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28 20: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经济大危机第4课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问题一:   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快的表现是什么?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盲目生产问题二:   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为什么?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股票抛售狂潮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表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经济危机的影响:问题一: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问题三: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影响一: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影响二: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暴露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罗斯福
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坐在轮椅上的战时总统” 出生于纽约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叔 ,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闲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1936年,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定支持而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请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援助英、法。1940年,他破例第三次当选总统,任期内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决定给苏联以战时援助。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使有孤立传统的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柱之一。参加德黑兰、雅尔塔会晤并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1944年,再次连任总统。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小罗斯福与母亲的故事 ???? 罗斯福的降生给这个本来就十分幸福的家庭又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幼小的罗斯福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 母亲为小罗斯福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跟家庭教师学习二三小时后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又学到4点,然后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严格教育对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儿童尤为重要。人生要经过许多磨难,特别是要成就大事业。如果只会享福,不能受苦,这样的人将不能立足于社会,更不能为社会献身、为他人造福了。因为这样的人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心理永远不会成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罗斯福新政1)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3)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厂 在纽约举行的国家复兴总署成立庆祝大会纳斯达克指数攀升引起投资者欢呼罗斯福新政 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计划署,耗资105亿元,建了12.2万幢房屋,103万公里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机场,3万公里下水道,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就业,约占失业人数的1/3。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罗斯福新政1)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中心措施:对工业生产的调整3)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4)效果、
意义: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发展,在美国和时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思维拓展: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罗斯福新政1)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中心措施:对工业生产的调整3)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4)效果
意义: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发展,在美国和时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