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第31课《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可文中的生字新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
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的话和“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颗钉子,指名几个学生把几个钉子钉入木板,接着请另几个学生上台把钉子拔出。
2.师生交流:木板上留下了什么?(很多小孔)
3.教师板书:钉子的故事。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4.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在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眼中,钉子还具有神奇的作用呢?)21cnjy.com
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集体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3.学生默读全文,小组交流: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父亲用钉子教育孩子。)
4.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父亲为了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发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到后来,孩子变得不爱发脾气了,他又告诉孩子,如果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直到孩子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掉。然后父亲用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来引起孩子的思考:“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父亲深入浅出地教育,使孩子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www.21-cn-jy.com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多媒体出示:有个小男孩脾气很坏,他的父亲决定帮助他改掉坏脾气。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就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柵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在柵栏上钉了16颗钉子。 21教育网
(1)学生自由阅读。
(2)小组交流:
①故事中,男孩的个性有什么特点?(小男孩脾气很坏。)
②爸爸教男孩,生气时可以怎么做?(每发一次脾气,就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柵栏上钉一颗钉子。)
③这位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父亲决定帮助他改掉坏脾气。)
④这个小男孩第一天发了几次脾气?(16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一天,小男孩在柵栏上钉了16颗钉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多媒体出示:过了几个星期,他发现,不发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些。慢慢地,小男孩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坏情绪,每天在柵栏上钉钉子的次数渐渐少了。到后来,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www-2-1-cnjy-com
(1)学生自由阅读。
(2)小组交流:
①为什么男孩钉下的钉子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不钉了?(过了几个星期,他发现,不发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些。慢慢地,小男孩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坏情绪。)2-1-c-n-j-y
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小男孩发脾气的次数少了,甚至不发脾气了。)
3.多媒体出示: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父亲又建议:“你如果能坚持一整天都不发脾气,就从柵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出处:21教育名师】
(1)学生自由阅读。
(2)小组交流:
①后来父亲教他,当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后,可以怎么做?(你如果能坚持一整天都不发脾气,就从柵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版权所有:21教育】
②最后栅栏上还有男孩子钉的钉子吗?(没有了。)为什么没有钉子了?(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男孩已经16天没发脾气了,他可能不再发脾气了。)
4.多媒体出示: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亲切地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看那些钉子在柵栏上留下的小孔,柵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这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他人的身体,即使把刀子拔出来,那伤口也会永远存在。”
(1)学生自由阅读。
(2)小组交流:
①男孩子把钉子拔掉,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办法恢复或改变的呢?(那些钉子在柵栏上留下了小孔,柵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21
cnjy
com
②我们生气说的话,就像什么一样,很难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来源:21cnj
y.co
m】
③用“
”在课文中把父亲的话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④从父亲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5.自由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读了课文,在你脑中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有智慧的父亲。)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当我们有什么不快,想向人发泄时,不妨多想想《钉子的故事》,学会克制自己,这样才能与人友好相处。)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tiě
chuí
dīnɡ
zǐ
rónɡ
yì
kònɡ
zhì
qínɡ
xù
jiàn
jiàn
(
)(
)(
)(
)(
)(
)
zhuǎn
biàn
jiàn
yì
bá
xià
yuán
lái
bā
hén
shānɡ
hài
(
)(
)(
)(
)(
)(
)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脾(
)
栅(
)
持(
)
疤(
)
碑(
)
珊(
)
侍(
)
笆(
)
3.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
(2)小男孩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4.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照样子写句子。
(1)你如果能坚持一整天都不发脾气,就从柵栏上拔下一颗钉子。
(2)这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他人的身体,即使把刀子拔出来,那伤口也会永远存在。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铁锤
钉子
容易
控制
情绪
渐渐
转变
建议
拔下
原来
疤痕
伤害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脾(脾气)
栅(栅栏)
持(持着)
疤(疤痕)
碑(石碑
)
珊(珊瑚)
侍(侍奉)
笆(篱笆)
3.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
老师告诉我不能旷课。
(2)小男孩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应伤害自己的祖国。
4.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照样子写句子。
(1)你如果能坚持一整天都不发脾气,就从柵栏上拔下一颗钉子。
如果没有农民工的辛苦,就没有城市的繁华。
(2)这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他人的身体,即使把刀子拔出来,那伤口也会永远存在。
即使这件事情再困难,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好它。
【板书设计】
小男孩脾气很坏
发脾气
钉钉子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钉子的故事
控制自己的坏情绪
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
不发脾气
拔钉子
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钉子都拔掉了21·cn·jy·com
柵栏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
【课后反思】
《钉子的故事》教学反思
《钉子的故事》一文,记叙了一位父亲为了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发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到后来,孩子变得不爱发脾气了,他又告诉孩子,如果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直到孩子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掉。然后父亲用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来引起孩子的思考:“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父亲深入浅出地教育,使孩子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2·1·c·n·j·y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采用自由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还通过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对语言的感知、感悟和积累的教学目的。
第二步:尊重差异,平等对话。老师和学生平等对话是这节课的一个主要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帮手,老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沟通,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识情感,共同分享学习、生活经验。在交流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存在的问题:教学时对过程的评价太少,特别是小组的合作学习,而且评价的方式也太单一。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今后教学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评价,尤其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组内学生互评,小组之间互评,这样不仅评价方式多样化,而且促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21·世纪
教育网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