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20: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积累与运用(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句子意思,了解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掌握反问句的写法;能正确区分反问句和陈述句,并能将反文句变成陈述句。读、背名人名言,理解名言意思,并能主动积累和运用;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揠苗助长”意思。2.过程与方法:图文对照,读懂《小梅花鹿发通知》,在读中感悟通知的基本内容,学写通知,知道写通知的要求、格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明白短文的意思。丰富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究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大胆与同学交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能正确区分反问句和陈述句,并能将反文句变成陈述句。积累名人名言和成语故事。学写通知,知道写通知的要求、格式;丰富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能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究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大胆与同学交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句子意思,了解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掌握反问句的写法;能正确区分反问句和陈述句,并能将反文句变成陈述句。21教育网
2.读、背名人名言,理解名言意思,并能主动积累和运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温故知新
1.同桌读两组句子,一人读陈述句,一人读反问句。
2.同桌互相交流:通过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句式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3.全班讨论:这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它们表达的意思相同吗?(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陈述句。他们表达意思相同。)21·cn·jy·com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新的知识点: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5.拓展练习:
(1)多媒体出示: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①你怎么能打架呢?
②我喜欢小猫。
(2)你能试着仿写几个这样的句子吗?
①小组学生交流练习。
②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举例,了解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肯定的语气或否定的语气。
6.同桌互相举例,做练习。
二、学习语海拾贝
1.多媒体展示名人名句:
(1)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茹贝尔)
(2)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郎士)
(3)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尔扎克)
(4)博学多识,疑则思问。(王符)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悟,体会意思。
3.小组学生互读互听,相互评议,说说名言的大致意思。
4.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从名句你想到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
5.利用多媒体投影小结:
(1)想象是灵魂的眼睛的意思是想象往往表达了灵魂,述说出最真实的自我,所以说想象是灵魂的眼睛。
(2)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的意思是好奇心可促成兴趣的发展,进而陶冶情趣。
(3)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的意思是告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某个领域学有所成,攀上科学地顶峰。
(4)博学多识,疑则思问的意思是广泛学习,增长学识,有了疑难问题就向人请教。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并试着背诵名人名言。
7.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名言?(自由举手发言)
8.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一些搜集的名人名言。
(1)百尺之高,累于九基之上。——出自《庾子山集
·
拟连珠》。意思是:百尺的高楼,是由一层层累积起来。比喻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攀登学问的高峰。
(2)博学切问,所以广知。——出自(宋)张商英《素书》三。意思是:广泛地学习,恳切的求教,所以才有丰富的知识。21·世纪
教育网
(3)不能则学,疑则问。——出自《曾子
·
制言》。意思是:不懂的就要学,有疑问的就要请教。
9.学生朗读积累。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这件事我知道。
(2)我没有这么笨。
(3)你应该觉得这样做不对。
(4)你不能这样做。
(5)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6)你们不能破坏环境。
2.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这幅画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2)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4)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5)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7)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3.请写出几个自己积累的有关的名言。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1)这件事我能不知道吗?
(2)我难道有那么笨吗?
(3)难道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4)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5)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6)你们怎么能破坏环境呢?
2.(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怎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请写出几个自己积累的有关的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2)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3)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佚名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5)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6)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7)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8)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写出几个自己搜集的古诗词名句。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字聿》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过零丁洋》
3.先(7)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岳阳楼记》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揠苗助长”意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明白短文的意思。感受到动物能为大自然贡献力量,对大自然的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为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热情。丰富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2-1-c-n-j-y
3.知道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21
cnjy
com
【教学过程

一、学习点击成语。
(一)导入新课,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出示课题:揠苗助长
)指名读——齐读
2.“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68页,认认真真读读这个故事,做到读准字音,读通故事,从文中划出揠苗的意思。
3.揠苗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意思)
4.文中也有一个句子告诉我们揠苗的意思,你划出来了吗?(把秧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
5.宋国的农夫为什么把秧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秧苗长高)这就是揠苗助长的意思,谁来完整地说一说?(宋国的农夫为了帮助秧苗长高把秧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2·1·c·n·j·y
(二)学习短文,大胆想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
2.鼓励交流:读了短文后,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揠苗助长?(因为他嫌弃苗长得太慢,所以把秧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结果怎样?(秧苗全部都枯萎了。)【来源:21cnj
y.co
m】
3.这个人希望自己的秧苗长得快一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这种心情,你能找出来吗 (嫌)【出处:21教育名师】
4.鼓励学生想象并说说他当时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5.过度:农夫希望自己的秧苗快点长大,他天天到田里去,可是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秧苗真的没长高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禾苗在慢慢地长高,但在农夫眼里却一点也没有长高,真是个性急的人。)【版权所有:21教育】
6.还有哪个句也能看出农夫焦急?
(一天,他想出了一个让秧苗快快长高的办法,就连忙跑到田里。)
7.他跑到田里是怎么做的?(把秧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
8.谁能展开自己的想象,说说宋国的农夫拔高秧苗的过程。(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提问并小结: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累得筋疲力尽。)21cnjy.com
9.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农夫很高兴。为什么?(他以为这下子田里的秧苗都长高了。)
10.结果真的想他想的那样吗?(秧苗全部都枯萎了。)
11.第二天农夫看到枯萎的秧苗,会怎么想?(都是我不好,我不应该那么心急、不应该拔起那些苗的。看来,是我做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我要踏踏实实地劳作,让禾苗顺其自然地长大,做事也要考虑好后果,成为一个好农民!)
12.学生自由朗读段文。
(三)体会寓意。
1.宋国农夫犯了什么错误?(违反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急于求成。)
2.那文中的这个人犯了这么大的错误,造成了什么后果?(把事情办糟了。)
3.如果你是他的儿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会失败。希望你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再干出这样的傻事。)
二、阅读会植树造林的鸟。
(一)谈话激趣,引入话题。
1.谈鸟激趣:同学们一定很喜欢鸟吧!鸟的种类很多,而且它们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你知道哪种鸟,对什么鸟最熟悉,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自愿发言,把自己喜欢的鸟介绍给大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总结导题:同学们了解的鸟还真不少!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种特殊的鸟,一种“会植树的鸟”,你们想认识这种鸟吗?那就认真地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初步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独立认读生字,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两个同学分自然段读短文,师生评议。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多媒体出示短文中的生字词,指名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默读短文,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记录有价值的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4.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同学弄不明白的问题,师生互帮互助解决困难。
5.这些会植树的鸟的寿命只有三年,但老的一代死去了,新的一代又会跟来种树,这些鸟为大自然作出了如此大的贡献,你想说点什么吗?(引导学生围绕保护鸟类,和鸟类和睦相处进行发言,也可以朗诵保护鸟类的名言。)
(四)再读短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也可以摘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反复朗读。www-2-1-cnjy-com
三、阅读征友启事。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日常生活中,老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朋友,有朋友的感觉怎么样?(真好。)
2.引出:是啊,老师也觉得有朋友的感觉真好。动物王国里有只小牛很孤单,一心想找个朋友,于是,它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这节课我们就来阅读短文《征友启事》。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征友什么意思 启事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征朋友?小牛的征友启事是怎么写的?它想征什么样的朋友?它找到朋友了吗?都找到了哪些朋友?)
4.谈话导入学习:让我们一起阅读短文,在短文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短文,整体把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标出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短文中的生字,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
3.师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猜谜语”等方法识记生字。),并鼓励学生用生字扩词。
4.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的不正确的地方。
(三)精读短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段,理解“孤单”。
(1)指名朗读短文第一自然段。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说说,在什么时候感到孤单?(没有朋友的时候)感到孤单了会怎么办?(找朋友)
(3)从“一心”能体会到什么?(小牛想找朋友的迫切心情。)
(4)鼓励学生把自己当作孤单的小牛,同桌互读,指名读,体会小牛的心情,读出“一心”找朋友的愿望。
2.出示第一则启事。
我想找个朋友,希望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耕田。谁能做到以上几点,欢迎来联系……
(1)指名读,互相交流:小牛想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啊?(能同时做到陪它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耕田。)
(2)小动物们听说小牛贴了征友启事,都兴奋地跑来了,”兴奋”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的高兴,高兴极了。)你能换个词吗?(振奋、激动)
(3)小动物们高兴地跑来,可是看了启事后都摇着头走开了,这是为什么呀?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小动物,你会说什么?(小牛,你找朋友不应该只为自己着想,更要为朋友着想。)
(4)小牛找到朋友了吗?(没有找到朋友)为什么没找到?(因为小牛只考虑自己的需要,没有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5)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它怎么了?(伤心、失望)
(6)多么难过的小牛呀!它对老牛说了些什么?(唉,世界这么大,怎么连一个朋友也找不到?)
(7)指名朗读有关课文,教师评议。指导读出小牛找不到朋友失望、伤心的语气。)学生自由朗读。
3.出示第二则启事:
我想找个朋友,希望能陪我一起吃草,或者一起玩耍,或者一起晒太阳,或者一起耕田。谁只要能做到以上一点,就欢迎前来联系……
(1)指名读启事。
(2)小组交流:第二则启示和第一则启示相比:内容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或者”的意思,标点的不同,意思的变化。)
(3)这次看了启事之后,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 (理解团团围住)
(4)多媒体出示小动物们四句话。
(5)小组内分角色读。边读边体会小动物们看到启事及交到朋友后高兴的心情,比一比,看谁读出了小动物们高兴的语气。(理解“热闹”的含义)
(6)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的给他提出改进意见。
(7)这次小牛找到了很多朋友。小朋友们想一想,同样是征友启事,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呢 (既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的情况。)(因为小牛的要求降低了,学会欣赏每个人的优点了。所以交到了许多朋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四、交流总结: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非常高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是啊,有朋友真好。朋友与你一起克服困难,消除寂寞,享受快乐。如果你既想到自己的需要,也能充分考虑别人的需要,一定交到很多好朋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故事,请写出几个这样的成语。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故事,请写出几个这样的成语。
鹬蚌相争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一叶障目
指手画脚
嫦娥奔月
管中窥豹
拔苗助长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杯水车薪
完璧归赵
围魏救赵
退避三舍
毛遂自荐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一鼓作气
千金买骨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目标:
1.能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究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
2.能大胆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认真听同学的介绍,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并能对同学的讲话进行应答,获得启示。
4.与同学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我的发现
活动准备
(一)学生准备
1.自由组合活动小组。
2.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图片,并把自己的发现摘抄下来。
3.分类整理资料。
(二)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谈谈收获体会。
(1)教师谈话引导:学习了本单元课文,同学们了解了哪些内容?
(2)小组交流,组长整理交流内容。
(3)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和它的生活习性,感受到大熊猫的可爱;了解了公路会“呼吸”,知道了公路“呼吸”是科学家特意创造发明的一种清除空气污染的方法;结识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地球清洁工,知道了小动物也可以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这些现象多么有趣,多么奇特啊!21
cnjy
com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等形式,发现的生活中的奇特而有趣的现象,再看看同学的发现对你有什么启示。整理小组同学的资料,准备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提出交流要求:说的同学态度自然大方、声音洪亮、注意发言的条理性。听的同学认真倾听、有礼貌,看谁听得最认真。
(2)小组选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4.评出最佳设计奖,发给勤观察、爱思考、勤动手、会创造的同学。
5.教师小结,小组同学继续整理和完善自己小组的资料。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读懂《小梅花鹿发通知》,在读中感悟通知的基本内容。
能懂得写通知的意义,掌握写通知的固定格式、要求,学会写通知。
2.通过习作,能认识到通知跟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养成能注意留心校内校外的有关通知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习作:读故事
写通知
(一)指导学习故事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阅读故事第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了解到了一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写通知要有一定的原因。)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通知?(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学校或班级要举行重要活动;学校或班级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学校或班级组织会议……)
(二)指导学习故事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阅读故事剩余的部分,思考这一部分写什么。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组长对本组学生发言的内容进行整理。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写通知必须要让别人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谁参加怎样的会议。
(三)学习大队部的通知。
1.自由阅读通知,看自己能读懂什么。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
(1)通知的内容: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谁参加怎样的会议。
(2)交流通知的内容:题目、正文、落款、日期。
(3)交流通知的格式:
①“通知”两个字写在什么地方?(第一行的中间位置。)
②通知正文在格式上有什么规定?(首行空两格,如果通知的内容较多也可以分段来写。)
③发通知单位的名称和日期写在什么地方?(正文的右下方,先写发通知单位的名称,再写日期。)
4.教师小结:
(1)学校要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就得让有关人员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去参加。因此,需要写个通知。
(2)如果被通知的人在本校,那就可以在板报上或显眼的地方出通知。如果被通知的人不在本校,那就得把通知印成书面发(或寄)出去。
三、
指导写通知。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练习写通知。
2.学生自由写通知,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指导修改。
1.同桌互相阅读对方的通知,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同桌的意见进行修改。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进一步修改自己的通知。
3.教师选择一个学生优秀作品和有典型问题的作品,全班交流:
(1)投影第一个通知。
①学生自由阅读投影的通知。
②教师提出评议要求:评一评是否符合通知规定的格式,正文部分是否把活动时间、地点、内容都写清楚了。www.21-cn-jy.com
③师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2)投影第二个通知。
①学生自由阅读投影的通知。
②教师提出评议要求:和第一个通知进行对比,评一评是否符合通知规定的格式,正文部分是否把活动时间、地点、内容都写清楚了。
③师生评议,对比两个通知,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五、认真修改,进行誊抄。
1.根据同学的意见和师生评议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
2.认真誊抄自己的通知,也可以边誊抄边修改。  
【板书设计】
         温故知新:了解反问句。
         
语海拾贝:积累名言名句。
积累与运用(三) 
点击成语:积累成语。
         
口语交际:我的发现。
         
习作百花园:读故事学写通知。
         
自主阅读园地:会植树造林的鸟、征友启事。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