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5-05 20: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
(总分150分,考时150分钟)
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21分)
下面加点词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倏来倏去(shū) 菡萏(hàndàn) 拾级而上(shè) 唿哨(hūshào)
脖颈(jǐng) 鬃毛(zōng) 深邃(suì) 俯瞰(kàn) 孜孜以求(zhī)
氦气(hài) 韧性(rèn) 看守(kān) 迷惘(wǎng) 步履(lǚ)
骷髅(kūlóu) 窸窸窣窣(xīsū) 丛冢(zhǒng) 猿猱(yuánnáo)
下面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峥嵘而崔嵬 转轴拨弦 呕哑嘲哳 良辰美景 羽扇纶巾
B、舞榭歌台 雕栏玉砌 豆蔻词工 悬崖绝壁 畸形丑陋
C、兵马佣 风云变幻 名副其实 殉私枉法 打盹 滞留
D、语无伦次 面面相觑 诡异 藕断丝连 我行我素
3、下面词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 人们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
②这种马车在巴黎只有天黑了以后才出现,仿佛在白天它们 ,不出来。
③用冷刀开刀,可起麻醉、止血作用,能够 病人的痛苦。
④梦想到盛在________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A、虽然 自惭形秽 减少 名贵 B、尽管 自愧不如 减轻 珍贵
C、尽管 自惭形秽 减轻 名贵 D、虽然 自愧不如 减少 珍贵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准确一项是( )
A.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B.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的样子,这大概是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的生理反感。
C、它是马群的灵魂,作为这群马的首领当之无愧,因为它的确是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
D.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篇章?我们且侧目而视。
5、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憾。
B.这种放大器是现在世界上最灵敏的放大器,可以避免分子热骚动而带来的杂音,使微波得到有效放大的作用。
C、?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
D.由于黄山的气候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垂直变化,在黄山上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
6、下面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
A.“我自己要看!”我一边回答他,一边掏我的票。咦,怎么没有?
B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失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C、.在科学研究中,超低温也是人们很重要的助手。像物理学上著名的《宇称守恒定律》被推翻,就是以–270℃的超低温实验结果作为依据的。
D、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无”,没有“无”何来“有”?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
7.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
B.“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C.老栓看看竹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D.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二、科学小品阅读(共9分,每题3分)
“白日梦”
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做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做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 ?????????????????????????????????????(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8.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9.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C.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D.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三、古诗文阅读默写(3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於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 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後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 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於是报於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於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 “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於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自至则壅 堵塞
B.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 奴隶
C.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注意
D.所自视之势过也。 错误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B. 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有且先夫死者死
彼且胡可以开说哉
D、 为王视齐寇
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具体表现亡国之主不听劝阻和及其后果的一组是(3分)
A.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
戎主醉而卧於樽下,卒生缚而擒之
B.宋王又怒诎杀之
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C.子无辞也
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D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缪公用计让戎主丧失警惕而找准时机偷袭少数民族戎。戎主不听身边人的劝告,中了圈套而被生擒。
B.宋王不分忠奸,听信佞臣的话,竟然次次处死报告实情的侦查人员。逼得一人报告假军情而获得奖赏。
C.齐王自高自大,认为自己的才华超过尧舜。
D.齐宣王喜爱射箭,但箭术无长进,原因是佞臣奉承他,讲假话,使其不知自己拉弓所用的真正力气大小。
15.断句和翻译。(8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相关句子断句。(3分)
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①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3分)
②说必不入,不闻存君。(2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缸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有人对“敌素秋”的“敌”字评价很高,但也有人说“敌”不如换成“对”字。你的意见如何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想当年,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4分,18、19各3分,20、21各4分)
 
屠  夫
 
于心亮
 
现在老百姓买点什么,做点什么,总有点提心吊胆的,为啥?怕被人“宰”。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刀”,老百姓哪里躲得了?所以,现在真的要好好的讲讲职业道德、行业信誉了。
我有个朋友是当医生的,姓汪。这天,汪医生在门诊室里值班,来了一个病人,病人说是鼻子塞了,老是流鼻涕,还有点头疼,咳嗽,可能是感冒了。汪医生问了病人的姓名、年龄,又问他的职业,病人稍稍迟疑了一下,说:“我是杀羊的。”
汪医生问:“杀羊?那一定很赚钱吧?”
病人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汪医生又问,杀羊有什么诀窍,病人说:“那当然,不说别的,给羊放不放血就有学问呢,放了血,分量就轻了;不放血,分量就重了。”汪医生听了,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问:“听说杀羊的时候,有的羊会哭?”
病人说:“是呀,有的羊的确会哭。”说着,他的表情突然兴奋起来,滔滔不绝地讲起一件往事:有一次杀羊,杀的是自己家的一只母羊,很肥。他手里抓着一个绳扣,慢慢地靠近那羊,那羊朝他流泪了,但他不能不杀呀,他狠了狠心,把绳扣套在了羊的脖子上,这个时候,那羊前腿一屈,下跪了……他心软了,想放了它,可家里等着杀了这羊,卖了买米买煤呢,他又一次狠了狠心,最终还是把那羊杀了。可一剖开它的肚子,俺的娘呀,肚子里竟然有三只小羊,他那个后悔哟……
汪医生说:“你不应该杀它……”
病人说:“是呀,我当时真恨自己,干嘛要杀它呀,等它生下三只小羊后再杀,我就可以多赚钱了!”
汪医生想不到那病人竟是因为少赚钱才后悔!接下来,汪医生就给病人试脉搏,观舌苔,量体温,测血压,慢慢的他的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他让那病人先去查个血,然后再去拍几张片子。
医生这么一说,病人哪敢怠慢?他查了血,验了尿,拍了X光,做了心电图,还有B超和CT,然后他捧了一大摞单子坐到了江医生面前。汪医生把单子一一看过,眉头一会儿紧,一会儿松,把那病人紧张得心头“怦怦”跳,眉头也是一会儿紧,一会儿松。然后汪医生就开始摇头,吓得那病人的脸色也是一会儿青一会儿紫。接着,汪医生叹了一口气,说:“慢慢调养吧,先给你开点儿药。”
病人吓得战战兢兢的,捧着一叠处方去划价、交款、取药。汪医生暗自好笑:他回去大概可以开药铺了!汪医生洗了洗手,悠然自得的坐在躺椅上,心想:这个月的任务又超额完成了,等着发奖金吧!
下班的时候,汪医生在走廊上,有同事走过,问:“今天杀了几只羊?”
汪医生说:“就杀一只,羊毛却挣了不少钱。”
同事问:“那人是大款吗?”
“不,他是个杀羊的。”
同事又问:“啥病?”
“感冒。”
18.如何理解:“汪医生想不到那病人竟是因为少赚钱才后悔!”这句话?(3’
答:________
19.病人杀羊的诀窍和汪医生杀“羊”的诀窍是一样吗?试举例分析。(3’
答:________
20.文章结尾汪医生的回答“感冒”,发人深思,这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4’
答:________
21.题目为“屠夫”,好在哪里?(4’)
答:________
五、语言运用(9分)
22、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3分)

23、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4、请纠正下面两条标题的错误(3分,改对1处1分,2处3分)
(1)深夜偷钓丧命??亡妻愤然上告(2004年6月21日《中国电视报》)
?
(2)违规作弊有法可依了(2004年5月27日《现代教育报》)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家正在聚精会神学习,某人却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大家正在认真美化环境,某人却无所顾忌当街吐痰;某甲偶有急难,有求于乙,乙却乘人之危,大敲竹杠;张王两家本来和和睦睦,李家媳妇却跑去翻嘴弄舌…
这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行为,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公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公德”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七、附加题:(10分)(不计入总分)
1、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从1~10的自然数中选择1个数字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赋予自然数一定的思想意义。(5分)
零赞
你自己一无所有/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 难怪你这样美/ 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
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补出下联(5分)
要求:下联的内容只能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来。
上联: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
第二学期中段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答题卡
一、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和默写(25分)
15、( 8分)
(1)世 之 直 士 其 寡 不 胜 众 数 也 故 乱 国 之 主 患 存 乎 用 三 石 为 九 石 也 (3分,每错1处扣1分)
(2)① (3’
② (2’
16、(7分)


(4分)

(3分)
17、(10分,每空1分)
(1) ,
(2) ,
(3) ,
(4) ,
(5) ,
四、小说阅读(14分,18、19各3分,20、21各4分)
18、

19、

20、

21、


五、语言运用题(9分,每题3分)
22、
23、
24、① 改为
② 改为
七、附加题(10分,每题5分)
1、
2、
25、作文(60分)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800

900
800


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B(颈gěng, 孜zī)2、C、佣—俑 殉—循 3、C 4、D(“侧目而视”改“拭目以待”) 5、B(“得到”与“作用”搭配不当 ) 6、C、书名号改称引号 7D(A、B、C均为借代,D为比喻)
8、D?(A“都是”错,原文中是“往往”。B“只用于”错,太绝对了。C“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错,原文中无此意思,属无中生有?)9、A,关键是确定“前者”和“后者”的指代意义。10、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这句话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11 .C 料想12 .B (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但前一个表原因,译为”因为”,后一个表目的,译为”来”。)
13 . D项第一句表现的是齐宣王的虚荣,喜欢别人的夸赞。
14 .D 该题考查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设题遵循原文所列举君王的顺序。D项错误,犯了无中生有,杜撰事实的毛病。原文并没有谈及齐宣王的箭术有无长进。
15.(1)答案: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断句解答时要联系语境,整体把握其大意,然后根据句式特点(特别是对称句和判断句)和常用的虚词来断句。此题抓住两个主语“世之直士”和“乱国之主”,两个表判断的虚词“也”,还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故”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①(君王)不能够接受臣子的直谏就没有办法听到真实的情况,而贤人就不会来归顺(他).②别人的进谏一定不接受,象这样的君王还没有听说可以长久保存王位的。
【解题探究】翻译时一定要坚持直译为主的原则,要掌握句式的特点,准确翻译关键实词与虚词。①中“过”,做过错讲;“道”,做办法或者途径讲;“善”,形用名,做贤人讲。前面一个分句缺主语“君王”或“他”,要补充。②“说”译为“进谏”,“存”--保存王位,省略的成分要补出。
16、(1)不能换成“对”字。(1分)“对”是“面对”的意思,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 (1分)而“敌”是“抵挡”的意思,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心灵深处的凄怆,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2分)言之成理即可。
(2)表现了作者滞留他乡,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
17、古诗文默写(10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嘈嘈切切错杂弹。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5)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四、小说阅读(14分)
18.这句话说明了汪医生对病人的想法感到吃惊,同时也表明汪医生具有怜悯之心,批评了病人太残忍的杀死了母羊,侧面写出了汪医生又是一个虚伪的人。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要理解这句话,就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在这句话之前汪医生说:“你不应该杀它……”,这说明汪医生很有怜悯之心,对病人杀死这只羊很不满意。当得知病人是因钱挣少了而后悔,又很惊讶。可一旦轮到汪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就没有了怜悯之心,狠命地宰了病人一“刀”。)
19.一样。病人杀羊的诀窍是“闷羊血”,以加重羊的分量,多挣钱;汪医生杀“羊”的诀窍是“闷药”,看病时故意加重病情,以多开检查的单子,多开药,超额完成任务,多挣钱。
(阅读文章要注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本题命题的角度就在于此。回答这道题,首先要清楚病人和汪医生杀“羊”的诀窍各是什么;然后看它们之间是否有关联。本文作者有意写了病人杀羊的诀窍,以便和汪医生杀“羊”的诀窍进行照应,进而表现文章的主题——医生缺乏职业道德。)
20.病人的病情与所做的检查和所拿的药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极有力的揭示医生缺乏职业道德的问题。
(本题意在理解文章的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应该注意到题材中去寻找,题材中蕴涵着主题,是分析主题的重要材料和依据。本文选取医生为患感冒的病人看病为题材,来反映医生缺少职业道德的问题。其次,分析小说的主题,还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三,分析小说的主题,还要注意巧妙的结构和个性化的语言。本文的结构是很巧妙的,如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的一系列描写,让读者感到此人病情一定是很重的,结尾却告知,只是感冒,这种强烈的反差,使读者大吃一惊,出人意料。最后,分析小说的主题,要注意运用我们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21.屠夫是指宰杀动物的人。题目蕴涵了两层含义:一是写了真正的屠夫——病人,羊被屠夫屠宰;二是写了不讲医德的江医生如同扼杀人们生命的屠夫,肆意的宰割病人;题目讽刺了像汪医生这类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批判了医生缺乏职业道德的工作作风。
(本题考察评价能力。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白屠夫的意思和所指,它既指真正的屠夫,又指汪医生。其次,要清楚题目的讽刺色彩和批判意义。)
五、语言运用
22、参考例句:(1)问号:就像人躬身自问一辈子,因为人生最大的困惑来自我们自身。?
(2)小括号:你象两个扇贝/张开美丽的外衣/不为炫耀/不投虚名/只因是爱的使者/把孤独拥抱
23、解析:主要考查语言连贯,语句间的衔接。③是总起句,①是对总起句的解释并有引出下文⑤的作用,⑤举例说明“乡愁是诗人的惆怅”,②又举王维的诗句进一步说明,⑤ ②的顺序可通过②句中的“亦”来排列,④是总结句。整段文字是总分总的结构,这种题型关键是找出总起句和总结句,再找出其它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可。
答案:③ ① ⑤ ② ④
24、答案示例:
(1)纠正错误:“亡妻”应改为“妻子”或改为“亡者之妻”。
???( ?说明理由:“亡妻”表意不当,“亡妻”是“死去的妻子”,“死去的妻子怎么可以上告呢”?这死去的应是一个男性,是他活着的妻子上告。)
(2)纠正错误:应改为“治理违规作弊有法可依了”。
(说明理由:“违规作弊有法可依”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七、附加题答案:
1、8——-不像一般人一样喜欢这个数,倒不是自作清高,只是不喜欢这个数中透露出来的那种对金钱的渴望。 3——-最喜欢这个数,一看到它就想起了小时候,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中间那个小小的我,在快乐地荡着秋千。 十:你是耶稣的化身/世人遇到你,都会增加一份虔诚/你无限延伸于东西南北/行人为你守侯、为你徘徊 2、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参考译文】
  亡国的君王不可以向他直谏。如此就没有办法听到真实的情况,从而贤人就不会来归顺。如此,他的思想就会受到蒙蔽.
秦缪公在位的时候,少数民族戎很强大. 秦缪公送给戎主一些年芳十六的女乐师和好的奴隶. 戎主因此非常高兴,日夜不停多次饮酒品尝美味. 身边告诉他秦国的贼兵已经来到国境的臣子,竟然被他拉开弓箭射杀. 秦国的贼兵果真到了, 戎主还醉卧在酒杯下.最终活活地被捉住绑缚起来.没有被捉住前不听忠告,捉住后也不明其原因.即使有善于说服君王的臣子,面对象这样的主子又能如何呢?
齐国攻打宋国,宋王派人去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派去的人回来说:“齐寇已经临近了,国人都已经恐慌了。”左右近臣都对宋王说:“这就是所谓‘肉自己招致虫害’啊!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兵的虚弱,怎么可能这样?”于是宋王大怒,屈杀了先前派去侦察的人。接着又派人去察看,派去的人的回报仍与前一个人的一样,宋王又一次大怒,仍屈杀了他。这样的事接连发生了多次。后来又派人去察看,这时齐军确实已经临近了,国人确实已经恐慌了。所派的这人在路上遇到了他的哥哥。他哥哥对他说:“国家已经十分危险了,你还要到哪里去?”弟弟说:“去替君主察看齐寇。想不到齐寇已经离得这么近,国人已经这么恐慌。现在私自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军动静的人都是因为回报齐军迫近而被屈杀的。如今我回报真情是死,不回报真情也是一死。这该如何是好呢?”他哥哥说:“如果回报真情,你会比国破后被杀的人先死。”于是被派去的人回报宋王说:“根本没看到齐军在哪里,国人也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兴。左右近臣都说:“可见先前被杀的人是该杀的了!”宋王就赐给这个人很多金钱。齐兵一到,宋王自己跳上车,急急忙忙逃命去了,这个人得以迁居他国,生活非常富裕。登上高山往下看,就会觉得牛像羊一样,羊像小猪一样。牛其实不像羊那样小,羊其实也不像小猪那样小,之所以觉得它们如此,是因为观察它们时所站的地势不对。如果因对牛羊这样小而发怒,这种人可算是头等的狂夫了。在狂颠中施行赏罚,这正是宋国灭亡的原因。
齐王想让淳于髡做太子的老师,但他推辞说: “我没有才能,不能担此大任.您不如选择国内德高望重之人让他做太子的老师.”齐王说:”你不要推辞了.我难道会要求您让太子象我一样才学突出吗?我本是一生就具备的.你替我让太子象尧一样,好吗?或者让他如舜一样,好吗?凡是以这种行事方式为快乐的君王,所走就会是不认为听从智者的见解是明智的道路,从此就不会接受正确的意见.自认为才华高于尧和舜,那将怎么可以开始被说服的呢?别人的进谏一定不接受,象这样的君王还没有听说可以长久保存王位的。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百多斤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他常表演给近臣们看,那班大臣为了讨好宣王,个个装模作样地接过来试一试,大家在故意把弓拉开一半,便故作惊讶地说:“哎呀,要拉开这弓的气力不少于一千多斤啊,不是大王又有谁能用这么强的弓呢!” 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然而,齐宣王使用的力气不过三百多斤,可是他却一辈子以为是用一千多斤,难道不可悲吗? 世上那些忠贞的臣子,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很自然的。所以让国家灭亡的主子, 祸患在于(不听真言),把三百斤当作一千多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