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会呼吸的公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会呼吸的公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18:2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第13课《会呼吸的公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了解生字词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借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的办法,认识其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唤起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的办法。教学难点是学习在自主阅读中进入批注。唤起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意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
【教具准备】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有关科技环保的相关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呼吸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呼吸是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人和高等动物用肺呼吸,低等动物靠皮肤呼吸,植物通过表面组织进行气体交换。)2·1·c·n·j·y
2.演示了解:那谁能给大家做一个深呼吸的动作?(让学生有意识地呼吸,体会人是用肺呼吸)
3.导入课题:我们人类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动物、植物也不能停止呼吸。人类和其他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你们见过会呼吸的公路吗?(学生自由交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种会“呼吸”的公路。(板书课题会“呼吸”的公路,学生齐读课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多媒体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边读边思考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
2..借助课文右边的批注,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批注在课文右边的空白处。
3..检查自学情况。
(1)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
特意
创造
污染
污染
质量
氧气
减少
土壤
复杂
距离
布置
吸附
溶解
清新
有效
利用
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
(2)指导书写:提醒学生“创”字的写法,即左边是“仓”,而不是“仑”;“效”字右边是反文旁“攵”,不是折文儿“夂”。21教育网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4.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解决。
(1)污染:有害物质的散布对正常生活造成的危害。
(2)氮氧化物:是一种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但却是植物的肥料。
(3)一举两得:一种措施,收到两个好的结果。
(4)溶解: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的分子均匀分布在一种液体中。
(5)微生物:生物的一大类,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繁殖迅速,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如细菌、真菌、病毒等。21cnjy.com
三、教师小结学习情况,学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字组词语。
chuàng

zhì
dàn
yǎng




)染

)量

)化物
xiào


zhì
有(

复(


)离
布(

2.生字双胞胎(辫字组词)
 污(

呼(

壤(

微(

 亏(

乎(

嚷(

徽(

3.找近义词朋友
 公布(

清除(

清新(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看拼音写字组词语。
chuàng

zhì
dàn
yǎngwww.21-cn-jy.com










xiào


zhì








2.生字双胞胎(辫字组词)
 污(污染)
呼(呼吸)
壤(土壤)
微(微笑)
 亏(幸亏)
乎(在乎)
嚷(叫嚷)
徽(国徽)
3.找近义词朋友
 公布(发布)
清除(清理)
清新(清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的办法,认识其作用。
3.唤起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介绍汽车尾气:当你置身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时,你可能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汽车废气所发出的气味。据测定,汽车废气通过排气管、曲轴箱、油箱和汽化器等处排出。目前,人们已从汽车尾气中分离出8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以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尘和苯并芘为主。在大中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以上。2-1-c-n-j-y
2.简单介绍汽车尾气的危害: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它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造成人体内部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眩晕、恶心、虚脱,重者昏迷、呼吸变慢、意识丧失而死亡。由于汽车尾气多排放在1.5米以下,因此,儿童吸入的汽车尾气量为成人的2倍。居住在商业区、交通干线附近的儿童,他们血液中铅的含量比远离干线的儿童高得多。汽车尾气对儿童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长期吸入这些气体,可发生贫血、眼病、肾炎等,有人称上述病为“城市儿童交通病”。当血液中铅的浓度100毫升超过36微克时,约有二分之一的儿童智力会发生障碍。【来源:21cnj
y.co
m】
3.导入学习:公路“呼吸”是科学家特意创造发明的一种清除空气污染的方法。让我们通过课文来了解这种公路。【版权所有:21教育】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同学们,让我们借助旁批,自由地读课文,想想题目中为什么“呼吸”带上引号?公路是怎样呼吸的?21
cnjy
com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启发交流:为什么课文题目中的呼吸要加上引号?(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评议并小结:公路“呼吸”是拟人化的写法,公路的“呼吸”不像人和动物的呼吸,而是一种清除空气污染的方法,因此,“呼吸”要加上引号。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叙述形象生动,语言亲切自然,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5.课文的哪一段是介绍公路是怎样“呼吸”的。请你找出来再读读。你明白了吗?
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6.教师小结:公路是怎样呼吸的?(首先是在公路边布置通风口,然后用鼓风机将汽车排出的尾气吹进土壤。接着是使一部分氮氧化物被吸附在土壤的表面,另一部分氮氧化物溶解在水中,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变废为肥料。)
7.鼓励交流:“公路呼吸”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让公路通过“呼吸”来清除一些污染物,人们就能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溶解在水中的氮氧化物还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变成肥料。)
8.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新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9.教师小结:课文简洁、明了地给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改造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家园。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也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的环境。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用下列词语造句:
有效——
质量——
复杂——
2.填一填:
氮氧化物一部分被(
),另一部分被(
),变成(
)。空气不仅清新了,还有了肥料,这真是一个(
)的好办法。
3.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无穷的热量和耀眼的光芒。而今天,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着破坏。为了号召同学们,号召人们从我做起,保护环境。请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择词语完成填空。
  清扫
清理
清除
(1)一场秋雨过后,环卫工人忙着(
)街道两旁的树叶。
(2)仓库的陈伯伯正在(
)那一堆倒下来的货物。
(3)科学家利用公路两旁的土壤来帮助(
)氮氧化物。
2.课文精彩回放。
  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科学家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其中的一种方法是让公路“呼吸”,也就是利用公路两旁的土壤来帮助消除氮氧化物。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污染:
②呼吸:
(2)请仿写画线部分的句子:
3.题目中为什么“呼吸”带上引号?文中说公路会呼吸,运用了
修辞手法。
写几条自己积累的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选择词语完成填空。 
(1)一场秋雨过后,环卫工人忙着(清扫)街道两旁的树叶。
(2)仓库的陈伯伯正在(清理)那一堆倒下来的货物。
(3)科学家利用公路两旁的土壤来帮助(清除)氮氧化物。
2.课文精彩回放。
  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科学家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其中的一种方法是让公路“呼吸”,也就是利用公路两旁的土壤来帮助消除氮氧化物。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污染:是指自然环境中混入了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其数量或程度达到或超出环境承载力,从而改变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污染等。
www-2-1-cnjy-com
②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2)请仿写画线部分的句子: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老师采用了很多种教学方法。
3.公路的“呼吸”不像人和动物的呼吸,
而是一种清除空气污染的方法,因此,“呼吸”要加上引号。文中说公路会呼吸,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写几条自己积累的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
保护环境爱家园,健康生活每一天。
让绿色走进家园,使生命远离污染。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学校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
管住口,不乱吐;管住手,不乱扔;管住脚,不乱踏。
人类与自然互助,文明共环境和谐。
一滴雨露,挽救一个生命;一片蓝天,拯救一个地球。
【板书设计】
“呼吸”的公路
吸附在土壤的表面
布置通风口
氮氧化物
吹进土壤
溶解在水中
被吸收
变废为肥料
【课后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普读物,写的是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了空气污染。因此,科学家们创造发明了清除汽车尾气的方法——让公路会“呼吸”,也就是利用公路两旁的土壤来帮助清除汽车尾气,使人们重新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做深呼吸的动作,从而体会呼吸一词的含义,当学生在用动作表示呼吸这个词的意思时,学生对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趁热打铁:我们人类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动物、植物也不能停止呼吸。人类和其他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你们见过会呼吸的公路吗?学生议论纷纷。我话锋一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种会“呼吸”的公路。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很自然地导入课题。21·cn·jy·com
第二步:补充资料,引领探讨。在学生做深呼吸动作的同时,补充资料呼吸是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人和高等动物用肺呼吸,低等动物靠皮肤呼吸,植物通过表面组织进行气体交换。使学生认识到题目中的呼吸是一种拟人的写法。适时补充汽车尾气的相关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当置身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时,闻到的刺鼻的气味是汽车废气所发出的气味。接着补充汽车尾气成分的相关资料,使学生认识汽车尾气的危害。这些资料也引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欲望。21·世纪
教育网
第三步:抓住重点,板书引领。教学中教师抓住公路是怎么呼吸的这部分课文的关键词语设计板书,一方面有效地引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在写文章时要善于利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了读写的有机结合。21
cnjy
com
存在的问题:由于这篇课文的科学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和讲解的较多,尤其是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补充的资料也较多,学生活动相应的安排的很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出处:21教育名师】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在今后教学中,对于科学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文章,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表演的方法学习课文。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表演,让中间位置的学生当公路和公路上的各种车辆,做行驶和排放废气的动作,让两边的学生当公路上的通气孔和土壤。活动中通过汽车排放废气,公路吸收尾气,土壤吸收和溶解尾气等表演和动作。通过这种表演,把这节课上得非常的活跃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生动形象地理解了公路呼吸的过程和方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