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物理必修1同步测试:第4章 第5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物理必修1同步测试:第4章 第5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29 21: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五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A级 抓基础
1.用30
N的水平外力F,拉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20
kg的物体,力F作用3
s后消失,则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v=7.5
m/s,a=1.5
m/s2
B.v=4.5
m/s,a=1.5
m/s2
C.v=4.5
m/s,a=0
D.v=7.5
m/s,a=0
解析:物体受F作用时,做匀加速运动,a==1.5
m/s2,v=at=4.5
m/s,当撤销F后,物体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选C.
答案:C
2.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  )
A.a1=a2      
B.a1<a2<2a1
C.a2=2a1
D.a2>2a1
解析:当力为F时有a1=,当力为2F时有a2===2a1+,可知a2>2a1,D对.
答案:D
3.
(多选)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0~t1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  )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
C.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解析:由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分析出,由F合=ma得:F先增大后减小,则a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物体做变加速运动,A、C选项错.在0~t1时间内F的方向不变,F与v同向,则物体始终做加速运动.
答案:BD
4.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在斜面上运动时,A的受力示意图为(  )
解析:光滑斜面上,滑块A、B叠放后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单独对A物体分析,A物体的加速度与整体的加速度相同,也沿斜面向下,其受力如图,答案C正确.
答案:C
5.
(多选)如图所示,车厢中的弹簧处在拉伸状态,车厢地板上的木块和车厢都处在静止状态.现使车厢向右加速运动,木块仍相对地板静止,此时地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将(  )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可能增大
D.可能减小
解析:原来f0=F,若向右的a较小:由F-f0=ma f0=F-ma有f0可减小,但若a较大,F-f0不足以提供使m产生向右的a时,则f0将变为向右,且f0′=|F-ma|增大.
答案:CD
6.
(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行驶的车厢中,车厢底部放有一个质量为m1的木块,车厢顶部悬挂一质量为m2的球,悬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它们相对车厢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可以判定(  )
A.车厢可能正在向左匀加速行驶
B.车厢一定正在向右匀加速行驶
C.木块对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大小为m1gtan
θ
D.木块对车厢底部的摩擦力为零
解析:由图中m2的偏转方向,说明小车可能正在向左匀加速行驶,也可能正在向右匀减速行驶,A对;由m2可得:a=gtan
θ,所以对m1,f0=m1a=m1gtan
θ,C对.
答案:AC
B级 提能力
7.滑冰车是儿童喜欢的冰上娱乐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小明妈妈正与小明在冰上游戏,小明与冰车的总质量是40
kg,冰车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在某次游戏中,假设小明妈妈对冰车施加了40
N的水平推力,使冰车从静止开始运动10
s后,停止施加力的作用,使冰车自由滑行.(假设运动过程中冰车始终沿直线运动,小明始终没有施加力的作用).求:
(1)冰车的最大速率;
(2)冰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行总位移的大小.
解析:(1)以冰车及小明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1,
v=a1t,
解得v=5
m/s.
(2)冰车匀加速运动中有s1=a1t2,
冰车自由滑行时有μmg=ma2,
v2=2a2s2,
又s=s1+s2得s=50
m.
答案:(1)5
m/s (2)50
m
8.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它受到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上的25
N的拉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
m/s2,问:当拉力为50
N时,物体的加速度多大?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时,2
s末物体的位移多大?
解析:由题意知,当拉力为25
N时,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cos
53°=f1,①
FN+F1sin
53°=mg,②
f1=μFN,③
由①②③式得μ=0.5.
当拉力F2=50
N时,物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cos
53°-f2=ma,④
FN′+F2sin
53°-mg=0,⑤
f2=μFN′,⑥
由④⑤⑥式得:
a==5
m/s2
2
s末物体的位移s=at2=10
m.
答案:5
m/s2 10
m
9.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由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斜面的倾角为37°,一质量为0.5
kg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5
m处的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和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sin
37°=0.6,cos
37°=0.8,g=10
m/s2),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物块先沿斜面加速下滑,设AB长度为L,动摩擦因数为μ,
下滑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
θ-μmgcos
θ=ma
a=g(sin
θ-μcos
θ)=3.6
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v==6
m/s,
在水平面上物块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
a′=-μg=-3
m/s2,
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间:t==
s=2
s.
答案:2
s
10.法国人劳伦特·菲舍尔在澳大利亚伯斯的冒险世界进行了超高空特技跳水表演,他从30
m高的塔上竖直跳下并准确地落入水池中.已知水对他的阻力(包括浮力)是他所受重力的3.5倍,设他起跳速度为零,在空中下落的加速度为8
m/s2,g取10
m/s2.试问:需要准备一个至少多深的水池?
解析:特技演员在空中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a1=8
m/s2.①
设他落到水面时的速度为v,水池深至少为h.由运动学公式得v2=2a1H,②
他在水中做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a2==-25
m/s2.③
由运动学公式-v2=2a2h,④
由②④得a2h=-a1H
h=-H=-×30
m=9.6
m.
答案:9.6
m
11.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足够长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用大小为F=22.5
N、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物体由静止拉动,经时间t0=0.8
s撤去拉力F,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求:
(1)t0=0.8
s时物体速度v的大小;
(2)撤去拉力F以后,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t.
解析:根据受力情况和牛顿运动定律有:
F-mgsin
θ-f=ma,
f=μFN=μmgcos
θ,
v=at0,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v=10
m/s.
(2)撤去拉力后物体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0后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至斜面底端.设向上运动时间为t1,向下运动时间为t2,拉力作用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0,由牛顿运动定律有:x0=vt0.
向上运动时:
-mgsin
θ-μmgcos
θ=ma1,
0-v=a1t1,
x1=vt1.
向下运动时:
mgsin
θ-μmgcos
θ=ma2,
x0+x1=a2t,
t=t1+t2.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t=4
s.
答案:(1)10
m/s (2)4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