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4自我小测:18晏子治东阿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必修4自我小测:18晏子治东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19:0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请改道易行
B.仓库少内
C.陂池之鱼
D.属托不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景公召而数之曰
数:责备。
B.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诛:责罚。
C.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便:逢迎讨好,玩弄手法。
D.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与:给予。
3下列各组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景公召而数之曰
景公迎而贺之曰
景公许之
B.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前臣之治东阿也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
C.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D.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4下列一组语句组成一段话,最恰当的语序是…(  )
①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
②因此,美善结合,以善统美,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③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
④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规章制度。
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度,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
⑥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
A.⑤②③⑥①④
B.⑤③②④①⑥
C.③②⑤①④⑥
D.③⑤⑥④①②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子退而自察也   自察:自我反省
B.货赂不至
货赂:钱财
C.愿乞骸骨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D.再拜便辟
便辟:气愤的样子
6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②今子治而乱 景公迎而贺之
A.两个“之”字意思相同,两个“而”字用法不同。
B.两个“之”字意思相同,两个“而”字用法相同。
C.两个“之”字意思不同,两个“而”字用法相同。
D.两个“之”字意思不同,两个“而”字用法不同。
7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  )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⑥
D.②⑤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三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一心为民,虽然把东阿治理得好好的,但却遭受到景公的责怪,而且还要大大地责罚他。
B.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采取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策略,结果尽管没治理好东阿,百姓饥饿难挨,但景公却迎接祝贺,并且赞扬他有成绩。
C.晏子治理好东阿时遭责罚,治理不好时却反而受到赞赏,究其深层原因,不难推断出是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所致。
D.面对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从而赏罚不明的景公,晏子已经不屑再为他做事,即使景公封为“东阿王”“无复与焉”,也不能动摇他“乞骸骨”“避贤者之路”的归隐决心,晏子再没有为景公效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注,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数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胔(zì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
说:高兴
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服:服从
C.公曰:“以属狱。”
属:交付
D.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特:只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唐行径”和“苛虐百姓”的一组是(  )
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齐景公漠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取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衰败的原因。
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阻止了这种行为。
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
12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斜线(/)断句:




















(2)翻译:
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
②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三、表达交流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14广州某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C项,古今都是“水泽池塘”的意思。A项,文中指“更换行事的方法”,今天多理解为“改变行动的趋向或路线”。B项,文中特指国家的仓库,即“国库”,今指储藏大批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建筑物。D项,文中指“不接纳”,今天多理解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答案:C
2解析:D项,与:参与,干预。
答案:D
3解析:A项中的“之”均作代词,代晏子。B项中的“之”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的“之”均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项中“当此之时”的“之”作衬音助词,无实义;“臣请死之”的“之”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谢之”的“之”作代词,代晏子。
答案:D
4解析:③总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社会形态的关系,⑤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社会形态特征对审美文化的影响,⑥④①分别提出并分述“礼”与“乐”是“中国社会形态特征影响审美文化”的体现,②最后总结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D
5解析:D项,“便辟”的意思是“就退避(一旁)”。
答案:D
6解析:两个“之”字均为代词,第一个“之”代这件事,第二个“之”代晏子;两个“而”字均为连词,第一个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表承接关系。
答案:D
7解析:①不是晏子的做法,而是请求;②是景公称赞晏子的话;④是错误的做法;⑤是晏子的业绩。
答案:C
8解析:景公并没有封晏子为“东阿王”,晏子是否继续再为景公做事,文章也没有明确交代。
答案:D
9解析:B项,“服政”指“服役纳税”。
答案:B
10解析:C项中,景公狗死后采取的做法是荒唐的,按他的话说是“以与左右为笑耳”,而“厚敛籍不以反民”正反映了“苛虐百姓”。
答案:C
11解析: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是在景公决定不杀养马人之后。
答案:B
12参考答案:(1)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
(2)①他们竭尽财产还不够供奉您,竭尽全力还不能完全干完劳役。百姓又饿又冷,腐尸一具接一具。
②忽略百姓的忧愁,而在意左右的玩笑,那么国家也没有希望了。
参考译文:齐景公到寒途一带游玩,看到腐烂的尸体,默不作声,不去过问。晏子劝谏说:“以前我们国君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他饭吃,看到有病的人就给他钱财,他使自己的命令不让百姓过于疲劳,收取赋税不过于使百姓耗费资财。先君将要出游时,百姓都高兴地说:‘国君将要出游我们乡里吗?(这会让我们深感荣幸啊)’现在您在寒途游玩,惊扰了方圆四十里的百姓,他们竭尽财产还不够供奉您,竭尽全力还不能完全干完劳役。百姓又饿又冷,腐尸一具接一具,可是您却不问一声,这就丧失了做国君的基本道德了。处在下层的百姓财力屈竭,就无法亲近君主;君主骄横奢侈,就无法亲近下层民众。上下离心,君臣缺乏亲和力,这是三代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啊。现在您却这么做了,我害怕国家危亡,成为异族的福气。”景公说:“对啊!作为国君,忘了下面的百姓,重重地聚敛财富而忘了百姓,我的罪够大了!”于是把腐尸加以装敛,向百姓发放粮食,方圆四十里的百姓一整年不服劳役。景公三个月不出去游玩。
齐景公让圉人饲养他心爱的马,这匹马突然死了。景公很生气,就命令手下的人拿着刀去肢解养马人。这时,晏子正陪坐在景公跟前。景公手下的人拿着刀走上前去,晏子阻止了他们,并问景公说:“尧舜肢解人体,从身体的什么地方开始?”景公惊惶地说:“从我开始。”于是下令不再肢解养马人。景公又说:“把它交给狱官处理。”晏子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要被处死,请让我为你历数他的罪过,也让他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然后再把他交给法官。”景公说:“可以。”晏子数落道:“你的罪过有三条:君王让你养马,你却让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一条;你让君王最好的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二条;你让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到后必定会怨恨我们的国君,诸侯们听到后必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你让君王的马死掉,使怨愤在百姓中积聚,军威在邻国中减弱,你应被判处死罪,这是第三条。现在就把你交给法官。”景公叹息说:“您放了他!您放了他!不要损伤我的仁义名声啊!”
景公的狗死了,景公下令给狗做棺材,还给狗进行祭祀。晏子进谏说不能这样,景公说:“这小把戏,只是给大家开个玩笑罢了。”晏子说:“大王这样就不对了!收了很高的赋税不用之于民,挥霍钱财只为左右一笑,忽略百姓的忧愁,而在意左右的玩笑,那么国家也没有希望了。现在孤儿老人挨冻挨饿,而死狗有祭祀,不体恤鳏夫寡妇,死狗却有棺材,行为做法都像这样,百姓知道了,必怨恨您啊,诸侯知道了,必轻视我国。百姓积聚怨恨,而诸侯心中分量变轻,而你把这当成小把戏,你好好想想吧。”景公说:“对啊。”立即让厨师把狗做成菜,宴会百官。
13解析:补写的内容要联系“上台阶”“摔倒”“诗歌创作”这三方面内容,语言得体,不过度贬斥自己,不能盲目抬高学生,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诗歌创作富有启发意义。
参考答案: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14参考答案:(1)“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两个”。
(2)“他”改为“杨先生”。
(3)“拜读”改为“看”。
(4)“大作”改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