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燃料测试卷(B卷)提升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C1-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需要经过化学变化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炭雕(主要成分为木炭)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下列说错 误的是 ( )
A.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B.炭雕摆放要远离火种
C.炭雕是质轻透明的固体
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
C.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极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4.下面是某同学归纳的关于C02与C0的不同点比较的知识笔记,其中有错误 的是 (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0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0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0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0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 雨
D.危害:C02会造成温室效应;C0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下列有关收集氢气、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C.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松开拇指,如果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
D.经检验不纯时需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安全为止
6.固体C02又称干冰,易升华,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 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02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02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 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0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 象是 (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8.下列各项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的是 ( )
A B C D
9.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燃烧木炭制取二氧化碳
B.加热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用稀硫酸与铜反应制取氢气
10.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鉴别一氧化碳和氢气
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
D
比较空气和人呼出气体中C02的含量
加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11.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03),实验证明三 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
A.C20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03在0: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02
C.C203是有毒的气体
D.C203中碳的化合价为+3
12.某气体由H2、C02、C0、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 验(提示:H2和C0均能在加热条件下使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的铜)。
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有浑浊现象。则下 列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 )
A.H2、CO B.C0、CH4
C.H2、CH4 D.C02、CH4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6分)
13.(6分)请从①石墨、②活性炭、③金刚石、④氢气、⑤氧气、⑥炭黑中,选 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滤毒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耐高温润滑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油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回答:
图1 图2
(1)图1中,转化l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填 “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2·1·c·n·j·y
(2)图2中,转化l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途径,该途径的名称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完全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完全不一样,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分)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___________和天然气等。
(2)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不良影响。
①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化土壤 B.腐蚀金属材料
C.腐蚀大理石雕像 D.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②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 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试根据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 反应后
③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 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将 NH3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02点燃 ====6H20+_______。
16.(6分)A、B、C、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A→B+C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40分)
17.(18分)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 图。
A B C D E
请回答下列问题:
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______(填“b” 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胶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 母序号,下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里可用加热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NH3),则制取氨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 同),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应选用__________装置收集氨气。
19.(12分)实验室里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是初中化学基本的实验技能。
【知识回顾】初中化学学过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有两种类型,如下 图:
图甲 图乙
图甲为“固一固加热型”,可用于Mn02和KCl03或KMn04制氧气;图乙为“固 一液常温型”,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以及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氢气等。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还见到过许多种气体发生装置,如下图装置二、三、四 所示,这些装置均与图___________(填“甲”或“乙”)类型相同。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时应怎样选择最佳装置呢?
【讨论分析】
装置图
装置特点
安装简单
便于添加液体
可控制反应速率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适用范围
用于制取少量气体的实验
用于平稳反应并制取较多气体的实验
用于剧烈反
应并制取较
多气体的实验
用于平稳反应并持续时间较长的制气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现象
反应剧烈,片刻后反应停止
反应平稳,几分钟后反应停止,大理石有剩余
反应平稳,几十分钟后反应仍在进行
【得出结论】
用H202溶液制取02时,最佳装置选装置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02时,为便于添加稀盐酸,最佳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H2时,需要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最佳装置应选装置 四。
【反思应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根据反应原理确定装置类型,再根据 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选择最佳装置。请分析右图所示改进装置的特点,在氧 气、二氧化碳、氢气三种气体的制取中选出最适合使用它的反应,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产生的氧气温度较高,所以最好用_______法 收集。
(2)右图是一个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用它收集H2时,气体应该从________(填 “a”或“b”)端导管进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分析与计算题(共l0分)
20.(10分)某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8g石灰石 样品于烧杯中,将40g足量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加入10g。假设 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表,试回 答下列问题:21教育网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lO
10
lO
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g
17.2
26.4
35.8
m
(1)m=______________;
(2)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3)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解题思路】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化为物理变化。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主要是经过蒸发结晶操作,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石灰浆和空气中 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固体,所以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 化。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 不同将它们分离开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潮湿的衣服被 晒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1cnjy.com
2.C 【解题思路】 木炭是黑色不透明的固体,C项说法错误。
3.A 【解题思路】 碳原子结构相同,金刚石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方式 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A说法错误。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 构,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B说法正确。石墨能导电,可用作 电极,C说法正确。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内 缺氧,D说法正确。21·cn·jy·com
4. C 【解题思路】 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
5.A 【解题思路】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 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 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噗” 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www.21-cn-jy.com
6.A 【解题思路】 着火点是物质的特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干冰升华吸 热,能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火熄灭。
7.D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C02的性质。C02遇到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 球,C0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则棉球变红,而C02遇到用 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不能使石蕊变红,则棉球也不变红,再 根据C0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知,缓慢通入的C02先向下扩散,然后再向上 扩散,因此,实验中的现象是②和③不变红,④比①先变红。
8.D 【解题思路】 D项所示装置左端上下移动时,两边液面始终相平,说 明其属于“连通器”,装置漏气。21·世纪*教育网
9.B 【解题思路】 用木炭燃烧制C02,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氧气,且 不易收集,方法不可行,故A错误;用KCl03和KMn04的混合物加热制02, 高锰酸钾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方法可行, 故B正确;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 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方法不可行,故C错误;铜在金属活 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与稀硫酸不反应,方法不可行,故D错误。
10.A 【解题思路】 除了二氧化碳,还有氮气等其他气体也不助燃,也能使 燃着的木条熄灭,故观察燃着的木条是否熄灭,只是二氧化碳的验满方 法,而非检验方法,若要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石灰水。
11.A 【解题思路】 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三氧化二碳的化 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故其也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说法不 正确。www-2-1-cnjy-com
12.D 【解题思路】 由实验①可知原混合气体中无二氧化碳,故D中推断不 合理。
13.(每空l分)(1)④ (2)② (3)③ (4)⑤ (5)① (6)⑥
14.(每空2分)(1)化学变化
(2)光合作用
(3)反应条件不同
15.(每空2分)(1)石油
(2)①ABC ②C+H20高温 ====H2+C0 ③2N2
【解题思路】 (2)酸雨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引起的。
16.(每空2分)CH4 CH4+202点燃 ====C02+2H20 C02+Ca(OH)2====CaC03↓+H20
【解题思路】 根据“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知A为甲烷;根据“D是 常用的建筑材料”,推测D为碳酸钙,结合图示,可推测B、C分别为二氧化 碳和水,代入检验,符合题意。A→B+C,即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02点燃 ====C02+2H20;B→D,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02+Ca(OH)2====CaC03↓+H20。
17.(每空2分)(I)c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装置的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2)B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Ca(OH)2+C02====CaC03↓+H20
(4)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
【解题思路】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从长导管进入;实验室常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的方 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即将燃着的木条靠近E装置的b导管口,木条 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 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02====CaC03↓+H20。(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 气 大,本身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将二氧化碳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 缓慢倒入,D装置中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每空2分)(1)A(或C) D CaC03+2HCl====CaCl2+H20+C02↑
(2)B E
【解题思路】 (1)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 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应该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2)制取氨气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所以发生装置选B;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因为其密度小于空气,故应该用向 下排空气法收集。2-1-c-n-j-y
19.(每空2分)【知识回顾】乙
【得出结论】(1)该反应剧烈,需控制反应速率
(2)装置二
【反思应用】2H202Mn02 ====2H20+02↑
【拓展迁移】(1)排水 (2)b
【解题思路】 【反思应用】改进装置中的注射器可用于控制反应速率,所 以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拓展迁移】(1)利用排水法可将氧气冷却, 便于收集到更纯净的氧气。(2)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将氢气从短管通入, 空气从长管排出。21*cnjy*com
20.(1)45.8(2分) (2)2.2(2分)
(3)解:设8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03+2HCl====CaCl2+H20+C02↑ (2分)
100 44
x 2.2g
=
x=5g (2分)
则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62.5% (2分)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
【解题思路】 (1)反应前,所用药品总质量为8 g+40 g=48 g。由表格数据 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每加10 g稀盐酸,反应物的质量均减少0.8 g,第 三次却只减少了0.6 g,说明此时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被消耗完,故再 加稀盐酸,反应物的质量不会再减少,则m=45.8。(2)反应前所有物质的质 量和与反应后所有物质的质量和的差值,即为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所 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 g+40 g一45.8 g=2.2 g。【来源: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