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积累与运用(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积累多音字,体会汉字的奇妙,学习比喻的修辞方法,学会写比喻句;读、背古诗名句,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它们的意思,能主动积累和运用名诗佳句。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和理解小笑话,感悟笑话内容,感受语言的谐趣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家乡,广泛搜集有家乡特色的资料。学做家乡小导游,向别人介绍家乡,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欣赏佳句美文,积累好词佳句。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综合性学习,进行习作练习。赞美家乡,乐意把家乡的美写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家乡,广泛搜集有家乡特色的资料。学做家乡小导游,向别人介绍家乡,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综合性学习,进行习作练习。赞美家乡,乐意把家乡的美写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作贡献的思想感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欣赏佳句美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积累多音字,体会汉字的奇妙,学习比喻的修辞方法,学会写比喻句。www.21-cn-jy.com
2.读、背古诗名句,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它们的意思,能主动积累和运用名诗佳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温故知新
(一)学习多音字。
1.自由反复阅读第一组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有什么特点?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组长整理。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参与全班交流,从中点明教学内容:带点的词语都是多音字。
4.教师总结: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这就是多音字或一字多音。
5.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组长进行整理)
6.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举例,再读这些多音字或分别用这些多音字造句,加深理解。www-2-1-cnjy-com
(二)学习比喻句。
1.自由阅读第二组句子,看自己能发现什么。
2.小组同学合作交流:你知道这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中点明教学内容:比喻。
3.学生反复朗读句子进行体会。
3.教师总结: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作用是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在习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21
cnjy
com
4.仿写几个比喻句在小组里交流,记录下小组同学感兴趣的比喻句。
5.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发言,参与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二、学习语海拾贝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古诗名句,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
2.在小组内互读互听,相互检查,并交流各诗词名句的大致意思。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从诗词佳句中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小结。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四川一带的山路,非常地难以攀爬,走这样的道路,比上天还难。这里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度地描绘蜀道的难走。
(2)无数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21
cnjy
com
(3)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意思是走马川的石头像斗一样大,随着风势被吹得满地乱滚。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阅读,背诵诗词佳句。
5.小组交流:说说我知道的诗词佳句。
6.全班交流,看哪一小组搜集的诗词佳句最多。
【课堂作业新设计】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乐山大佛(fó
fú)背山面水,巍巍端坐,仿佛(fó
fú)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2)我们计划(huá
huà)周日去北海公园划(huá
huà)船。
(3)我们家挨(āi
ái)着李明家,李明很调皮,经常挨(āi
ái)骂。
2.阅读下面的句子,再放写几个这样的句子。
例一: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例二: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3.写出几个自己搜集的古诗词名句。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用上“叫、道、告诉”写句子。
2.阅读下面的句子,再放写几个这样的句子。
(1)荷叶像一把小伞。
(2)餐厅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3)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4)随着信号枪的鸣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
(5)石榴的外表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它的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一层接着一层。【版权所有:21教育】
(6)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2)妈妈拍着我的肩膀,轻声道:“犯了错误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写出几个自己搜集的古诗词名句。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字聿》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过零丁洋》
3.先(7)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
轼
《水调歌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阅读和理解小笑话,感悟笑话内容,感受语言的谐趣美;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欣赏佳句美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
一、学习开心一刻。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
2.小组交流:互相讲听笑话,相互评议。
3.教师也参与说笑话的活动,与学生互动,并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谐趣美。
二、学习自主阅读园地。
(一)片段学习。
1.多媒体展示:五彩池的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21cnjy.com
2.自由轻声读摘录。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互相交流读后的理解和感悟。
3.多媒体展示:五彩池的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自由轻声读摘录。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互相交流读后的理解和感悟。
5.多媒体展示:西双版纳的花真多,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不但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奇花异草。这里真是花的海洋。
6.自由轻声读摘录。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互相交流读后的理解和感悟。
7.自由阅读,背诵积累。
(二)阅读短文。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教师出示两包种子)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短文《种子》。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来源:21cnj
y.co
m】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短文,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1教育网
(2)小组交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生字字形,小组同学合作识字,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多媒体投影短文中的词语,指名认读词语,齐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4.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2)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从短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小女孩做好事不留姓名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4)从“我掏出钢笔,觉得手有些抖。”体会到什么?(感动)
(5)有感情的朗读短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5.了解写法,学用结合。
(1)在短文中作者主要通过对小女孩的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她的优秀品质?(外貌、动作、语言、神情)
(2)默读短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对小女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的细致描写。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外貌描写:夹着沙子的秋风吹得她直流鼻涕;动作:她举着一封信;语言:叔叔,请您帮我把信放进去,我够不着;五岁半;槐树籽;您不知道?广播里说,全国都要支援西北种草种树。这槐树籽是我和小朋友一起捡的。我俩做好是谁也不告诉。神态:她骄傲地说;她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4)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小女孩品德高尚、充满童稚、非常可爱。)
(5)鼓励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试着说几句话。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五彩池的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
(2)自己写几个比喻句。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1)先查字典,再联系句子理解加粗的词语。
①用音序查字法查“细”和“腻”,应查大写字母( )和( ),“细”在本词的意思是(
),“腻”的意思是(
),在句子中“细腻”的意思是(
)。
②“吮吸”是(
)的意思。
③“贪婪”是(
)的意思。
④“欢笑”一词写出杨梅树生长时的(
)。
(2)这一段话中把杨梅树当作什么来写?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作业。
西双版纳的花真多,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不但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奇花异草。这里真是花的海洋。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描写颜色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花草。
(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A.西双版纳有许多奇花异草
B.西双版纳果实累累挂满枝头
C.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
4.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人物片段。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五彩池的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
(2)自己写几个比喻句。
①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②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③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里。
④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
⑤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2.(1)①X,N,精细、光滑,细致入微。②杨梅充分吸收春天的雨水。③贪得无厌,不知满足。④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在茁壮成长。21·cn·jy·com
(2)把杨梅当作人来写。从“贪婪”、“伸展”、“欢笑”中知道的。好处是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
3.(1)六,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芍药,美人蕉,紫罗兰
(2)C
4.我的弟弟那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像两颗黑色的宝石,高高的鼻梁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弟弟不仅漂亮,而且聪明伶俐。有一次,我和弟弟一起玩捉迷藏。我们先架子包袱锤决定谁先藏,没想到我刚出手弟弟就赢了。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得意地说:“我就知道你会出剪子,哈哈。”说着还朝我做了个鬼脸,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一溜烟儿躲了起来,没了踪影。我东找找,西找找,窗帘里、床底下、门后面……都没有弟弟的影子。最后只剩下大衣柜了,我轻轻地拉开衣柜门,里面都是妈妈的衣服,还是找不到弟弟。我只好放弃了。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家乡,广泛搜集有家乡特色的资料。学做家乡小导游,向别人介绍家乡,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介绍家乡时,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感受家乡,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作贡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过程
】
综合性学习:我是家乡小导游
活动准备
(一)学生准备
1.自由组合活动小组。
2.小组学生互相合作,通过调查、旅游、网上或书上查阅资料等收集有关家乡特色的资料,包括视频、图片、文章、诗歌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分类整理资料资料:历史名胜、自然风光、家乡特产。
(二)教师准备
1.引导学生完成准备活动,随时了解学生收集材料的情况。
2.指导学生学唱赞美家乡的歌曲。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播放歌唱家乡的歌曲,并要求能唱的学生可随唱。
2.小组交流:从歌曲中了解到家乡有那些可爱的地方?(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小结:家乡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众多的特产等都是我们的骄傲,假如让你做小导游,你会怎样把美丽的家乡介绍给游客。板书课题:我是家乡小导游(学生齐读课题)。【出处:21教育名师】
二、交流资料,加深认识。
1.抽查学生活动准备情况。
(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小组长整理后代表小组全班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家乡的魅力山川,风土人情、特产等。
2.教师播放有关家乡的历史名胜、自然风光、特产等视频及图片。指名学生谈谈观看视频和图片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小组交流:怎样向人们介绍家乡?小组学生讨论后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4、教师总结,提出导游活动要求:
(1)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家乡历史名胜、自然风光、特产中任意部分或全部进行解说,要把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特产介绍具体,抓住主要的特点进行介绍。
(2)声音要洪亮,发音要清晰,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
(3)解说中需要注意恰当地使用文明用语,语言要得体、神态要自然、配有恰当的手势等。
(4)其他同学要争做文明游客。
三、小组练习,探究尝试。
1.教师展示导游视频,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导游。
2.教师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个组员在自我练习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交流,组员共同评价发言者的发言情况,指出不足和优点,也可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4.学生分小组活动,自选内容进行练习和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汇报,深入探究。
(一)夸家乡的风光。
1.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解说,(可以边解说边投影展示有关的图片)其他同学作为导游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小结:家乡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
(二)夸家乡特产。
1.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解说,(可以边解说边投影展示有关的图片或展示有关的实物)其他同学作为导游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小结:家乡的特产全国闻名。
(三)夸家乡的名人。
1.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解说,(可以边解说边投影展示名人相片或展示名人事迹组图)其他同学作为导游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小结:家乡的名人造福家乡,爱国爱民。
(四)夸家乡变化。
1.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解说,(可以边解说边投影展示有关的图片进行对比)其他同学作为导游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小结:家乡的变化令人欣慰。
(五)夸家乡未来。
1.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解说,(可以边解说边投影展示想象的图片)其他同学作为导游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小结:家乡的未来更加辉煌。
五、评选优秀小导游。
六、小结评价,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在活动中我们一起夸了自己的家乡,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做家乡的小导游,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我们都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2·1·c·n·j·y
2.布置作业:把自己说的话和在这节课中听到的内容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一写,认真修改,修改完后读给家长和好朋友听。2-1-c-n-j-y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结合综合性学习,进行习作练习。赞美家乡,乐意把家乡的美写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习作:我的家乡
一、
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有许多地方非常有名,远近闻名,比如,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诱人的土特产品,宏伟的建筑。想一想我们的家乡,让我们最值得爱的、最值得夸的、最值得写的是什么?
生1:我最想夸夸家乡的新区建设。
生2:我最喜欢的是家乡迷人的自然风光。
生3:家乡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太让我自豪了。
生4:家乡的土特产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据说有些还出口外国呢。
2.师总结并板书:我的家乡
3.师生交流,预拟题目:学生阅读题目要求,互相交流拟定题目,指名发言,教师小结:题目可以是《我爱家乡的——》,可以是《夸夸我的家乡》也可以是《我的家乡》。
二、习作指导。
(一)选择材料。
1.教师谈话:在一次作文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家乡的所有景、物都写出来,一一去做介绍,我们要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来写。你准备写什么呢?
2.小组交流: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想写的内容,说说选择内容的原因。
(二)写作技巧
1.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1)小组交流: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
(2)回顾交流。
①多媒体投影: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交流了解:“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就时瀑布的声音特点。
②多媒体投影: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交流了解:作者通过具体数字和举例子写出了乐山大佛大的特点。
③多媒体投影:到了四五月,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橘子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样大,小巧、洁白、清新、朴素,一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大起眼。但当你走近,那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醉倒。
交流了解:“米粒大小”“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样大”“阵阵香气扑面而来”……写出了家乡的红橘树的花小巧、洁白、清新、朴素的特点。
④多媒体投影:高原上的天空经常是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交流了解:描写了高原上天的颜色特点。
2.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
观察事物要从多角度、按顺序进行,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
例如我们可以仿照《瀑布》通过三个由远到近的观察点:远听瀑布声,遥望瀑布状,近观瀑布形,写出了瀑布“声、色、形”三个方面不同的特点。。
再如《我爱家乡的红橘》作者按照季节顺序依次描写了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子树更加茂盛。到了四五月,橘子花开了,那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醉倒。秋天,橘子树结出了肥实的青色果子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
再如《西藏高原》一文按照地点的变换依次描写了西藏高原的天空、山、湖泊、森林、草原。
教师小结: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按照四季等。当然,写作顺序也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你的表达需要来确定,通一篇作文因表达的需要顺序也不一定相同。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作文中灵活运用。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为了使自己的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例如:“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及准确的写出了瀑布的样子,有表达了自己对瀑布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再如:“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贴切的比喻形象的写出了成熟的果实的颜色和样子。
再如:“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比喻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发人深思。21·世纪
教育网
四、选择材料,学生习作。
1.学生完成习作。
2.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认真修改,进行誊抄。
1.小组同学自由欣赏小组成员的佳作,并评议每位成员习作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2.根据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继续修改,认真誊抄:认真誊抄自己的作文,也可以边誊抄边修改。
【板书设计】
温故知新:积累多音字,学习比喻句。
语海拾贝:积累古诗名句。
积累与运用(二)
开心一刻:感受语言的谐趣美
综合性学习:我是家乡小导游
习作百花园:我的家乡
自主阅读:种子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