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13:4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1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LOGO2一、导入新课“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魏征3二、解题:邹忌讽齐王纳谏4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5 学习目标1、熟练地朗读全文;
2、理解本文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3、能正确地翻译全文;
4、理解本文结构完整性的特点;6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战国策》简介:7昳丽    窥镜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读准字音      
   
  yìkuījiànjībàng jīzhāocháo8(二)再读课文,
读准句读,
理解文意。9 1、一词多义闻寡人之耳者 ____________
燕、赵、韩、魏闻之 ___________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__________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__________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______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__________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
10 2、词类活用朝服衣冠 _________
吾妻之美我者________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____
闻寡人之耳者________
今齐地方千里 _______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11 3、重点字词解释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形貌昳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谤讥于市朝
门庭若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徐公何能及君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3课堂检测文言实词
朝服衣冠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今齐地方千里。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早晨 . 朝廷.
公共场合 . 朝见我与城北徐公哪一个更美丽 : 吾妻以我为美,是偏爱我 : 今齐土地方圆千里 ; 当面指责我的过错 ;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主页14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红色的词语。
 (1)能谤讥于市朝 谤: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使……听到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
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 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15【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6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知所以亡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孰与”l分 疑问句l分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严重)了。(“蔽”“甚”各1分) 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了。(“所以”“亡”各1分) (2分) 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
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 (1分)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171.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____
(4)卒得反国? 反: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红色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进???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过??? ??②及鲁肃过浔阳偏爱认为 当面指责 通“返”,返回 B18课文默写填空邹忌修八尺有余,﹏ ﹏ ﹏ ﹏ ﹏ ﹏。
城北徐公, ﹏ ﹏ ﹏ ﹏ ﹏ 。
妾曰:“﹏ ﹏ ﹏ ﹏ !”
客曰:“﹏ ﹏ ﹏ ﹏ 。”
﹏ ﹏ ﹏ ﹏ ,又弗如远甚。
19其妻曰:“﹏ ﹏ ﹏ ﹏ !”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 ﹏ ?”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 ﹏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 ﹏ ﹏ ﹏ ;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 ﹏ ﹏ ;妾之美我者, ﹏ ﹏ ;客之美我者, ﹏ ﹏ 。”20今齐地﹏ ﹏ ﹏,百二十城, ﹏ ﹏ ﹏ , ﹏ ﹏ 莫不畏王, ﹏ ﹏ 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 ﹏ ﹏ ﹏ 。
群臣吏民, ﹏ ﹏ ,受上赏; ﹏ ﹏ ﹏ ,受中赏; ﹏ ﹏ , ﹏ ﹏ ,受下赏。
令初下, ﹏ ﹏ , ﹏ ﹏ ﹏ ;数月之后, ﹏ ﹏ ; ﹏ ﹏ ﹏ ,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 ﹏ ﹏ ﹏ 。此所谓﹏ ﹏ ﹏ 。
朝服衣冠, ﹏ ﹏ ,谓其妻曰:“﹏ ﹏ ﹏ ﹏ ?”
21 第二课时1、能从多个角度思考本文,得到不同的启示;
2、学习邹忌的谈话技巧,练习口语交际。
22一、朗读第一段,要求:
1、分角色朗读
邹忌、妻、妾、客、叙述人
2、读出每个人的身份、心 理特点2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得意炫耀
自喜自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格外偏爱
极尽赞美吾孰与
徐公美?自信又
怀疑徐公何能
及君也? 畏惧讨好
有点勉强吾与徐公
孰美? 更加
怀疑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礼貌尊重
敷衍逢迎24二、研读课文:第一段邹忌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的?邹忌从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由此他联想到了什么?
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
邹忌悟出的道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
由此,他进一步悟出了治国的道理,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25邹忌比美臣之妻→私我臣之妾→畏我臣之客→求我(1)26 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
客求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2、这段中,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 研读课文: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1、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27威王受蔽(2)宫妇左右→私王朝廷大臣→畏王四境之内→求王28 皆





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
莫不求王 生活
小事 国家
大事 见
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邹忌威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王之蔽甚矣 受
蔽 推及 29研读课文:第三、四段1.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在《战国策》中谈到了齐国的强大。齐读第四段。
  燕、赵、韩、魏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齐国在朝廷上战胜了别国。
2.燕、赵、韩、魏四国是听说了什么消息(即“之”所代的内容)而朝齐的呢?齐读第三段。
“三赏”,“三变”
30威王除蔽(3)31除蔽结果:(4)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32三、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比大,由家事到国事,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33邹忌进谏 妻→私我 妾→畏我客→求我齐王纳谏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三比三赏三变三思三问、三答战胜于朝廷小大家事国事课堂小结34四、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红色的词语。
 (1)能谤讥于市朝 谤: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使……听到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嗯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35 情境一: 你和同学乘车时,看见一个空座,只见一位老人赶紧让自己的孙子(看起来十二、三岁的样子)坐下,自己背着孙子的书包手握扶手,摇摇晃晃,站都站不稳,还满脸幸福地望着自己的孙子;而他(她)的孙子却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请你们用巧妙的方法告诉老人,他(她)这样溺爱孩子是不好的。
情境二:你的好朋友小美同学非常爱美,每天都要化妆,而且自我感觉非常漂亮。你如何告诉她:中学生自然纯朴才是美。拓展练习36《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语境1
初春天气,时冷时热,假如你要劝你的母亲多穿件衣服, 你该怎么说?你的母亲要劝你, 又该怎么说?37《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语境2
小英时不时的在看男同学写给自己的信 , 假如你是母亲,你将如何与女儿谈话?38 1、想一想你所知道的历史上著名的类似邹忌成功进谏的故事。
2、说一说你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劝告经历。拓展练习 想一想,说一说39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刘向的《说苑·正谏》。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王要攻打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占别人的便宜,不想到另外有人在算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