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一只梅花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8课 一只梅花鹿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20: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第28课《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弄懂“赞不绝口”、“没精打采”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所蕴含的寓意,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寓言是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的特点;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念。
重点难点
读通、读懂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念。能理解词语意思,能用词造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弄懂“赞不绝口”、“没精打采”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
2.评议小结,谈话激趣:伊索,古希腊寓言家,被称为西方寓言的始祖。《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文学名著。作者以拟人的笔法,借助动物的行为语言,展现出人性的善与恶,让人获得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哲理的启示。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把深奥含义寓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耐人寻味。21·cn·jy·com
3.板书课题,导入学习:板书课题——一只梅花鹿,学生齐读课题。
4.读题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预设:这是一只怎样的梅花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1·世纪
教育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多媒体投影文中的词语,学生朗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池塘
痛快
清凉
甘甜
赞叹
漂亮
斑点
外套
身段
匀称
珊瑚
欣赏
陶醉
泛起
波纹
撅嘴
干巴
可怜
演员
抱怨
机灵
悄悄
逼近
犹豫
凶猛
甩掉
桂住
挣脱
拼命
小溪
喘气
休息
叹气
梅花鹿
栗红色
模特儿
美滋滋
秃瓢儿
皱眉头
芭蕾舞
灌木丛
年轻漂亮
油亮油亮
雪白雪白
赞不绝口
精美别致
不由自主
美中不足
没精打采
撒腿就跑
蹦来跳去
灰心丧气
狮口逃生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读音。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记下来多读几遍。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小组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zàn
tàn
bān
wén
jūn
yún

tóu
zàn

jué
kǒu










ɡuǎnɡ
fàn
yǎn
yuán
bào
yuàn
zhènɡ
tuō
méi
jīnɡ

cǎi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 )梅花鹿  一( )池塘  一( )镜子  一( )微风
3.造句
(1)果然:
(2)赞不绝口:
(3)没精打采: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读拼音写词语。
赞叹
斑纹
均匀
秃头
赞不绝口
广泛
演员
抱怨
挣脱
没精打采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只)梅花鹿  一(个)池塘  一(面)镜子  一(阵微风
3.造句
(1)果然:天气预报上说今天要下雨,今天果然下雨了。
(2)赞不绝口:老师对我的作文赞不绝口。
(3)没精打采:昨晚上看电视看的太晚了,今天上课我总是没精打采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所蕴含的寓意,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初步了解寓言是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的特点;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寓言故事——《一只梅花鹿》,板书课题,指导“鹿”的写法(半包围结构,不要多写一横)。学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课件出示——赞不绝口
抱怨
叹了口气
狮口逃生。
(1)学生齐读词语。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用上以上词语,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梅花鹿对自己的角赞不绝口,但对自己的腿却不停地抱怨,脱离危险后,它叹了口气说:“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字幕显示:高山密林中住着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
(1)这是一只怎样的梅花鹿?(年轻漂亮)
(2)学生齐读,读出对梅花鹿的赞美之情。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2~8自然段,小组交流:这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爱美)
(1)师生交流:从哪里可以看出梅花鹿爱美? 
①多媒体出示相应的图片,字幕显示:梅花鹿摇摇头,水中的影子也跟着摇摇头。果然是自己!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漂亮。(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读出得意、自豪的语气。)21cnjy.com
②多媒体突出显示梅花鹿身上的斑点:他不急于离开了,要好好看看自己美丽的形象:“嗬,这身栗红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抓住嗬、栗红色、油亮油亮、雪白雪白、一定、最好看、简直、模特儿等重点词语读出梅花鹿自我欣赏的语气。)【来源:21cnj
y.co
m】
②多媒体突出显示梅花鹿头上的角:梅花鹿美滋滋地想着,又看看头上的角,更是赞不绝口:“嘿,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如果像猴子那样顶一个秃瓢儿,真该羞死人了。”(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感叹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8自然段。
(3)谈话过渡:梅花鹿就这样自我欣赏着,自我陶醉着,但他突然看到了自己的腿。梅花鹿的心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抱怨)【版权所有:21教育】
①多媒体突出显示梅花鹿的腿: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真是美中不足,太干巴了,那雪花一样的斑点也少得可怜。要是我的腿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吗?”
②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抓住对梅花鹿神态的描写“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和语言描写“美中不足”“可怜”来体会梅花鹿心情的变化。
(4)谈话过渡:梅花鹿就这样不停地抱怨着,突然他看到一只狮子正在向它悄悄地逼近。梅花鹿遇到了危险,他是否能安全地离开呢?
①当遇到危险时梅花鹿是怎样做的?(梅花鹿不敢犹豫,撒腿就跑。) 
②这时候他身体的那部分给了他最大的帮助?(他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③梅花鹿脱离危险了吗?(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梅花鹿的角却被树枝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眼看就要追上了,梅花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5)谈话过渡:正是太惊险了。这次意外的遭遇又使梅花鹿的想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自由发言)
①多媒体出示:梅花鹿跑到一条小溪边,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②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读出梅花鹿后悔的语气。
三、再读课文,领悟寓意。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如果你是这只梅花鹿的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后教师点拨: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梅花鹿呀,如果你失去了双角,你会失去美丽;但如果你失去了四条腿,你将失去生命。)www.21-cn-jy.com
3.从梅花鹿的言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观察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人和事,讲给同学们听。
2.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
3.课外阅读《伊索寓言》中的其他故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照例子写词语。
油亮油亮
雪白雪白
美滋滋
蹦来跳去
(1)abac:
(2)描写颜色:
(3)abb:
(4)含有反义词: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3.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
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腿
不禁撅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真是美中不足,太干巴了,那雪花一样的斑点也少得可怜。要是我的腿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吗?”
(1)给文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选段中描写梅花鹿神态的词句。
(3)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4.读下面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①他叹了口气,说:“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②梅花鹿摇摇头,水中的影子也跟着摇摇头。果然是自己!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漂亮。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照例子写词语。
油亮油亮
雪白雪白
美滋滋
蹦来跳去
(1)abac:碍手碍脚
不慌不忙
一生一世
无影无踪
有声有色
大是大非
毕恭毕敬
暴饮暴食
笨手笨脚
大手大脚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
风言风语
怪模怪样
古色古香
敢作敢为
活灵活现
绘声绘色
尽善尽美
尽心尽力
可亲可敬
冷言冷语
蹑手蹑脚
全心全意
人山人海
如痴如醉
(2)描写颜色: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五彩斑斓
花红柳绿
花花绿绿
浓墨重彩
五彩缤纷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桃红柳绿
黑白分明
(3)abb:热乎乎
热腾腾
蓝幽幽
蓝湛湛
沉甸甸
白花花
绿油油
黑黝黝
慢腾腾
阴森森
皱巴巴
亮铮铮
笑嘻嘻
香喷喷
乱哄哄
黑漆漆
轻飘飘
湿漉漉
(4)含有反义词:七上八下
柳暗花明
前俯后仰
左顾右盼
里应外合
东张西望
前赴后继
深入浅出
横七竖八
取长补短
转危为安
弄巧成拙
顾此失彼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3.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真是美中不足,太干巴了,那雪花一样的斑点也少得可怜。要是我的腿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给文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选段中描写梅花鹿神态的词句。
(3)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要是我的腿更美丽些,我就可以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
4.读下面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①他叹了口气,说:“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在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当梅花鹿使尽全力挣脱树枝羁绊之后,却是外表难看而十分有力的长腿帮助它狮口脱险。所以,我们不能一味欣赏外表的美,而忽略了实用的美。)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②梅花鹿摇摇头,水中的影子也跟着摇摇头。果然是自己!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漂亮。(“果然”表示实际情况与自己预料的相同。这里表现出梅花鹿看到自己美丽的身影后按奈不住的欣喜的感情。)
【板书设计】
  
一只梅花鹿

赞不绝口
精美别致
送了我的命
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

美中不足
不停抱怨
狮口逃生
          
【课后反思】
《一只梅花鹿》教学反思
《一只梅花鹿》选自《伊索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一开始只喜欢漂亮的皮毛和美丽的角,而抱怨干巴的腿,等到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角差点要了它的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死里逃生。文章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教育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www-2-1-cnjy-com
第一步:抓住线索,品味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爱美”和“抱怨”这条感情的主线,以此为线索进入品读感悟环节,让学生边读边通过梅花鹿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体会梅花鹿的爱美,通过感悟作者栩栩如生的描写,犹如亲眼看到这么一只得意洋洋、正在炫美的梅花鹿。并通过了解文中梅花鹿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变化来了解梅花鹿的抱怨。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步:情感朗读,引领探讨。“读”
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以读代教的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孩子们自读自悟,通过默读、朗读、分自然节合作读、齐读等形式,努力突出读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使孩子们在读中领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在读中自然而然地明白梅花鹿的角的美丽和腿的干巴的实用价值。
存在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例如在本课教学中了解梅花鹿的美丽时,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这只美丽的梅花鹿,你会怎么夸赞自己的美丽呢?还有就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深入体会梅花鹿的内心世界及情感变化,从而有效地理解重点词语“赞不绝口”等。再如:在梅花鹿心情沮丧的时刻,它遇到了一头凶猛的大狮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面,让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中。
【单元说课】
《一只梅花鹿》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只梅花鹿》是西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一些发人深思的故事。通过《父子骑驴》的故事教会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通过《一只梅花鹿》的故事教会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通过《三袋麦子》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不同作法有不同结果”;《竹石》教会我们坚韧、清白做人的道理;《钉子》教会我们要控制自己情绪,不乱发脾气。这些故事充满思维,饱含哲理。读后不但能增长智慧,而且能培养人的人生修养。《一只梅花鹿》选自《伊索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一开始只喜欢漂亮的皮毛和美丽的角,而抱怨干巴的腿,等到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鹿角差点要了它的命,而难看的退却让它死里逃生。文章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教育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整个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结尾巧妙自然,引人深思。这篇课文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从掌握知识逐步向提高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21
cnjy
com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弄懂“赞不绝口”、“没精打采”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所蕴含的寓意,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寓言是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的特点;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念。21
cnjy
com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读通、读懂课文,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念。能理解词语意思,能用词造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本着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语言美、情节美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本课。2·1·c·n·j·y
1.以读代教,读中感悟: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中,抓住梅花鹿的情绪变化这一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情感,明白道理。在教学中自由读、朗读、默读、合作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交替进行,以自由阅读为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在教学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1-c-n-j-y
五、说学法
1.自主学习: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不待老师讲。
2.教学中,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想象情境,在阅读中,阅读解疑,学会自学,学会积累。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步:情境激趣,探究初成。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在激发了学生对寓言的极大兴趣的时机教师介绍寓言的特点,进而导入课题,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抓住梅花鹿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用欣赏、陶醉的语气读好第七、八段,体会梅花鹿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时的得意和自豪。21教育网
2.指导学生抓住梅花鹿的动作、神态变化,体会梅花鹿心理活动的变化,了解梅花鹿对于自己腿的抱怨。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十一自然段,把惊心动魄的场面读出来。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小鹿在面临生死考验时长腿发挥的巨大作用。
5.引导学生读好是三自然段中梅花鹿脱离危险后的语言,结合全文全班交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
第三步: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观察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人和事,讲给同学们听。
2.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
3.课外阅读《伊索寓言》中的其他故事。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比较简单直观,在板书中,我利用简捷、清晰的语言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揭示寓意,目的是引领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以新课程教学策略设计原则为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近”教材,随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走“进”教材,质疑探究,走“出”教材,并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活动方式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本课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重点放在第二课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进行描写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巧妙设计,突破难点。
为突破本课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采用图文结合,听录音朗读课文,理解词意,借助情境,图片演示以把握梅花鹿的情绪变化的过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本课设计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构建,以求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及其认知规律,采用以读代教,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出处:21教育名师】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