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2 我与地坛(节选)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坍圮/祭祀 禅让/忌惮 起讫/迄今
B.尴尬/门槛 亘古/盘桓 罪孽/萌蘖
C.淡褪/蝉蜕 阻止/狙击 福祉/神祇
D.譬如/癖好 熨帖/熨烫 宿命/星宿
答案:D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pǐ/sì,shàn/dàn,qì;B项,gān/kǎn,gèn/huán,niè;C项,tuì,zǔ/jū,zhǐ/qí;D项,pì/pǐ,yù/yùn,sù/xiù。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50740052)
我无法想象一个时刻徘徊于生死边缘的人,又如何去面对自己身体的残缺。或许他也曾绝望过,也曾自暴自弃,但他终究走了过来,将忍辱负重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承受着多重伤害的史铁生却说:“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既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为环境的不理想而怨天尤人 又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出身寒微而妄自菲薄
A.自暴自弃 B.忍辱负重
C.怨天尤人
D.妄自菲薄
答案:B
解析:B项,“忍辱负重”指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50740053)
A.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的中美关系,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B.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东道主丹麦提出一份气候草案,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草案遭到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强烈质疑。
C.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财政的病灶、腐败枉法的危害、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和炒房者“搅浑水”的混乱等因素引起的。
D.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
答案:B
解析:A项,缺少与“建立”相对应的宾语中心词;C项,“原因主要是……引起的”,句式杂糅;D项,“凡”和“不少”两个词所表示的范围是不等的,一个表示所有,一个表示部分,不能共用。
4.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别让愤怒主宰我们的心灵。正如明末清初的一位文人申涵光所言:“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既过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要想在“路怒”之时保持理性的克制 ,防“路怒”于未然。
A.还需多点换位思考,平时就把问题想深、想透,更需三思而后行
B.还需三思而后行,多点换位思考,更需平时就把问题想深、想透
C.还需多点换位思考,三思而后行,更需平时就把问题想深、想透
D.还需平时就把问题想深、想透,三思而后行,更需多点换位思考
答案:C
解析:先思考,再行动,故“多点换位思考,三思而后行”,而“想深、想透”更进一步,所以放在最后。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导学号50740054)
想念地坛
史铁生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谁 谁还能怎样 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 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 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 那日何日 我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唯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了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寻求,即灵魂的眺望。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 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 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 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 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 疯话。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现在我看虚空中便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经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选自《灵魂的事》,百花文艺
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地坛里没有人世间的喧嚣,却不乏大自然四季的歌咏,作者喜爱的正是这种“鸟鸣山更幽”的安静。
B.作者不幸致残,心中十分苦闷,“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一句,是作者从心底发出的对生活的质问。
C.地坛是作者在痛苦的思索后走向“安静”的地方,是作者写作道路上的一次零度,因此作者想念地坛。
D.“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此句句式整齐,简洁有力,对虚假的不正当竞争给予了批判。
E.地坛在作者心中已成为一种象征,作者想念地坛,实际上是对一种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的想念。
答案:CE
解析:A项,从全文看作者喜爱的不是“这种‘鸟鸣山更幽’的安静”,而是一种超越了现实功利的安静,所以结尾才说“地坛在我”。B项,说那句话是“对生活的质问”,不对;下文“谁 谁还能怎样 我,我自己”及其下面一段中的一连串扣问表明,这句话应是对自己命运的扣问。D项,说引号里的话是“对虚假的不正当竞争给予了批判”不对,它批评的是世人追逐强权和豪华的心态。
6.文中提到“比赛、擂台、排名榜”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批评现实中文学界争名夺利的喧嚣;表明倡导“安静”、回归“零度”的重要性,增强文章的现实性(或针对性)。
解析:注意从下文“排名”用意入手结合现实加以考虑。
7.统观全文,地坛的“安静”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远离喧嚣(“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亦可);不与世隔离;恒久而辽阔;放弃荣华,漠视恭维与强权。
解析:既要抓住表面的特点,又要挖掘深层内涵。
8.结尾处“地坛在我”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以往地坛所代表的那种“安静”已扎根在我心中。
解析:主要从“地坛”一词所代表的含义考虑。
三、语言运用
9.阅读下面的消息,写一个30字以内的“一句话新闻”。
四月的地坛公园,鸟语花香,杨柳吐绿,一派春天的气息。今天,正值史铁生去世百日之际,许多他生前的朋友、同学及普通读者自发来到地坛,开展一场朗诵会,怀念这位远去的作家。
朗诵会在地坛公园的方泽坛举行,主办方史铁生研究会和精典博维公司特意布置了史铁生的大幅照片和画像,还摆出了一堆供来宾取阅的史铁生著作。场地可谓十分简单,只有四五十把椅子,陆续赶来的参会者有上百人,他们把座椅都让给了年长者。每个人都自带了史铁生的书、文章复印稿或手抄稿,以备朗诵所用。
正在北京参加创作会的浙江作家黄亚洲率先登台,高声朗诵一首献给史铁生的诗歌。编辑牛志强曾编发过史铁生的成名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他也特意朗诵了这篇小说的片段。令大家感动的是,史铁生的好友张骥良也来登台朗诵。张骥良患有视力障碍,尽管《怀念地坛》稿的打印字体很大,但他朗诵时鼻尖几乎碰着稿纸,声情并茂地读着每一个句子。
整场朗诵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虽然顶着午后的太阳,却没有人提前退席,众人平静地领略一份精神洗礼。
(2011年04月11日《北京日报》)
参考答案:史铁生逝世百日纪念活动在地坛公园举行,众名家登台朗诵寄托哀思。
10.阅读下面题为《出行之前》的漫画,紧扣漫画反映的内容拟写一则广告词。(不少于10字)
(导学号50740055)
答案示例:(1)听从家人劝告,远离抽烟恶习。
(2)公共场所不抽烟,快乐健康每一天。
解析:禁烟的广告词应该包括抽烟的危害、温馨的提醒等。解题时,要注重观察漫画的主要内容。这是一幅妻子规劝丈夫不要抽烟的漫画,从丈夫提着提包和题目“出行之前”可以推测出丈夫要出门;妻子在丈夫的T恤上画一个“禁止抽烟”的标志,意思是提醒丈夫出门在外不要抽烟。从这个角度分析,拟写的广告词要体现妻子对丈夫的规劝、抽烟的危害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