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课件+备考集训):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第2讲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课件+备考集训):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第2讲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30 08:35:29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科学第2讲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各结构的操作方法
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并学习绘制显微图
二、制作简单装片
1.继续练习使用显微镜
2.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3.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线→________→________→通光孔→标本→_______→镜筒→_______→眼
3.显微镜的使用
取放→_______→放片→_______→观察→整理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显微镜镜头的辨别
①目镜:直插式,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②物镜:螺旋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反光镜遮光器物镜目镜对光调焦6.判断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位置
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①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②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肯定在物镜上;③若污点在反光镜上则不会在视野中看到。
7.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与玻片的移动方向
①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
②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8.准焦螺旋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方向的关系
向前(后)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上升)
9.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成像特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范围越小,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1.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若所看到的物像不太清晰,应调整显微镜的(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光圈 D.反光镜B【解析】粗、细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光圈是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是反射外界光线使之进入通光孔的结构,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光过强时使用平面镜,光过弱时使用凹面镜。本题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如图是一台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D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本题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多,首先应该选择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物镜。制作简单装片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擦:用干净的_______将载玻片擦拭干净。
(2)滴:在载玻片上滴1滴_______。
(3)撕: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______撕下一小块鳞片________,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用________。
(4)盖:用_______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____________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产生。
(5)染: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________(或_______)。在另一侧用________吸水,使__________全部标本。纱布清水镊子内表皮镊子展平镊子一侧先接触慢慢放平气泡红墨水碘液吸水纸染液浸润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擦:用干净的_______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
(3)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_______上沿_______方向_______几下。
(4)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________几下。
(5)盖:用________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盖在水滴上,避免出现_______。
(6)染:在盖玻片一侧滴加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用_______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纱布生理盐水内壁同一轻刮涂抹镊子气泡亚甲基蓝溶液稀碘液吸水纸3.如图为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制作的四个步骤,请按正确操作过程排序( )【解析】 ①是在载玻片上放洋葱表皮并用镊子展开;②是盖完盖玻片;③是盖玻片一侧接触水滴,正在盖盖玻片;④是在载玻片上滴清水。A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4.正确地盖盖玻片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的关键,如图表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解析】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为: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D5.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操作是( )
A.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把撕下的内表皮在水滴中展平
C.取一片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迅速放下
D.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左侧,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C【解析】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正确;B.用镊子把撕下的内表皮在水滴中展平以避免细胞重叠,B正确;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应该缓缓放平,这样可以避免气泡的产生,C操作错误;D.细胞核里有染色体,易被染成深色,为了观察细胞核,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侧吸引,D正确。6.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 )
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
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B【解析】A中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可使观察到的视野中有重叠细胞的体积变大;C中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只能使视野变暗;D中换凹面镜可使视野变亮,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观察到的物像变清晰或模糊。以上A、C、D中的方法都不能解决重叠现象所带来的不易观察问题。只有B中通过移动装片寻找没有重叠的细胞进行观察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7.下列四个实验中都用到碘液,使用目的与其他三个实验不同的是( )
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
C.观察酵母菌细胞
D.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解析】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时用碘液进行染色,是因为细胞核易被碘液染成深色,可以更清楚地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因为胚乳部分含淀粉,利用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一特性观察种子结构。D8.如图是某校学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的实验,请回答:
(1)制作临时装片时,用________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这样在显微镜下物像更清晰。碘液(2)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图。欲使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_______方移动。转动转换器,换上40×物镜后可发现视野变暗
且细胞数目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进行上述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B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16×目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40×物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_______(填“目镜”“物镜”或“装片”)上。右上减少物镜【解析】 (1)为了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染色时用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2)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A细胞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要使A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下方移动,因此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同时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少。(3)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16×目镜后,污物仍不动,就排除了污点在目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物镜上。1.将写有“生物”字样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正确操作应看到的图像是( )D2.使用显微镜时,若要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调节( )
A.转换器  B.光圈
C.反光镜  D.遮光器A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及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生理盐水     B.清水,碘液
C.生理盐水,碘液 D.碘液,碘液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 )
A.取材
B.展平
C.盖片
D.染色BC5.如图为某同学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④中只含有水和无机盐
C.③结构被碘液染成了褐色
D.结构⑤被碘液染成蓝色C6.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有:①取口腔上皮细胞;②滴生理盐水;③擦拭玻片;④稀碘液染色;⑤盖上玻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③②①⑤④D7.下列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制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取材时用牙签在舌头上轻刮
C.盖盖玻片时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
D.染色时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8.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到的材料和用具有( )
①镊子 ②生理盐水 ③稀碘液 ④清水 ⑤消毒牙签 ⑥刀片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CA1.(2017,预测)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
B.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C.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
D.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B2.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操作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材料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B.为了便于观察,可以用碘液进行染色
C.当制作两种材料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都是蒸馏水
D.载玻片上多余的水分要用吸水纸吸干C3.下表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C4.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组织,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B.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转移
C.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遮光器换成高倍物镜5.如图1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某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
(2)步骤④滴的液体是_________。
(3)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_____(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4)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液泡稀碘液③①④6.请分析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问题。(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图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________。
(2)观察时,调节______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____倍。
(3)图二是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其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4)从结构层次分析,口腔上皮属于_______,是细胞分裂和_______的结果。cadb生理盐水细200③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组织分化备考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
1.选用下列哪种反光镜和光圈的组合,显微镜的视野最明亮(D)
①大光圈 ②平面反光镜 ③小光圈 ④凹面反光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A)
①对光,直到整个视野呈白色 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 ③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 ④取镜、安放 ⑤收镜并放回原处
A.④①③②⑤ B.⑤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2016,常州)光学显微镜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其作用是(B)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线多少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4.利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时,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在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为(C)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5.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亮的是(D)
6.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若所看到的物像不太清晰,应调整显微镜的(B)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光圈 D.反光镜
7.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光线偏暗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B.操作时先放置玻片标本,再对光
C.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细准焦螺旋
D.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
8.右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D)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⑤和⑥
D.⑦和⑧
9.(2017,预测)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D)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
B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
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清晰
D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
10.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调换至高倍物镜下观察时,除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分别是(C)
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
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
11.有关显微镜使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对光时应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和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
B.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C.用10倍的目镜和2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时,视野将被放大30倍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更亮,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细胞体积更大
12.如图为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转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B)
A.换成高倍物镜 B.装片向左移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
13.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光线暗时用平面反光镜
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1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操作中,会使气泡多且不易染色的是(A)
A.撕取的洋葱表皮过大
B.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到水滴
C.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D.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15.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16.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为清水
B.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外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
C.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D.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17.请根据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实验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取材,并将材料放在水滴中展平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
③盖盖玻片
③将牙签上的碎屑涂在载玻片液滴中,并分散开
④染色
④盖盖玻片
⑤观察
⑤染色
⑥观察
(1)实验一步骤⑤中,出现如图的视野,这是实验中的哪一步骤有问题?
__③__。
(2)实验二的步骤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更正:
步骤:__①__,更正:__滴生理盐水__。
(3)实验二步骤⑥中,如果在视野中出现了血细胞,说明牙签刺伤了__毛细血管__。
(4)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比较,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__细胞壁、液泡__。
18.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为:取洁净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取材。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并染色,然后进行观察,并绘出细胞结构图。
(1)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__保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__。
(2)对细胞进行染色时,使用的染液是稀碘液__。
(3)使用该显微镜观察的镜头组合目镜是__10__倍,物镜是__40__倍。
19.请分析图1~图3,回答问题:
(1)图1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排序为__③②①④⑤__(填字母)。⑤步骤的目的是__染色__。
(2)图2是视野中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请在图中标出与控制物质进出有关的结构并写出名称。

(3)将图2中的物像再放大观察,需依次调节图3中显微镜的结构是__3、2__(填标号)。
(4)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以下是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方案,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动物细胞模型制作方案:
1.塑料袋——细胞膜  2.绿豆——叶绿体
3.方纸盒——细胞壁  4.琼脂和水——细胞质
5.鲜葡萄——细胞核
错误之处:(用数字表示,并说明理由)
 2和3,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