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专题课件+备考集训): 第45讲 图表综合分析专题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专题课件+备考集训): 第45讲 图表综合分析专题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8 17:46:32

文档简介

备考集训45 图表综合分析专题
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B )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 ℃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 D )
A.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
C.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在
D.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甲多
3.对下图中各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A)
  
   
 
    
4.在做锌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小丽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分三次取足量的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锌粒进行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实验编号
1
2
3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10%
10%
20%
反应前溶液温度/℃
20
30
20
反应后溶液温度/℃
26
37
28
反应所需时间

较短
较短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与__反应温度(温度)、反应物浓度(浓度)__有关。
(2)同学们发现3次实验过程中总是开始阶段产生气泡逐渐变快,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慢至停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锌与稀硫酸反应开始阶段产生气泡变快的决定因素是__反应温度__。
(3)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___由实验可知,反应物浓度大反应快,空气中氧气浓度比纯氧小,所以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__。
5.图甲为玩具“跳跳杆”及组成部件(相关信息见下表)。杆内的弹簧可以自由伸缩,人站上踏板后弹簧受拉伸长,随后收缩将人向上弹起,带动跳跳杆一起向上运动。由于重力作用,人和跳跳杆在到达最高处后会下落,杆着地后,人继续往下运动拉长弹簧,接着弹簧又收缩将人向上弹起,……所以人就和杆一起连续跳动。
(1)人站在踏板弹簧向下伸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B___。
A.人的重力势能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C.人的机械能守恒
(2)玩跳跳杆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这主要是___小脑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的功能。
(3)如图乙,质量为60 kg、双脚面积为0.04 m2的同学在玩跳跳杆,当弹簧的长度为56 cm时,踏板与他的双脚完全接触,此时弹簧的弹力通过踏板对脚的压强是多少(踏板的重力忽略不计,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关系如图丙)?
解:当弹簧长度为56 cm时,弹簧的弹力F=800 N,由于单脚面积大于单个踏板面积,所以受力面积应该为2个踏板的面积,即S=0.004 m2×2=0.008 m2,p=F/S=800 N/0.008 m2=1×105 Pa。
(4)上题中的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连续跳了20次,杆每次上升的高度平均为0.2 m,则弹簧克服杆本身重力做功___100__ J(假设杆始终竖直),从能量利用角度分析,跳跳杆本身的重量应该__轻一点__。
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以及物体A的运动速度大小v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1)当t=7 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为___10__N,方向为___水平向左__。
(2)根据图乙有关信息,请用公式P=Fv,求F=10 N时该力的功率。
解:由图乙可知,当F=10 N时,物体A有两种运动状态。0~6 s,拉力F=10 N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该力的功率为0 W;8 s以后,拉力F=10 N时,物体A以5 m/s做匀速直线运动,该力的功率P=Fv=10 N×5 m/s=50 W。
(3)如图丙所示,在物体A的两侧分别挂上柱状重物B、C,且C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已知GB=20 N,GC=50 N,C的横截面积为30 cm2,长度足够,水够深。则当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时,C的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若物体A移动就会触发报警装置(图中不画出),当物体A不移动时,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是多少?(g取10 N/kg)
解: 由题意可知,当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F浮=GC-GB=50 N-20 N=30 N,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pS可知,C的下底受到水的压强p===1×104 Pa;由题意可知,物体A静止时,物体C所受浮力的最大变化量ΔF浮=2×12 N=24 N,Δh===0.8 m
课件33张PPT。第45讲 图表综合分析专题一、知道图表综合题的特点
二、知道图表综合题两种呈现形式及解题的方法探究物质成分的实验设计 图表题是根据图表、图形、图像等给出的数据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和处理等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题目。此类题目使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它不仅要求学生能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还要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图表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图表题呈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此时,我们应注重对图像的分析,首先看清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量,其次应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着重关注图像的起点、拐点、终点及变化趋势。通过对图像的分析,结合相关知识对某些问题进行辨别、评价和推断。另一种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此时,我们应关注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或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便得出两个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1.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如图所示四幅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是( )B【解析】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像B正确。2.科学探究源于观察和问题。拓展性小组同学观察到下列现象,跳伞运动员在未打开降落伞时下落很快,打开降落伞后下落速度会减小;“瓢泼大雨”以很快的速度降落到地面,而“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
【查阅资料】物体从高空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质下落的收尾速度。
【提出问题】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什么有关?
【建立猜想】①可能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②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有关。质量【设计方案】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化模型来代替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于是同学们决定取5个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从一定高度(足够高)由静止下落,来研究小球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得出结论】
(1)比较1、2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v=____m/s。
(3)请你结合上述探究,解释“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比打开降落伞前收尾速度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实验环境下,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质量成正比40打开降落伞后半径增大1.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D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2.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根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图丙所示的图像,此图像反映了该过程中( )
A.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A3.(原创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取等质量t2 ℃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 ℃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 ℃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4.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避免装置内原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被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5.科学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湿法炼铜实验中得到的铁、铜固体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称取10 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1)10 g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____g。
(2)所用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41.如图所示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中,描述错误的是 ( )D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A.3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25 g 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 ℃降温到10 ℃,变成不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 ℃降温到20 ℃,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 ℃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3.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DA.28 ℃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
B.60 ℃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 ℃时多
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4.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除了在研究稀盐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外,还在研究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大理石的______________也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度,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理石的种类颗粒大小相同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5.小敏看到超载车损坏公路的新闻报道,设计了一个称量车重的模拟电路,将载重量转化成电流表示数,如图甲。电路由电源、称重计(电流表、量程0~0.6 A)、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1、弹簧和开关组成。已知电源电压8伏,滑动变阻器R1长40厘米、总电阻20欧,且电阻的大小与其接入的长度成正比,弹簧的长度与受到压力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当没有载物时,变阻器滑片指在上端,电流表示数是0.1 A。(1)定值电阻R0多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力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大载重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多大?(模拟电路最大载重时弹簧长度为24厘米)
20Ω/40厘米=R1/24厘米,得R1=12 Ω,则:
I=U/R=8V/(60 Ω+12 Ω)=0.11 AR总=U/I=8V/0.1A=80Ω R0=80Ω-20Ω=60Ω受到的压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短(4)小华觉得最大称量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示数至少应该过满量程的一半,则应选择定值电阻:R2=20欧、R3=5欧和R4=1欧中哪个替换R0,替换后,最大称量时,电流表示数多大?
I>0.3 A,U/(R+R1)>0.3 A;8 V/(R+12 Ω)>0.3 A,R<14.67 Ω;I≤0.6 A,U/(R+R1)≤0.6 A,8 V/(R+12 Ω)≤0.6 A,R≥1.33 Ω。故选R3电阻,最大载重电流I=U/R=8 V/(5 Ω+12 Ω)=0.47 A6.图甲是一个电子拉力计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电压表量程为0~3 V,a、b是一根长为6 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30 Ω,电源电压U=6 V。(1)要保证电压表能正常工作,电路中R0至少应为____。
(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V。
(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R0=45 Ω,通过计算说明, 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0.8 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多大?此拉力器的量程为多少?30Ω0解:I=U/(R0+R1)=6 V/(45 Ω+30 Ω)=0.08 A
Rap=Uap/I=0.8 V/0.08 A=10 Ω
Lap/6 cm=10 Ω/30 Ω Lap=2 cm
根据图像得:F=200 N
由图像分析可知拉力器的量程为0~600 N。 7.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溶液浓度、反应时溶液温度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