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专题课件+备考集训): 第39讲 化学分析计算专题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专题课件+备考集训): 第39讲 化学分析计算专题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8 17:35:27

文档简介

备考集训39 化学分析计算专题
1.稀释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的浓硫酸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 g/mL),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 (B)
A.436.8 mL B.453.7 mL
C.456.0 mL D.458.3 mL
2.现有10 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 g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C和4 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
A.5∶1 B.4∶1
C.2∶1 D.1∶1
3.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氧化钙,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变质,经测定该固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C)
A.80% B.66.7%
C.40% D.18.8%
4.现有锌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把6.5 g该混合物加入到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w。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若混合物为Zn、Al,w可能是0.2 g
B.若混合物为Zn、Fe,w不可能是0.2 g
C.若混合物为Zn、Cu,w是0.2g,则该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Zn、Mg,则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10%
5.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与8 gS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2SO4溶液1000 g,求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解:设硫酸钠的质量为x,
2NaOH+SO3===Na2SO4+H2O
80       142
8 g        x
=    x=14.2 g
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42%
6.向盛有1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______克。
解:(1)通过图像可知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20 g-80 g=40 g;
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
2NaOH+MgSO4===Mg(OH)2↓+ Na2SO4
 80        58
 x        8.7 g
 =  x=12 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2 g/40 g ×100%=30%
(2)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80 g×30%=24 g,设硫酸的质量为y,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y   24 g
  98∶80 =y∶24 g   y=29.4 g
答:(1)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29.4 g。
7.工业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对表面生锈的铁件进行酸洗。某酸洗池里盛有440 kg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放入表面生锈的铁件浸泡,浸泡过程中单质铁也有部分损失,假设溶液中只发生了如下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Fe2(SO4)3===3FeSO4
取出铁件用水冲洗,冲洗液倒入酸洗池中合并共得到580 kg溶液,其中只有H2SO4和FeSO4两种溶质,经过测定硫酸的质量分数降低到5%。计算:
(1)消耗H2SO4的质量。
(2)损失的单质铁的质量。
(3)要使H2SO4的质量分数恢复到40%,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的质量。
解:(1)消耗H2SO4的质量=440 kg×40%-580 kg×5%=147 kg;
(2)设损失的单质铁的质量为x,
由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Fe2(SO4)3===3FeSO4;
Fe~Fe2(SO4)3~3H2SO4
56       294
x       147 kg
= x=28 kg
(3)设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的质量为y,
=40%
y=350 kg
答:(1)消耗H2SO4的质量为147 kg。
(2)损失的单质铁的质量为28 kg。
(3)要使H2SO4的质量分数恢复到40%,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的质量为350 kg。
8.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最终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6 g氧化铁完全反应最多生成铁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当16 g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粉末时停止加热,反应生成5.6 g二氧化碳,测得黑色粉末中有2.8 g铁,还有一种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中,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是黑色)。计算确定黑色粉末中的氧化物是氧化亚铁还是四氧化三铁。
解:(1)16 g氧化铁完全反应最多生成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16 g       x
= 解得:x=11.2 g
(2)黑色粉末中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 g-2.8 g=8.4 g,
设生成5.6 g二氧化碳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y,
Fe2O3+3CO2Fe+3CO2
160         132
y         5.6 g
= 解得:y=8 g
黑色粉末中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 g- 6.8 g- 2.8 g= 6.4 g,
黑色粉末中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个数比是:∶=,
所以铁的氧化物是四氧化三铁。
9.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如图所示)。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______(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克。
(3)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是碳酸钠,属于盐
(2)溶质的质量=10 g×26.5%=2.65 g
(3)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根据碳酸钠的质量求出;
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2.65 g            x
=   x=1.1 g 
(4)由图像可知: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氢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5)设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y,
CaCl2+Na2CO3===2NaCl+CaCO3↓
106       100
y        5 g
=  y=5.3 g
溶液质量是5.3 g÷26.5%=20 g
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20 g+10 g=30 g
课件25张PPT。第39讲 化学分析计算专题一、理解关于化学式的计算
二、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三、理解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四、掌握综合计算1.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XX品牌 低钠盐
产品标准号……
配料及含量:氯化钠70% 氯化钾30%
生产日期…… 保质期……
(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 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1)K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35.5=74.5;
(2)设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不宜超过的质量为x
x×70%×(23/58.5)=2.3 g
x=8.4 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2017,预测)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25 g,加入200 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 g(假设贝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3.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若要比较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________。
(2)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 g分别加入10 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溶液。
(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____(填序号)。
A.0℃~20℃  B.20℃~40℃ C.40℃~60℃  D.60℃~80℃
【解析】不同温度下不能比较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大小。温度KNO3B综合计算 4.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 g;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 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只写结果)
(2)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实验中混合溶液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只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10.6%的Na2CO3的溶液,请你画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在坐标图中作图)解:(1)7.3%
(2)设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0
x      10 g
111∶100=x∶10 g x=11.1 g
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11.1 g÷100g)×100%=11.1%
(3)8.2%
(4)见答图1.已知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磷肥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复合肥料
B.磷酸二氢铵是由氮、氢、磷、氧四种元素组成
C.磷酸二氢铵中氮、氢、磷、氧的质量比为1︰6︰1︰4
D.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气体产生CD 3.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要把50 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 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 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试求:
(1)m的值为______g。
(2)12 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______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A.40%  B.60%  C.30%  D.50%D2.(2017,预测)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
【解析】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 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故碳元素的质量为120 g×20%=24 g,24 g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D3.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MgO和Mg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6 g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
A.16.6%   B.6.1%   C.12.2%   D.9.1%D4.(2017,预测)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 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 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步即可)。
(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