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答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3.2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答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28 21:0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同步练习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玻尔
C.卢瑟福 D.查德威克
答案:C
当α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3-2-2所示的运动轨迹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图3-2-2
答案:BC
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He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e和H互为同位素
B.He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
C.H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D.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解析:选C.He核内质子数为2,H核内质子数为1,两者质子数不等,不是同位素,A不正确;He核内中子数为1,B不正确,C正确.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He原子,D不正确.21·cn·jy·com
一原子质量单位为u千克,且已知1 u=931.5 MeV,c为真空中光速,当质量分别为m1、m2千克的两种原子核结合成质量为M千克的新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是(  )
A.(M-m1-m2)c2 J B.(m1+m2-M)×931.5 J
C.(m1+m2-M)c2 J D.(m1+m2-M)×931.5 MeV
解析:选C.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质量亏损伴随着能量的释放,ΔE=Δm·c2=(m1+m2-M)c2,所以C正确.www.21-cn-jy.com
三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碳12,已知碳原子的质量为12.0000 u,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 u.求这个核反应放出的能量是多少?(已知1 u=1.66×10-27 kg)www-2-1-cnjy-com
解析:Δm=3×4.0026 u-12.0000 u=0.0078 u,Δm=0.0078×1.66×10-27 kg=1.2948×10-29kg,ΔE=Δmc2=1.165×10-12J.2-1-c-n-j-y
答案:1.165×10-12J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质能方程E=mc2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确定关系,提出这一方程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卢瑟福 D.法拉第
答案:B
对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实验器材有: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显微镜
B.金箔的厚薄对实验无影响
C.如果改用铝箔就不能发生散射现象
D.实验装置放在真空中
解析:选AD.α粒子散射实验是指用α粒子轰击很薄的金箔(或铝箔)物质层,通过观察α粒子穿过物质层后的偏转情况,获得原子结构的信息.为准确观察α粒子偏转情况,荧光屏和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转动,且整个装置放在真空容器中.【来源:21cnj*y.co*m】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原子核
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解析:选ACD.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由此可见B选项错,A、C、D三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
B.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它的库仑力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原子核的直径约是10-10 m
解析:选AB.由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而原子核又很小,故原子内绝大多数区域是“空”的,故A选项正确,C选项是错误的;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与电子间的库仑力提供,故B选项正确;原子核的直径约是10-15 m,原子的直径约是10-10 m,故D选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H、氘H、氚H,则(  )
A.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它们的核子数相等
D.它们的中子数相等
解析:选AB.氕、氘、氚的核子数分别为1、2、3,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都为1,中子数等于核子数减去质子数,故中子数各不相同,所以本题A、B两项正确.
关于质能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减少,能量就会增加,在一定条件下质量转化为能量
B.物体获得一定的能量,它的质量也相应地增加一定值
C.物体一定有质量,但不一定有能量,所以质能方程仅是某种特殊条件下的数量关系
D.某一定量的质量总是与一定量的能量相联系的
解析:选BD.质能方程E=mc2表明某一定量的质量与一定量的能量是相联系的,当物体获得一定的能量,即能量增加某一定值时,它的质量也相应增加一定值,并可根据ΔE=Δmc2进行计算,所以B、D正确.21·世纪*教育网
以mD、mp、mn分别表示氘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  )
A.mD=mp+mn B.mD=mp+2mn
C.mn>mp+mn D.mD<mp+mn
解析:选D.质子和中子生成氘核,要放出能量,核反应方程为p+n→H,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有能量的放出一定有质量的减少,所以mp+mn>mD,D选项正确.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以说明(  )
A.任何核反应都会出现质量亏损
B.太阳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因而太阳的总质量一定不断减少
C.原子核的质量总大于其内核子的质量之和
D.若地球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大于地球向外辐射的能量,则地球的质量将不断增大
答案:BD
某种元素的原子核用X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
B.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Z
C.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Z
D.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Z,中子数为Z
解析:选B.明确原子核的符号的含义: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即核子数,则中子数为A-Z,所以B正确.21教育网
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根据ΔE=Δ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
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解析:选D.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定量地指出了物体能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A正确;由质能方程可知,若物体的质量减少了,则物体的能量降低,向外释放了能量;反之,若物体的质量增加了,则物体的能量升高,表明它从外界吸收了能量,所以由物体的质量变化能算出物体的能量变化,故B、C正确,D错误.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
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
(1)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2)镭核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3)若镭原子呈中性,它核外有几个电子?
解析:(1)镭核中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故质子数为88,中子数N等于原子核的质量数A与质子数Z之差,即N=A-Z=226-88=138.【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镭核所带电荷量
Q=Ze=88×1.6×10-19 C≈1.41×10-17 C.
(3)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故核外电子数为88.
答案:(1)88 138 (2)1.41×10-17 C (3)88
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释放一定的核能,中子的质量为1.0087 u,质子的质量为1.0073 u,氦核的质量为4.0026 u,试计算用中子和质子生成1 kg的氦核时,要释放出多少核能?2·1·c·n·j·y
解析:先计算生成一个氦核释放的能量,再根据1 kg的氦核的个数即可算出释放的总核能.
核反应方程 2H+2n→He
生成一个氦核过程的质量亏损
Δm=(1.0087 u+1.0073 u)×2-4.0026 u=0.0294 u
释放的核能
ΔE=0.0294×931.5 MeV=27.3861 MeV
生成1 kg氦核释放的能量
E=nΔE
=×27.3861×106×1.6×10-19 J
=6.59×1014 J.
答案:6.59×1014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