层的诚信度。(2)这一改革让那些考试总分不高但有“奇才”“怪才”的学生不再徘徊于大学门外,进而弥补高考选拔人才机制的不足,有助于发现高素质学生。
隐忧:(1)这种机制会让一些成绩优秀却没有社会关系的学生因名额的减少而降低奋斗的信心,进而失去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2)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可操作性不强,容易滋生腐败和权钱交易。因为目前的校长并不能保证都能够严格自律,那些平时办事一贯依靠托关系、走后门的人便可乘此机会又打开一扇不良风气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