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 王维诗四首
一、夯基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积雨空林烟火迟, 。
,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2)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沈子福归江东》)
(3)王维《观猎》一诗中具体描写纵鹰击捕,怒马追逐,细致刻画打猎场面的千古名句是:“ , ”。
(4)王维使至塞上时既目睹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苍凉,更看到了“ , ”的壮美。
答案(1)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2)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3)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4)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文学常识填空。
(1)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明珠,唐代诗人众多,其中“初唐四杰”是 、 、卢照邻和 。诗风百花齐放,有浪漫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 和 。
(2)唐诗现存五万多首,体裁众多,有律诗,如 的 ;有绝句,如 的 等。唐诗题材广泛,有山水诗,如 的 ;有边塞战争诗,如 的 等。(填写教材以外的篇目)
答案(1)王勃 杨炯 骆宾王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2)示例:杜甫 《春望》 王维 《鹿柴》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岑参 《逢入京使》
二、延伸阅读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山居①秋暝②
王 维
空③山新雨后④,天气晚来秋⑤。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⑥归浣女⑦,莲动下渔舟⑧。
随意⑨春芳歇⑩,王孙自可留。
注①山居:山中的住所,这里指作者的辋川别墅。②暝:日暮,天晚。③空:这里有“人迹罕至”的意思。④新雨后:刚下了场雨。⑤晚来秋:晚上天气凉爽,有秋意。⑥喧:喧哗,喧笑。⑦浣女:洗衣服的女子。⑧下渔舟:“渔舟下”的倒装句。⑨随意:任凭。⑩歇: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作者借以自称,表达了归隐之意。
(1)苏东坡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的前三联,通过哪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参考答案通过秋山、明月、松、流泉、山石、竹林、青莲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静、恬淡、优美、和悦的雨后秋山晚景图。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要抓住诗歌主要意象分析。
(2)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对自然的喜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解析要了解王维的生平及其人生追求,读懂诗歌的主题思想。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导学号50790001)
汉江临眺①
王 维
楚塞②三湘③接,荆门④九派⑤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⑥浮前浦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⑧山翁⑨。
注①汉江:汉水。临眺:登高望远。眺,一作“泛”。②楚塞:楚国的地界。③三湘:湘水的总称。④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长江南岸。⑤九派:长江支流多。⑥郡邑:位于汉江两岸的州、县城市。⑦浦:水边。⑧与:共。⑨山翁:晋代山简,他曾镇守襄阳,常去习氏园池游览宴饮,尽醉而归。这里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官。
(1)这首诗在炼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请指出炼得最好的两个字,并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写出眼前的磅礴水势与壮阔之景:风起浪涌,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这两个字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那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对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字用得极其恰当。
解析对诗歌炼字的分析,要结合意境阐释。像这种关于写景的,要先描绘景象,再分析炼字的效果。
(2)“山色有无中”描绘出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参考答案远处的山色,在辽阔的天宇下,在江上的雾霭中,若隐若现,使人感到似有似无。诗人把自己的怀抱和情趣都熔铸在诗中,描绘出雄浑壮丽的缥缈境界。
解析对于境界的分析,应根据画面来阐述,而抓住“有”“无”两字是关键。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
答案猿声
解析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第一首,未明确写愁,结句用“共听一声猿”表愁;第二首则借写愁与“猿啼”的关系而写愁。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参考答案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解析这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都是表现手法,阅读时要注意比较。第二首用一小注,提供了很好的答题思路,一定要重视。
三、语言运用
6.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少于50字。
答案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的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