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7 白居易诗四首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赝品/摇曳 概况/愤慨 咽喉/哽咽
B.溯源/夙愿 憧憬/瞳孔 大厦/厦门
C.斟酌/甄别 荟萃/猝然 模样/楷模
D.商榷/证券 燥热/烦躁 降临/降伏
答案A
解析B项,“溯”“夙”均读“sù”;C项,“斟”“甄”均读“zhēn”;D项,“燥”“躁”均读“z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边陲 船仓 放空炮
高朋满座
一年之计在于春
B.沟通
赋与
唱双簧
有恃无恐
有缘千里来相会
C.稼穑
皇历
跑龙套
记忆尤新
壶里没酒难留客
D.通缉
砂糖
碰钉子
披星戴月
有一利必有一弊
答案D
解析A项,“船仓”应为“船舱”;B项,“赋与”应为“赋予”;C项,“记忆尤新”应为“记忆犹新”。
3.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 ,是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 主义诗人。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讽喻诗的代表诗集是 和 。他的感伤诗的代表作是 和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 诗。他和著名诗人元稹并称为“ ”,与 并称为“刘白”。
答案香山居士 现实 《秦中吟》 《新乐府》 《长恨歌》 《琵琶行》 讽喻 元白 刘禹锡
二、延伸阅读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参考答案“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解析首先要把握本句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再结合关键词语及前后文语境进行分析。本句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轻松、喜悦、激动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参考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子规”是运用了典故。相传古蜀帝杜宇,号望帝,在亡国后死去,其魂化为子规,即杜鹃鸟,死后仍对故国念念不忘,每每深夜时在山中哀啼,其声悲切,
以至于泪尽而啼血,后成为思归或催人返乡之代名词。诗中诗人送友人到北宋都城汴梁,那里早已经被金人占领。联系下面“故园”“愁”可以概括“子规”意象的含义。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故地沦丧,有家难归,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当时的心情分析,两者并不矛盾。
三、语言运用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参考答案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解析言语操作虽然有共同的基本要求,但其运用是灵活多变的。以本题为例,各短语全都组成以名词为中心词、修饰语在前的样式是常见的,颠倒过来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