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20 关汉卿散曲二首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阁:通“搁”,放置,这里指“含着”。
B.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
红莲:红莲花。
C.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
透:照过。
D.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
可怜:可爱。
答案B
解析“红莲”指红莲幕,以红莲的华贵、高雅比喻朱帘秀的品格美。
2.文学常识填空。
(1)关汉卿,号 ,大都人,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的 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的悲剧之一。
(2)元曲四大家是 、 、 和 。
答案(1)已斋叟 《窦娥冤》 (2)关汉卿 白朴 郑光祖 马致远
3.名句默写。
(1)“眼下近在咫尺,即刻就各分南北,悲痛分离”对应的是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中的“ , ”。
(2)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中“ , ”二句赞美了朱帘秀四座皆惊的漂亮扮相和袅袅娜娜的舞姿。
(3)恰便似 ,一片朝云尽日悬。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
答案(1)咫尺的天南地北 霎时间月缺花飞
(2)金钩光错落 绣带舞蹁跹
(3)一池秋水通宵展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霎时间月缺花飞
(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3)出落着神仙
(4)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
(5)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答案(1)此喻悲痛分离。(2)保重。(3)显现。(4)随意。(5)珍奇般地托举,意为珍惜、爱抚。
二、延伸阅读
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重 九
卢 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①,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①红叶清流御沟:唐代有红叶题诗配佳偶的故事。传说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随水漂出宫外,被一书生拾得,后来终于巧结良缘。②白衣送酒:陶渊明重阳节在宅边菊丛摘菊,好友王弘派僮仆(白衣人)前来送酒。陶渊明当即酌饮,醉而归。白衣,古代官府衙役小吏穿白衣。
(1)这首元曲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2)请找出能体现暮秋特征的意象,并说明它们与抒写愁情的关系。
答案(1)对仗(对偶)、用典。
(2)像红叶、黄花、落月、衰柳、寒蝉、稀疏雁影、清瘦山容等,都体现出了典型的暮秋景物特征,附着上了作者浓郁的主观感彩,清冷衰飒的秋景与淡淡悲凉的愁情紧密结合,达到了情与景的有机交融。
6.下面是关汉卿《窦娥冤》的选段,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 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1)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 说出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及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
(2)窦娥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为什么
答案(1)三桩誓愿分别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四个典故是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涉及人物分别是苌弘、杜宇、邹衍、孝妇。
(2)不能。 因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所以不容变动。
三、语言运用
7.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中表达的对朱帘秀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令人感动。阅读下面的语段,就“爱”的话题,依照画线句的句式和内容仿造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真诚的爱意味着爱所有的人,爱世界,爱生活。爱意味着无须山盟海誓的承诺,意味着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人。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 , ; , 。
答案示例爱是一种体会 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
爱是一种经历 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