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外研版(一起)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Module 1 Unit 1 There wasn’t a pond.
语言知识目标:
1. Words: pond wasn't, weren't, here before
2. Sentences: There wasn't a… here before. There weren't any… here before.
语言技能目标:
使用“There be”句型过去式的否定形式,描述过去某地没有什么;学会对环境的旧面貌与新变化进行比较。
语言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记忆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发展之快,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主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降低新知识的难度;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新旧知识滚动融合,培养学生观察、记忆和思考的能力,为新知识呈现做好铺垫。
活动设计: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复习There is a / are some…句型。
2.开展“找卡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新词,渗透拼读,训练学生记忆和观察的能力,为There was a / There were some…的学习做好铺垫。
3.通过回忆卡片的位置,导入There was a / There were some… here before.
4.猜测公园里物品的位置,完成拼图,渗透There wasn't a… here before. 和 There weren't any… here before.两个新句型,运用旧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呈现新句型。
二)巩固、操练环节
通过游戏发散学生的思维,整体操练句型,变机械操练为趣味操练。设计信息差较强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活动1先全班整体操练,然后通过活动2分层次提高。
活动设计1:
通过模糊的图片发散学生的思维,组织竞猜,让全班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一起操练下列句型:
There wasn't a…
There weren't any…
将机械操练融于趣味游戏中。
活动设计2:
通过限时观察2001年与2002年、2002年与2003年,2003年与2004年每两年为一组的公园图片,让学生自己找出不同点,以此提高练习难度,操练重点句型。然后让学生运用重点句型描述公园的变化。这个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记忆和语篇表达的能力。
Chant:
There wasn’t a big pond.
There wasn’t a small bird.
There wasn’t a little slide
here before.
There weren’t any trees.
There weren’t any kites.
There weren’t any dogs
here before.
三)思维拓展
通过呈现表现古代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发散思维,给学生开放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学会表达身边哪些事物是古代没有的。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将旧知识进行滚动融合,如:There wasn't a computer.
They couldn’t play computer games.
They couldn’t write an email.
四)归纳语言点
帮助学生分析比较本课学习的新语言和相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在运用中发现语言的规律,自主进行归纳。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学生梳理旧知识点。
Before
There was a…
There wasn’t a…
There were some…
There weren’t any…
Now
There is a…
There isn’t a…
There are some…
There aren’t any…
五)关注学生情感
讲解本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新社会中城市的巨大发展变化,并从城市的发展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如:家庭、学校、社区环境等。首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照片、图片等资料进行小组活动,实现课文内容从词到句、文的过渡,为学生的作文训练奠定基础。通过这个活动,教师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迅速发展的自豪感。
在本课,我遵循“以趣促学、以动激思、活化教材、类比运用、整体发展”的教学方针,抓住教学中的导课环节,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体验实践等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以课文内容为载体,发散思维,把词语活化为话语,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活化为交际语言,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促使学生质疑;通过类比,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规律;通过拓展、运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师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引导,在课堂中随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最终升华为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