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质量评估(一)
(测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路程、速率、位移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速度、时间、加速度
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速度的变化既有方向又有大小,是矢量,而时间、路程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选C.
答案:C
2.有消息称,中国海监船海监51号、海监75号、海监83号编队再次进入钓鱼岛周边12海里海域巡航,这也是自2013年9月11日以来我国海监编队第8次进入钓鱼岛周边12海里海域巡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海里”指的是海监船巡航的路程
B.研究海监75号船由港口出发到目标海域的平均速度时,可将75号船看作质点
C.以海监51号船为参照物,海监83号船一定是运动的
D.自2013年9月11日以来指的是时刻
解析:“12海里”指的是海监船巡航到钓鱼岛的距离,不是海监船的路程,A错误;研究海监75号船由港口出发到目标海域的平均速度时,可将75号船看作质点,B正确;因为不知道两船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以海监51号船为参照物,无法判断海监83号船是否运动,C错误;自2013年9月11日以来指的是时间,D错误.故选B.
答案:B
3.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点O出发,最后同时到达点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队的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的平均速度甲=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度—时间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时间图象
解析:由于时间不可能倒流,所以y-x图象不可能是速度—时间图象或位移—时间图象,这只是一个运动平面图.
答案:B
4.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 )
( )
A.做往复运动
B.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运动状态不能确定
解析:由图象可知,速度的方向一直为正值,即速度的方向没有变化,一直朝正方向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斜率发生了变化,所以加速度是变化的.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5.如图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图中给出的该质点在前3
s内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解析:0~1
s:a1==
m/s2=4
m/s2;1~3
s:a2==
m/s2=-2
m/s2,故A正确.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6.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B.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大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加速度的物体,可能加速也可能减速.故选C、D.
答案:CD
7.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其末速度为vt,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则( )
A.<(v0+vt)
B.=(v0+vt)
C.>(v0+vt)
D.t时间内的位移小于vt·t
解析:若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v0+vt),但是本题中的运动是变加速直线运动,由图象跟t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变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故平均速度大,则C、D选项正确.
答案:CD
8.质点甲、乙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在运动过程中,质点甲比质点乙运动得快
B.当t=t1时刻,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当t=t1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D.质点甲的加速度大于质点乙的加速度
解析:按照s-t图象的特点,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则可知A正确,C错误;在t=t1时刻,两物体位移相同而不是速度相同,则B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直线图线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
答案:AB
9.在下图所示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解析:A图表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图表示反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图表示匀减速运动,A、B、C选项正确.
答案:AB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1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0.(12分)(1)打点计时器是利用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进行的计时仪器,若电源频率为50
Hz,则它们每隔________秒打一个点,其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________伏.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s1=3.01
cm,s2=6.51
cm,s3=10.50
cm,s4=14.99
cm,s5=20.01
cm,s6=25.50
cm.
①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
②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
③利用以上数据可求得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三位)( )
A.0.476
m/s
B.0.525
m/s
C.0.851
m/s
D.0.048
m/s
(1)交流 0.02 220 (2)①A ②0.1 ③A
11.(12分)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
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
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解析:(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知:
S=r≈28.3
cm=0.283
m,
位移方向由A点指向B点.
质点的路程为L=×2πr≈94.2
cm=0.942
m.
(2)由平均速度定义:v=
m/s=
m/s=0.142
m/s,
方向由A点指向B点.
平均速率:v′==
m/s=0.471
m/s.
答案:(1)0.283
m 0.942
m (2)0.142
m/s
0.471
m/s
12.(13分)某架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85
m/s时离开地面升空.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指挥塔的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制动飞机,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求:
(1)此架飞机从起飞到速度最大用多长时间?
(2)此架飞机从起飞到停止共用多长时间?
解析:由a=得飞机起飞用时:
t1==
s=21.25
s.
(2)同理:t2==
s=17
s,
飞机全部用时:t=t1+t2=21.25
s+17
s=38.25
s.
答案:(1)21.25
s (2)38.25
s
13.(14分)在距离斜坡底端10
m的山坡上,一辆小车以4
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
s后,小车又以2
m/s的速度匀速向下行驶.设小车做直线运动且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沿斜坡向下为正方向,试作出小车在这20
s内的s-t图象和v-t图象,并由图象确定小车在20
s末的位置.
解析:在前5
s内小车运动的位移:
s1=v1t1=(-4)×5
m=-20
m,方向沿斜坡向上;
在后15
s内小车运动的位移:
s2=v2t2=2×15
m=30
m,方向沿斜坡向下;
以小车的出发点作为坐标原点,在这20
s内小车的s-t图象和v-t图象如图:
由图可知小车在这20
s内的位移s=10
m,方向沿斜坡向下,即第20
s末小车处于斜坡底端.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