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课件+备考集训):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第8讲 生物与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课件+备考集训):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第8讲 生物与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30 10:29:51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科学第8讲 生物与环境一、知道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及多样性
三、掌握食物链、食物网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四、知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道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生物个体的总和。
2.群落:
(1)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______生物的总和。
(2)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其他生物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依赖于它。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_。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_______。
3.生态系统是指由_________及其生活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一起组成的系统。
4.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同种所有植物植物群落植被生物群落非生物因素生物圈1.下列选项最符合右图图意的是( )D【解析】 A.生物群落是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而图中出现的太阳属于非生物部分,所以A不符合题意;B.食物链构成食物网,但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所以B不符合题意;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要有生产者、消费者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进行,所以C不符合题意;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所以D符合题意。A.生物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金华是国家级旅游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以下关于景区内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
A.双龙景区内的所有植物
B.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C.诸葛八卦村内所有的人
D.武义牛头山上所有的生物C【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A、B、D不符合种群的概念,故选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态系统的成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太阳能、热能、空气、水、土壤等。
(2)_________: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3)_________: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4)_________: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2.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____的。
(2)物质循环: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单向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循环3.各种生物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联系,叫________。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联系,叫__________。
(1)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______,捕食者在______。食物链的起点是__________。
(2)食物链中只显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出现在食物链中。食物链食物网前后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其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是( )
A.水→藻类→虾→小鱼→大鱼
B.藻类←虾←小鱼←大鱼
C.阳光→藻类→虾→小鱼→大鱼
D.藻类→虾→小鱼→大鱼【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A.水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B.箭头指向捕食者,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B错误。C.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C错误。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藻类与消费者虾、小鱼、大鱼它们之间的关系,D正确。D 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共有____条食物链,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者是______。
(2)图中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是________。
(3)太阳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氮等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7鹰分解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无机环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第(1)题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应该都能解答;第(2)题要记住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并注意审题,题目中问的是生物成分;第(3)题考查能量流动及特点;第(4)题考查的是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________、生物种类越______,自动调节能力越______,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_______的,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动调节能力复杂多强限度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只是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若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加入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和分解者。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草属于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农药在该食物网中不断积累,则体内积累农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4)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地捕杀狐和蛇,则鼠和_______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减少,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非生物部分生产者5草→鼠→蛇→鹰鹰兔【解析】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此图只是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若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加入的成分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
(2)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其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解析】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在草→鼠→蛇→鹰中,鹰营养级别最高,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农药在该食物网中不断积累,则体内积累农药最多的生物是鹰。
(4)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地捕杀狐和蛇,则鼠和兔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减少,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
C.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
D.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
2.江心屿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岛上有榕树、樟树、蕨类植物、水生植物及其他多种生物。江心屿上的所有生物构成(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植被CC3.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B.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
C.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
4.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
A.小猫吃鱼  B.长颈鹿吃树叶
C.松鼠吃蘑菇  D.黄鼠狼吃鸡BB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兰溪中洲公园中所有的植物
B.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C.金华大佛寺周围所有的银杏树
D.武义寿仙谷中所有的生物AD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
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
D.若昆虫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C9.(2017,预测)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B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 →乙→丁
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
D.甲、乙、丙、丁、分解者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10.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_________。
(2)图一的食物网由_____条食物链组成。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
(4)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5)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分解者4草鹰大量减少11.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实验步骤:
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______。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_______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____________。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中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湿土对照实验数量形成对照湿土一侧的鼠妇较多1.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
A.螳螂  B.蝉  C.黄雀  D.植物
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如图所示,其所形成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CD3.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
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
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
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丙是消费者
B.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C.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D.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B4.如图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5.如图是某市产粮(水稻)区的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关系的部分示意图,请依此图分析作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没有显示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非生物成分(或阳光、空气和水等)36.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
(2)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该生态系统中,兔子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__________。
(3)图中①是_________,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比较_______(填“弱”或“强”)。
(5)如果该环境中兔数量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草的数量将会________(填“减少”或“增多”)。生产者消费者太阳能分解者弱增多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_____,青蛙属于_____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________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_________。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能力。5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网水稻→鼠→猫头鹰自动调节8.下图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①所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②所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
(2)③过程中起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____________。
(3)③过程能为植物提供的物质除二氧化碳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菌真菌分解者无机盐水9.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鼠类和食鼠动物的生物数量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生物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植物属于__________,鼠类属于______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来的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_________和非生物环境。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_________,它们相互交错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______________。
(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当草原鼠类数量由A发展到B时,植物的数量会________,从而限制鼠群数量的继续增长;同时,食鼠动物的数量会________,使鼠群数量由B变化到C,从而使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
(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图示三类生物中,储存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储存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减少增加自动调节植物食鼠动物备考集训8 生物与环境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D)
A.竞争   B.合作   C.共生   D.捕食
2.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适合设置对照的一个组合是(C)
A.有水和无光 B.高温和弱光
C.干燥和潮湿 D.强光和无氧
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D)
A.水→草→牛
B.草籽←麻雀←鹰
C.阳光→鼠→蛇
D.草→吃草昆虫→食虫鸟
4.(2016,永州)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B.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
C.“阳光→草→鼠→狐”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大气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绿色植物体内
5.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应将生态系统中的害虫彻底清除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定离不开动物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没有限度的
D.蜜蜂吸取花蜜、采集花粉,有利于植物的繁殖
6.(2016,黄冈)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
7.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甲、乙、丙三者中能量最多的是丙。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D)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8.汾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来这里觅食、嬉戏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A)
A.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分布
B.环境的改变可以提高生物的逃生能力
C.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9.(2016,广东)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10.(2017,预测)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所占的数量比例图如下,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C)
1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1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
A.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B.牛和田鼠之间是竞争关系
C.猫增多不会影响土蜂的数量
D.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只缺少分解者
13.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C)
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环境改变与破坏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D.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14.1906年后,为了保护黑尾鹿,政府鼓励猎人大量捕杀凯巴森林的美洲狮和狼。如图所示,分析自1925年后,黑尾鹿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D)
A.缺乏天敌制约 B.人类大量捕杀
C.自然灾害导致死亡 D.食物短缺
15.(2016,荆门)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16.下图甲是呼伦贝尔草原与人类共处形成的食物网,图乙是食物网中四种生物以及它们形成的共性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牧草__。
(2)图甲所示食物网中有__6__条食物链。
(3)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是__草原生态系统__。
(4)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生物的共同特点,若阴影表示四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则阴影表示的含义为__消费者__。
17.通过微视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导学后,为测验“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请你和学习小组一起据图完成以下“进阶作业”:
(1)如图,A代表生态系统中的__生产__者,它们能通过__光合__作用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图中,兔与鼠之间有__竞争__关系,鹰锋利的喙和爪有利于捕食,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分析,这是__自然选择__的结果。
(3)图中D主要是腐生的__细菌和真菌__,是生态系统中的__分解__者,可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__物质循环__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植物→鼠→鹰(或植物→兔→鹰)__,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太阳能__。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18.下面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后绘制的食物网图解,请据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分解者__。
(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太阳__。
(3)如图所示食物网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消费者是__叶蝉、蜘蛛、松毛虫__。
(4)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灰喜鹊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__自我调节__能力实现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