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2 同步训练:第17课 与妻书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2 同步训练:第17课 与妻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9 15:4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与妻书
学习重点 1.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背诵文中名句。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革命者“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及高尚情操。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几家能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念六夜四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同“够” ②通“廿”,二十
(2)一词多义
①至
②卒
③语
④书
⑤竟
⑥身
答案 ①副词,极、最 副词,到了极点 动词,到 ②副词,读zú,终于 动词,读zú,死 副词,读cù,仓猝2-1-c-n-j-y
③动词,说 名词,话 动词,告诉 ④名词,信 动词,写 ⑤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 副词,全、终
⑥代词,自身 名词,孕
(3)古今异义
①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古义:幸福。今义: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②古义:想象。今义:模仿。21*cnjy*com
(4)虚词归纳
①以
②其
答案 ①介词,表凭借,可译为“用” 连词,并且 介词,可与“为”组成“以……为”的形式,译为“把……作为……”21cnjy.com
介词,表凭借,可译为“凭” 介词,“以”后省略“之”,可译为“把”,表对象 介词,可译为“把”,表对象 连词,因为【来源:21cnj*y.co*m】
②助词,凑足音节,加强表达的语气 助词,凑足音节,加强表达的语气 代词,第三人称,她,指“腹中之物”21*cnjy*com
代词,它,指“鬼” 代词,代自己 代词,第二人称,你 代词,第三人称,她们,指“诸母”
2.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汝幸而偶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配偶,嫁
(2)名词作状语
①汝泣告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瓜分之日可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哭着 ②像瓜一样
(3)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完毕
(4)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完善 ②老:尊敬、敬重 幼:疼爱、爱护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为乐
3.特殊句式
(1)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2)必以告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3)当哭相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灾可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钟情如我辈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省略句 (5)判断句 (6)状语后置句(如我辈钟情者)
4.语句翻译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然而遍地是腥血,满街是狼犬,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
(2)我扩充一片爱你的心,去帮助天下人也能爱自己所爱的人,所以我果敢决定在你死之前先死,只好忍心丢下你而不顾了。
(3)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
(4)这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请根据文意概括各部分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4段),是遗书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www.21-cn-jy.com
第三部分(5~6段),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1.文章第三、四段中,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夫妻间的往事?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用“汝忆否”、“回忆”、“又回忆”引出三件夫妻间的往事。第一件事是关于夫妻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对月影之下真情相诉的回忆,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追述最后分手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起将要失去丈夫的悲痛,未将赴义的事告诉爱妻。这三件事都反映了作者对妻子无比深厚的爱。【出处:21教育名师】
2.这封绝笔书中用了许多典故,其中“司马青衫”、“骨化石”、“独善其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了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用“骨化石”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用“独善其身”的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自己心系国家,“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胸怀。
3.作者说“吾至爱汝”,又说“率性就死不顾汝”,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一位革命志士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之前写给爱妻的遗言,表达了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崇高的革命精神,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闪烁着革命志士牺牲自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林觉民在牺牲前写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说它是一首“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它也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称心快意(chēnɡ)  眷属(juàn)  卿卿(qīnɡ)
B.几家能彀(ɡòu) 如晤(wù) 一恸(tònɡ)
C.心不能禁(jīn) 婉解(wǎn) 依旁(pánɡ)
D.双栖(xī) 肖我(xiào) 相和(hè)
答案 B
解析 A项“称”读chèn。C项“旁”读bànɡ。D项“栖”读qī。                   
2.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分之日可以死 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①②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③是名词用作动词,④是名词作状语,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都是“信”的意思。A项经受/禁止。B项请求/告诉。C项使……完毕/全、终。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且以汝之有身也
A.亦以天下人为念
B.汝可以模拟得之
C.汝不必以无侣悲
D.以今日事势观之
答案 C
解析 C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连词,因为。A项介词,把。B项介词,凭。D项介词,拿。
二、考点对练——依文本带考点,由考点明解法
链接考点——掌握文言实词的活用技巧:名词活用
[解析考点]
“名词活用”是文言实词活用中重要的一种,它一般包括四种类型:
(1)名词用作动词,如: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虹:出现彩虹
(2)名词作状语,如:辇来于秦 辇:乘车
(3)名词的意动用法,如: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4)名词的使动用法,如损人而利己 利:使……获利
[答题路径]
(1)确定加点词语的词性为名词。
(2)联系前后词语及语境,推断活用类型。
(3)结合语境内容,解释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提醒:“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作动词:名词(动词)+名词   名词作状语:名词(状语)+动词
即时对练
5.运用上述技巧,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汝幸而偶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瓜分之日可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顺流而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怜焦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余曰正则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动词,嫁 (2)名词作状语,像瓜一样 (3)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4)名词作动词,成为焦土  (5)名词作动词,起名 (6)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宾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孙中山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碚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浩气四塞      塞:阻塞
史迁之善传游侠传:为……作传
B.顾自民国肇造肇:开始
直可惊天地直:只、仅仅
C.以坚毅不挠之精神挠:屈
贼氛方炽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嚣张
D.视清季有加季:一个朝代的末了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唱:领唱
答案 C
解析 A项塞:充满。B项直:简直。D项唱:同“倡”,倡导。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①介词,凭;②连词,因而。C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在。D项①连词,因为;②动词,写。2·1·c·n·j·y
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A.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B.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C.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D.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答案 C
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判断句。B项省略句、定语后置句。D项一般陈述句。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
(2)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21·世纪*教育网
(3)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阅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
参考译文
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历尽艰难险阻,凭坚强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跟人民的敌人交锋搏斗,所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牺牲情形的悲壮,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包围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役为最突出。我党的精华,付于一把大火,损失可以说是太大了!然而这场战役,碧血到处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方,草木因他们满含悲伤,风云因他们变了颜色,全中国人民长期隐藏抑制的情绪,这才大大振作奋发起来,(对清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波涛冲击山沟一样,无法遏止抑制,不到半年武昌起义的大革命就因此成功。(如此看来,)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使天地惊骇、鬼神哭泣,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同长存而为后人纪念。www-2-1-cnjy-com
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变乱纷纷而来,使得黄花岗上的烈士坟墓,还埋没在荒野杂草之间。自烈士们牺牲以后拖延了七年之久,才有烈士坟墓墓碑的修建;拖延到十年之久,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而七十二烈士中,又有的虽有事迹记载却记述得不够详细具体,有的只留存姓名而没有(记下)事迹,更严重的是有的连姓名都不可查考,就好像历史记载的田横的事迹,即使凭着司马迁的善于为游侠作传(的手笔),也不能够给五百个壮士一个个立传,更是可痛心的了!
邹海滨拿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这本书请求我为它写个序言。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看看国内,敌人的气焰正嚣张,(国家)倾危不安的迹象,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而我在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许多烈士不惜牺牲生命而争取的主张,还和过去一样不能实现。那么我这次行动所肩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假如全国的人都以这些先烈的牺牲精神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帮助我完成这个重大的责任,实现我们建立真正中华民国的理想,那么这一部创建民国的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就可以流传后世而永垂不朽!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
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阅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
四、语言表达
10.请以“真正的爱情”为开头,把苏轼、归有光、林觉民三个人巧妙运用其中,写一组排比句。
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苏轼《江城子》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思念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的永恒
林觉民《与妻书》中“真真不能忘汝”的呼唤
11.概括下面新闻的要点。(30字以内)
南方日报讯2011年3月13日 昨晚,广东话剧院的精品话剧《与妻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翟卫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与部分出席“两会”的广东代表和首都观众一起观看了这场激昂动人的演出。
话剧《与妻书》,以现代人拷问先烈“你为什么死?你有权利选择死吗?”的形式,将林觉民的爱妻之情和爱国之情之间的纠结深刻复杂地呈现出来。
据悉,去年《与妻书》赴台演出,反响强烈。该剧还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全国话剧展演,并获得优秀剧目奖。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孟鑫表示:“《与妻书》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太强烈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广东话剧院的《与妻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演出带来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