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司徒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第18课 阿里山纪行 (2)》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丹阳市司徒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第18课 阿里山纪行 (2)》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8 19:0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阿里山纪行》

学目

1.品味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手法。

学重

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手法

学21世纪教育网难

品读重点语段。

学方法
通过研读,小组合作探究。








一、A、B组自默字词。二、作者在描写阿里山的美景时,紧扣景物特点展开,试分析作者如何描写的,运用了哪些描写景物的方法?第四小节:景物特点:
用到的方法(修辞):
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赏析:
“骤然”一词呼应
第五小节:景物特点:
细赏:
第六小节:景物特点:
细赏:
第七小节:景物特点:
细赏:
第八小节:
“神木”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是什么?
孕育神木的条件:
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二、合作探究:
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词语本来就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富于音乐美。
1、语言的音乐美,首先在于节奏美。从语言的角度看,文句的长短、整散、语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疾徐、直曲,字音的响沉,抑扬,它们错杂相间,使文章声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和谐流畅,而构成声音的节奏。
21世纪教育网
例如: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其次在于拟声美。
(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拟声词)
例如:
3、在于音节美

一个汉字称为一个音节。
本文作者多用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词语,读来整齐匀称,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显示音节美。
例如:
在于修辞美
例如:
情韵美与音乐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文的情韵美主要表现在:融情于景
2、托物寄情
总结全文中心
2、写作特色
布置作业A、B组学生复习课文分析内容。A、B组学生完成课时作业剩余部分内容。完成课外短文分析。3、C组学生完成课时作业基础巩固部分。
21世纪教育网A、B两组学生先合作探究,再质疑提问。分析时要结合写作方法加以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紧扣景物特点选择景物内容。按一定顺序安排材料。描写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远近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4、恰当运用修辞修饰句子,修饰语、叠词使句子生动形象。

学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