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千秋祭
爱 国
当苏武被流放到寒冷凄凉的北海,大漠的冷风吹裂了他的双手,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他依然手持节毛尽落的旄节,眼睛跨越千山万水,寻找着回家的方向。叛将卫律的威胁不能让他容色稍变,匈奴千金封侯的许诺不能让他动摇片刻,因为他心中装着两个字——祖国。为了这两个字,他把“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信条铭记心间;为了这两个字,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一个爱国者的尊严!
当岳飞怀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凌云壮志被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英雄再难以倾力保家卫国。纵然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惆怅哀痛令人心酸,也敌不过朝野中奸佞小人的流言蜚语,最终只能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饮恨长辞,但他成了民族魂。岳飞的声音依然回响在大地山河间,“精忠报国”的铮铮铁骨站成一尊不朽的雕像,沸腾的血液澎湃出一曲流传千古的爱国之歌。
美
字
体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
赏美文
英雄不死,浩气长存
我常常仰望长空,不仅仅因为风雨雷电,不仅仅因为日月星辰,我深信,充塞于天地之间的,还有一个个不朽的灵魂。
于是,我在寻觅中迎来送往。我看到了孔子,驾着牛车颠簸而来,吟诵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如雷箴言;我看到了辛弃疾,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之风猎猎而来,留下“可怜白发生”的一声叹息;然后,我看到了你,文天祥!
我该怎么描摹你呢?你形容憔悴,衣衫褴褛,出没在江南的泥淖里,你是那样狼狈不堪,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凭你微薄之力,如何能扶住将倾的南宋大厦?但你屡败屡战,直至被俘,知其不可而为之,你用你文弱之躯,践行了孔圣人为理想而不屈的战斗情怀!兵败被俘,你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威逼利诱,漫长的幽禁,没有摧折你刚直的傲骨,一个不屈的灵魂从砧板上幽幽站起,于是,宇宙间便充塞了一股浩然之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你指挥的兵马,没有能气吞万里,但你的凛凛正气,却黯淡了星辰,光润了日月,在华夏儿女心中塑成了屹立不倒的中华魂。于是,我看到了戚继光抗倭的大旗,看到了史可法如炬的目光,看到了林则徐焚烟的火把;看到了台儿庄城头破碎的战旗仍迎风招展,看到了乌斯浑河接纳八位女战士时痛苦的漩涡,看到了狼牙山为接住跳崖的壮士而残损的树枝……在你的身后,无数铁骨铮铮的英烈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精神的万里长城!
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你,文天祥,永远活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让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天地之间高昂起不屈的头颅!
英雄不死,浩气长存!
?心灵驿站
文天祥,南宋亡国时的丞相,历史赋予了他责任,也考验他的胆识与器量,他注定是南宋王朝的殉葬人;但他站在这段历史的转折点上,他的思考,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让同时代的人为他唏嘘赞叹,也让后世的人久久思量:人应该怎样面对义利生死?国家、民族、气节应该占有怎样的分量?
【课内挖掘】
1.文天祥死后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其中他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正气歌》等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我们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在被俘之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坚守着最基本的人格底线,用他的行动阐释着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气节,显示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奏响了响彻天地的正气歌。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正义、气节、精神财富等话题中。
2.公元1279年,农历正月,文天祥兵败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军的押解下,云愁雾惨地颠簸在崖山海面。无一丝一毫的张皇,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轩昂的正气,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国家的强盛,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这精神就如长江,如黄河,万古奔流,从远古到未来,延续着我们的血脉,哺育着我们的每一代人。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为国尽忠者,虽死犹生,其精神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激励后人,勉励众生。其道德品质更是千载而下,巍然耸立。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生命价值、爱国、气节等话题中。
【写作范例】
示范一:
我该怎么描摹你呢?你形容憔悴,衣衫褴褛,出没在江南的泥淖里,你是那样狼狈不堪。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凭你微薄之力,如何能扶住将倾的南宋大厦?但你屡败屡战,直至被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你用你文弱之躯,践行了孔圣人为理想而不屈的战斗情怀!兵败被俘,你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威逼利诱,漫长的幽禁,没有摧折你刚直的傲骨,一个不屈的灵魂从砧板上幽幽站起,于是,宇宙间便充塞了一股浩然之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范二:
大都·皇宫
“我已经不能再等了,今天江淮之地又冒出了三股乱军,都打着文天祥的旗号,我们刚刚攻下的江阴、淮岭两郡又失守了。今天夜里,文天祥非死不可,我一定要让那些愚昧的老百姓知道,他们的丞相已经死在了元朝的手上。”
“可是,陛下,能否容微臣再劝他最后一次,毕竟如果他能归降的话,南人将会望风而降。”
“也好,可是明天太阳升起之前,我一定要得到答案。”
“是!”
天 牢
不知道明晚的月色会不会这样美?文天祥透过天牢的天窗向外望。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欣赏月色了,最近右眼皮一直在跳,总有一种活不到明天的感觉。文天祥痴痴地想。
“天祥兄!”一阵笑声响起。
“是你!”文天祥睁大了眼睛。“丞相大人,这么晚你来找我不会是为了请我喝一杯酒吧?”
“不错!”元丞相特穆尔·敏德断喝道,“我正是来请文兄共进一杯的。”说着,他将手中所持的酒壶注满身后随从递上来的酒杯,递给了文天祥。文天祥看也不看,头一仰就要一饮而尽。
可是,特穆尔阻止了他,他看着文天祥的眼神里,有一丝钦佩。
“这是一杯毒酒。”
“我知道。”文天祥淡淡地道。
“那么,文兄你还是不肯归降吗?”
“丞相大人,你这不是第一次来了吧?”文天祥的脸上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从容,“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要我降,死都不可能。”
“是吗?”特穆尔笑了起来,“皇上已经下旨,不会让你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
“是吗?”文天祥眉毛一挑,“忍不住了吗?他想要杀我了吗?”
死
死是一个很古怪的想法。
死也有很多方式,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地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那么我该选择哪一种,是选择跪着生,然后蝇营狗苟地过一生?那么,我这一生,也不过是中华浩浩历史上一个短暂的瞬间。如果我选择站着死,那么,我的死,将会是一种永远吧!
永远……
原来死也可以永远。
特穆尔看看文天祥,“文兄,你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文天祥淡淡地道,他缓缓地举起了酒杯。特穆尔一脸敬重地看着他。
原来这短暂的痛苦也会带来永远的快乐。
原来死也是这么短暂。
原来,短暂也会永恒。
是夜,将星没于江南之地。
当时的皇帝叫什么名字,人们都忘了。人们只记得文天祥还有他的死,他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戏谑(nüè) 正月(zhēnɡ) 典型 撤手锏
B.戕灭(qiānɡ) 喝令(hè) 震慑 擎天柱
C.聒噪(ɡuō) 门槛(jiàn) 斐声 兵马俑
D.箴言(jiān) 恫吓(hè) 奸佞 摄影师
解析:A项,“谑”应读xuè,撤—撒。C项,“槛”应读kǎn,斐—蜚。D项,“箴”应读zhēn。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当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不要急躁,要平心而论,商讨解决的办法。
B.封建专制王朝在革命力量的攻击下,摧枯拉朽,摇摇欲坠。
C.陷入绝地的敌军把所有的部队集中在一起,孤注一掷,准备突围。
D.《狂人日记》犹如黄钟大吕,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唤醒了麻木的国人。
解析:摧枯拉朽:摧折枯草朽木,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褒义词。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天祥一生的真实写照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他是状元出身,笔力当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煌煌笔墨,正不知有凡几。
C.当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希腊是现代文明之源,有人提出欧洲大多数的发明来自埃及和东方。
D.空中的飞鸟对于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落。
解析:A项主语和宾语倒置。C项成分残缺,应在“之源”后加上“时”。D项“坠落”的主语不明,应改为“而使飞机坠落”。
答案:B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看到吉州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遗像肃穆地陈列其中,十分钦佩和敬慕。
②这些忠烈之士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文天祥觉得自己也应该能做到。
③文天祥在童年时,就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
④他暗暗地立下誓言:我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死后和他们一样受人尊重,被人祭祀。
⑤有一天,他来到吉州的学宫瞻仰先贤遗像。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④⑤①② D.⑤①②③④
解析:③是总述,应放在最前面。其余的是对③的解说,按时间顺序排列:⑤①②是所见,④是所感。
答案:B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乱世中的美神
梁 衡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苟延了一百五十二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逍遥一生吗?
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
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骨子里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格的超群脱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淤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着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诗作面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5.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全文内容分条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平民之身念国家大事,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对待一切决不凑合;②追求人格的超俗;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意思对即可)
6.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引用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引用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表现她的人格之美。
7.文中说,“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在清照诗作面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说出两至三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赞同:①在写作的主题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写的都是男女相思;李清照的词作往往表现的是女词人在国难当头的困境里的愁思;②在诗词的格调上,离情闺怨类诗词表现的都是狭隘的个人愁绪;李清照的诗词往往表现出关心国家兴亡,坚守操守的大志;③在艺术风格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往往滥用感情,手法粗劣;李清照的诗词含蓄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
(示例二)不赞同:①“无数”“粪土”等说法太绝对;②高于或相当于李诗者不乏其人,例如柳永等;③诗作风格、内容等应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谈出两点理由,且角度不重复,言之成理即可。)
三、创新语用
8.在学习《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一课时,同学小刘不仅为卞毓方的文采喝彩,更为文天祥的傲骨所折服,一时心潮激荡,写下了下面的文字歌颂文天祥的精神和对《正气歌》的理解,请你接下去再写两句。
这是多么豪迈的《正气歌》!歌之临空,则化为虹霓;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更增其高;日月星辰因了这支歌,而益显其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要求看,补写的两个句子要依照前面的句式。结合对《正气歌》的理解,意思符合即可。
答案:(示例)长江黄河因了这支歌 更激昂澎湃 华夏子女因了这支歌 更气贯长虹
9.请阅读这幅重阳节形象标志,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内容,并点明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徽标图片说明要完整,包括徽标的主体、文字、拼音以及之间的关系,这个徽标主体部分包括两个“9”字和菊花,要解说其含义。
答案:标志用一个双9的图案,结合中国古老的毛笔画元素和菊花构图,寓意欢庆又幸福圆满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