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我的母亲
学习重点 1.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及对作者产生的影响,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2.赏析本文的白描手法。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敷衍(yǎn) ②刮痧(shā) ③庚子(ɡēnɡ)
④廿三(niàn) ⑤绞脸(jiǎo) ⑥窘迫(jiǒnɡ)
⑦耽误(dān) ⑧私塾(shú) ⑨筹划(chóu)
(2)多音字
①折 ②夹
③殷 ④晕
⑤缝 ⑥撮
2.辨形组词
(1) (2)
(3) (4)
3.理解词义
(1)敷衍: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勉强维持。
(2)殷勤:热情而周到。
(3)抚养:爱护并教养。
(4)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
(5)门当户对: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
(6)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毛病。
4.选词填空
(1)独力·独立
①这部作品是他________创作的,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
②高中生成年后要具有一定的________生存的能力,去适应社会的需要。
答案 ①独力 ②独立
解析 “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独立”指,单独地站立;不依靠他人。
(2)委屈·委曲
只要大家能明白我所受的________就够了,至于这件事为什么没有成功,其中________,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答案 委屈 委曲
解析 “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使人受到委屈。“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也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1.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请为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部分(1~6段):写母亲的家庭、婚姻、子女以及“我”的出生等情况。
第二部分(7~12段):写守寡后的母亲勤俭、朴实、宽厚、倔强和为人热情的性格以及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第三部分(第13段):写母亲对子女的几件感人事例。
第四部分(14~17段):写“我”远离母亲后,母亲的念子之情以及“我”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2.文章用朴素而真挚的语言,从哪两个方面叙写了母亲的一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方面是母亲的勤俭、朴素、倔强和为人热情,另一方面是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1.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地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老舍在文中主要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写了“缝洗衣服”、“收拾家务”、“款待客人”、“善待姑母”、“保护儿女”、“筹款上学”、“送三姐出嫁”、“送‘我’返校”等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勤俭持家、热情好客、坚韧顽强、善良宽容的性格。
2.阅读12~13段,概括回答文章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表现母亲的坚韧顽强的个性。
段落
选取的事例
第12段
第13段
答案
段落
选取的事例
第12段
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第13段
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母亲送三姐出嫁
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3.阅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结尾部分,并和本文的结尾作比较,你认为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主题上各有怎样的效果?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作者由爱自己的母亲推广到爱天下所有的母亲,立意更加深远,主题更加深刻,感情得到了升华。(2)本文的结尾主要写了母亲对作者的重要意义,从而表达了切肤的哀痛,使读者自然地将对作者母亲的爱转化为对作者母亲的敬仰和缅怀。
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行动生动刻画了母亲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品读下面的语句,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学习刻画人物的写法。
(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句运用了白描手法。“鲜红微肿”逼真地展现了母亲辛苦的程度。“洗一两大绿瓦盆”说明母亲的吃苦能干。
(2)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处为概括叙述,表现了母亲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的品质。
(3)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处对送女儿出嫁的细节进行了描述。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4)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处妙用动词: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情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儿子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有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裁缝(fènɡ) 敷衍(yǎn)
筹划(chóu) 大褂(ɡuà)
B.绞脸(jiǎo) 私塾(shú)
挣扎(zhēn) 庚子年(ɡēnɡ)
C.凄惨(qī) 刮痧(shā)
就寝(qǐn) 惦念(diàn)
D.廿七(niàn) 门框(kuānɡ)
撮土(zuǒ) 搜索(sōu)
答案 C
解析 A项“缝”读fénɡ。B项“挣”读zhēnɡ。D项“框”读kuànɡ,“撮”读cu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家长在孩子的婚姻问题上过分地讲究门当户对,忽略了孩子们之间真诚的感情,为儿女的婚姻埋下了隐患。
B.只要一家人能够相依为命,共渡难关,即使生活在贫困的家庭里,也会感到幸福、快乐。
C.他生性内向,遇事最不愿意出头露面,但是听说我要到他家去,他高兴地去火车站接我。
D.治学是非常严谨的事情,必须有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才能够做好、做精,取得可喜的成绩。
答案 D
解析 “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毛病,是贬义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大型诗歌朗诵会上,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D.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回家已是夕阳西下。母亲连忙从灶屋里端出热腾腾的饭菜,招呼我们赶紧吃。
答案 D
解析 A项“受……因素的影响”和“……造成的”句式杂糅。B项偷换主语,在“在场”前面加“使”。C项“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中有些不属于“工艺品”范畴,应将“工艺品”改为“商品”。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欢快的锣鼓声中,位于北京前门西大街上的“老舍茶馆”在经过6个月的装修后重新开门纳客。步入装饰一新的“老舍茶馆”就犹如走进了一座老北京茶馆博物馆,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消费者到“老舍茶馆”不仅可以品尝到与奥运会五环旗颜色对应的“五环茶”,还可以欣赏到员工们精湛的茶艺表演。
①一楼是茶叶、茶具展示厅
②二楼是仿照老北京四合院制作的四合茶院
③三楼为投资600万元新建的品珍楼,其将皇家饮食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
④古典红木家具与彩色落地窗纱并用,体现出传统元素与时尚品位的交融
⑤同时首次纳入北京建城纪念阙、明代正阳门原貌浮雕等文化景观
⑥是一家主营宫廷满汉宴席、特色茶膳的高档食府
A.①④②⑤③⑥ B.①⑤②④③⑥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⑥②④①⑤
答案 B
解析 按照从一楼到三楼的顺序介绍,并根据每个楼层的具体功能,选择相对应的介绍文字。
二、考点对练——依文本带考点,由考点明解法
链接考点——叙事散文中的语言特色:朴实无华
[解析考点]
赏析作品的语言风格是重要考点之一。叙事散文主要是以叙述事件为主,其语言特色为朴实无华。所谓朴实无华,就是不加修饰、浑然天成。这样的文章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不失本真,在自然、平淡之中让人感受到深厚的功力。那些语言浅近通俗、自然流畅、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而意蕴丰富的文章风格都可以称作朴实无华。
[答题路径]
(1)读懂文意或句意,找出体现语言风格的关键词句。
(2)解释关键词句的含义(意),分析关键词句蕴含的情感。
即时对练
5.结合加点的词语,赏析下列句子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
(1)“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连用了四个“怕”字,表现了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十分朴素。
(2)“找饭吃”写的极其通俗,给人真实感。
(3)“小子”属口语昵称,真情的流露,表明母亲对“我”的关爱及鼓励之情。
(4)“已入了土”纯属大白话,表明母亲已去世,充满了对母亲的怀念。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春 华
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青年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道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了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主考官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青年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青年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有改动)
6.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1)线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握住母亲的脚。
(2)运用比喻手法突出说明了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7.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青年大学生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不易,所以感慨万千,潸然泪下。他从原来表面上的了解母亲到真正体验到母亲的血泪辛酸和无私奉献,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灵魂由此得到了升华。
8.“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握母亲的脚在手,懂得了做人不易的道理,就会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艰苦奋斗,踏实做人,一生都不会懈怠。
四、语言表达
9.运用比喻手法仿写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母爱是什么?母爱是一缕温暖的春风。当我失败的时候,拂去我心中的挫败感。母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母爱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当我失去信心的时候 给我带来温暖和力量 母爱是一把大大的雨伞 当我寒冷无助的时候 为我遮挡风霜雨雪
10.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在母亲节来临时,编写一则手机短信发送给亲爱的妈妈。(6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母亲,您给了我生命,而我则成了您永远的牵挂。在我无法陪伴您左右的日子里,愿妈妈每一天都平安快乐!
(示例二)五月的康乃馨,没有雍容华贵的姿态,没有浓香四溢的味道,有的只是清清淡淡的样子,就像母亲。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示例三)走过千山万水,看遍红尘纷扰,历经风风雨雨,尝尽酸甜苦辣,唯有母亲的关怀不曾动摇。愿妈妈节日快乐,永远漂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