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课件+备考集训):第二部分 物理部分 第13讲 运动和力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科学(金华地区)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课件+备考集训):第二部分 物理部分 第13讲 运动和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30 11:43:40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科学第13讲 运动和力一、机械运动
1.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正确选择参照物和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及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并能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二、力的存在
1.知道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2.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知道力的三要素,并能用示意图表示
三、重力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方向,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四、摩擦力
1.能例举摩擦力的存在,能针对具体例子说明摩擦的利与弊
2.理解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五、牛顿第一定律
1.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
六、二力平衡的条件
1.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
2.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
3.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现象
4.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根据物体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一个_________________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___________。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位置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参照物1.(原创题)如图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天宫一号”D【解析】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选择“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静止的,故D正确。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__________路程_______则运动_______。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则运动_______。时间相同长快路程相同短快2.速度:科学中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物体的速度越大,说明物体运动得_________。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内所通过_________的多少。
(3)公式:v=_________,公式中的____表示路程,____表示时间,____表示速度。
(4)单位:国际单位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_,1m/s=_______km/h。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_________。运动快慢越快单位时间路程s/tstvm/skm/h3.6无关3.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_______与通过该段路程所用的_______之比,即v=____,它只是大体上反映物体在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情况。平均运动快慢路程时间s/t2.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B【解析】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将加速下落,故A不符合题意;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向上沿斜面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B符合题意;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力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一定受到_____________对它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___________的改变或____________的改变。
3.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
①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准确读数。
③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大小不许超过它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另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形状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最大量程(4)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________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_,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大小方向作用点带箭头方向作用点符号大小3.(2016,绥化)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解析】 (1)小铁球受磁铁作用后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两辆车上的N极与N极相互靠近,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剪断细线后,使两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两小车受到相互排斥的力。相互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B。B重力1.产生: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________的作用。
2.大小
(1)测量:用_______________来测量。
(2)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____________。
(3)公式:___________。
3.方向
(1)总是_____________。(2)应用:___________。
4.重心
(1)概念:重力在物体上的__________。
(2)位置: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_________上。地球的吸引重力弹簧测力计正比9.8N/kgG=mg竖直向下重垂线作用点几何中心5.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
A.F1      B.F2
C.F3      D.F4【解析】因为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F1、F2方向不对,F3不是竖直向下,所以只有F4符合这一条件。D摩擦力1.概念:两个_____________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力。
2.影响因素
(1)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表面受到的压力__________,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_______,摩擦力越大。
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减小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相互接触阻碍相对运动越大粗糙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加润滑油用滚动代替滑动6.(原创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B A     B     C     D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
C.轴承间安装钢柱
D.气垫船底和水面间的空气垫【解析】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更光滑一些,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C.轴承间安装钢柱是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不合题意;D.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是使接触面脱离,减小船和水之间的摩擦力,不合题意。故选B。7.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30 N,按住一重G=10 N的木块在竖直墙壁上,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40 N
B.30 N
C.20 N
D.10 ND【解析】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受到的重力是10 N,由于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大小也等于10 N,故D正确。故选D。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
(1)400多年前,_________采用实验推理的方法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________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__________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说明】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_______而概括出来的。
②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事实推理2.惯性
(1)概念:物体具有保持_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状态不变的性质,即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性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速度等皆无关,只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__,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___________。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静止质量属性运动规律8.冰壶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项目。在比赛时,一冰壶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轻推冰壶,另两名队友用擦子在前面打扫冰面,冰壶在冰面上滑动,最后会停下来。冰壶停下的原因是( )
A.冰壶的惯性消失
B.冰壶不再受到水平向前的作用力
C.冰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冰壶被推出时速度太小C【解析】冰壶运动和静止时,冰壶的惯性不变,A不符合题意;冰壶离开手之后已经不再受到水平向前的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冰壶由于受到水平向后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改变了冰壶的运动状态,使冰壶停下来,C符合题意;冰壶推出时无论速度大小,最终都会停下来,D不符合题意。9.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当车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运动;刹车,气泡将向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具有惯性。【解析】由于液体的密度比气体的密度大得多,故在题述槽车内,气泡的质量比同体积液体的质量小得多,则气泡的惯性也就比同体积液体的惯性小得多,故当运货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现出来的就是液体的惯性。这样,当车开动时,车内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静止状态就会相对于车向后挤,由此将使气泡相对于车向前运动;当车突然刹车时,车内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速度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就会相对于车向前挤,由此将使气泡相对于车向后运动。前后液体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_状态,两个力称二力平衡。
2.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是平衡力的依据:看物体是否处于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3.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10.(2016,宜昌)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D.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解析】 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其实质是同一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1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横向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反钩码的数量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能否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把小卡片剪成两半A【解析】(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剪成两半,使拉力作用在两个小卡片上;(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平衡)。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以下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如图是关于物体甲、乙运动规律的图像,下列正确的是(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无法确定BC3.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成功试飞(如图),标志着我国国防工业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A.飞机起飞时,以飞机为参照物,航母是运动的
B.飞机起飞时,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获得推力的
C.飞机降落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是由于飞机具有惯性
D.飞机降落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飞机没有受到向前的推力4.如图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A.鱼线对渔竿的拉力使钓鱼竿发生形变
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5.下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B6.(2017,预测)如图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CA.—定是甲车去撞乙车的
B.碰撞前瞬间乙车的速度一定比甲车大
C.碰撞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D.碰撞前瞬间两车的动能大小一定相等7.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AA.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速度越来越快 D.速度越来越慢8.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得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得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得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得都一样远9.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D10.心电图仪(如图1)是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将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同步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测者甲、乙两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测者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心电图纸的速度为_______mm/s,乙的心率为______次/min。25751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小车在丙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12.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_____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小于甲和丙伸长量1.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B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2.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头组成),想试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标。他把重为G的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如图所示。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镖头能否射中A点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 )CA.一定能够射中A点
B.一定射在A点左侧
C.一定射在A点右侧
D.控制速度大小,以上都有可能3.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B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4.如图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让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CA.a   B.b   C.c   D.d5.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 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 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 N的推力
B.乙受到地面30 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 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 N的推力6.(2016,预测)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7.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增大摩擦(1)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摩擦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图像,如图甲所示。请比较图像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
①FA______fA ②FB_______fB
(2)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断地进行着改进,火柴的擦燃就是一例,如图乙所示。火柴盒侧面已由以前的图(a)替换成图(b)的式样,这样设计的现实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8.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B、C为同一木块,D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的木板接触面相同,丙图为较粗糙的木板接触面。(1)实验开始,该同学用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摩擦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拉力;该同学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___运动;由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恰恰是很难保证木块做这样的运动,若在甲装置中木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生活中不仅有滑动摩擦,还有静摩擦等。如图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瓶子没有掉下来是手对瓶子的握力作用
B.当增大手对瓶的握力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
C.当向瓶中装入水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等于匀速直线压力大小(或压力)不变C9.实验的成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为“观察惯性现象”的活动,在抽出纸条的过程中,为了使文具盒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请你从实验的器材选择和操作两方面,至少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解:(1)从器材选择的角度分析:①文具盒:质量适当大些,与桌面接触部分尽量粗糙;②纸张:韧性要好(实验过程中不会断裂),表面要光滑、较薄、较窄;③桌面:表面尽量粗糙。
(2)从操作的角度分析:①尽可能减小纸与铅笔盒的接触面积;②抽出纸条的速度尽可能快;③铅笔盒平放(重心要尽量低些);④纸条留在桌面的长度适当小些。备考集训13  运动和力
1.NBA马刺队邓肯的45°角擦板进球堪称经典。篮球擦板时,篮板的主要作用是( A )
A.改变篮球的运动方向
B.改变篮球的运动快慢
C.改变篮球的运动时间
D.改变篮球的重力势能
2.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在限速为110 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C )
A.3 m B.7 m
C.15 m D.25 m
3.运输机参加抗震救灾,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如图能正确表示物资着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气阻力不计)( C )
4.如图所示,人抓住牵牛绳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D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5.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D)
6.当力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过程中,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线的是(B)
7.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水平桌面上小球的运动情况为,甲船:小球向右运动,乙船:小球静止(开始时小球全都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B.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C.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B)
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火车启动时,速度越来越大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9.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水平拉力F和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木块m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木块m将向右倾倒
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B)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所示,一个杂技演员骑着一辆独轮车先沿粗糙水平面以v1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运动到一光滑水平冰面上,仍沿原方向做匀速运动,速度为v2,比较v1和v2的大小,则有(B)
A.v2一定大于v1
B.v2一定等于v1
C.v2一定小于v1
D.无法确定
12.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30__m/s,当t1=50 s时,甲、乙两车相距__450___m。
13.图甲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运动状态__;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条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图丙是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所依据的科学知识是__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__。
14.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A__;21世纪教育网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C___;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B__。
15.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
(1)当卡片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卡片有重力__,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请你给他提出一条改进建议是:__选轻质卡片(或增大对卡片的拉力)__;
(2)实验改进后出现了如图乙所示平衡现象,若使卡片在图示位置失去平衡,你将通过__对卡片两端施加不同的拉力(或使两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或将卡片剪成两块)__方法实现。
16.小明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地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一块油漆过的木块和一杯水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让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水滴数/滴
5
10
15
20
25
摩擦力/N
1.3
1.5
1.8
1.4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水滴多少有关__。
(2)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为__1.2___N。
(3)随着水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更接近以下四幅图中的图__B__。
17.学习过“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徐发现实验室里有如图的形状大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他想比较一下铁块表面和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找来了弹簧测力计一个,表面平整的课桌一张,并设计实验得出了结论。请你再次完成小徐的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方法和比较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
解:(1)将木块放在铁块上,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测力计钩住铁块的拉环,缓缓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测力计示数为F1;
(2)将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测力计钩住木块的拉环,缓缓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测力计示数为F2。若F1=F2,则铁块表面和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若F1≠F2,则铁块表面和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不相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