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1同步练习:17江魏晋诗三首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1同步练习:17江魏晋诗三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0 14: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汉魏晋诗三首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杨自芳
心是什么?是理想、追求、抱负、胸襟、视野和境界。有一等胸襟者,才能成就一等大业;有大境界者,才能建立丰功伟业。
很多时候,我们去做一件事,常常缺少的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胸襟、视野和境界。
心像针眼一样小的人,做起事来,常常挑三拣四、拈轻怕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他们整日忙忙碌碌,最终却碌碌无为;心像大海一样宽广的人,尽管有时从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从来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知识缺乏,可以去汲取、去丰富;能力低下,可以去训练、去强化。唯有扩大胸襟、拓宽视野、升华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不断地学习、自省、淬火、修炼和砥砺。做人、做事有了境界,就会成为仁者、智者。既仁又智,当天下无敌。
当心变大时,我们就多了一对眼睛、一双手、一副耳朵。眼望不到的景物,心可以感受到;手够不着的东西,心可以触摸到;耳听不见的声音,心可以聆听到。用心做事,可以明辨是非、洞察秋毫;用心做事,可以匠心独运、巧生于内;用心做事,可以八面来风、生定慧根。世上千事万事,唯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大做好、做精做妙。
我们很难成为伟人,但可以拥有伟人一样的胸襟。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可以用大境界的心态去做平凡的小事。
不要把心放在手掌上、眼皮下,要把心放在高山之巅、大海之上。置心于山巅,就会“山高我为峰”,“一览众山小”,饱览无数精彩迷人的风景;置心于大海,就会“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勇立潮头,尽显英雄本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赏美文
在通往大学的路上
学习是要吃苦的,是要能忍得住板凳上、台灯前的孤独的。不管你的起点如何,最终到达终点的人一定是勤奋且有目标的人。学习是通往自我理想的铺路石,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披荆斩棘,乘长风破万里浪,到达梦想的彼岸。
一个人只要有了奋斗的目标,就会笑着迎接挑战,视困难如草芥,将汗水比黄金。经过了挫败,游历了迷惘,开始清醒,即使一无所有,但会努力拼搏,为了理想与最斑斓的梦。成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有梦,且不轻言放弃的人一定会到达他心中的彼岸!
为了学业而奋斗、拼搏、吃苦、牺牲,是一种高尚的享受。将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勤奋贯穿于学习生活的每一天、每一课;把高考的成功仅仅当作是积铢累寸、厚积薄发的一种回报,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才会看到希望,才有可能触到幸福。
把追求本身作为追求的目的,不计成败地追求知识本身。这样,可以使自己在高考面前放松下来,还能感觉到追求过程中的快乐与充实。获得知识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是我们终身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少浮上水面的能力,只是缺少沉在水底的耐心。一件事情,看来和做来的感觉永远不会完全相同。不去做它,虽然回避了经历这个过程时可能会付出的艰辛,但却永远难以体会那份忙碌的充实与奋斗途中收获的喜悦。
高三就像一次长跑,需要毅力、勇气以及一点点的技巧。其实,高考的成败关键在于内因,而非外界其他因素。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意外,我们都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成功也最终会属于我们自己。因为,胜利往往来自坚持不懈地付出和努力!
让我们用暂时的枯燥和寂寞打造未来的鲜活,让我们用现在的汗水和泪水洗亮他日的欢笑!放开胸怀,去迎接人生的挑战,无论是胜还是败。
(摘自《励志故事》)
?心灵驿站
通往大学的路是为有目标而且勤奋的人准备的。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进入理想的大学,那是痴人说梦。只有经历拼搏、奋斗,并且以坚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的人,才能迎来人生的曙光。

【课内挖掘】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的重要体现。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这使许多有才能的人如水归海。程昱、许褚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郭嘉、荀彧冲着他的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满宠、董昭神往他轰轰烈烈的战绩,崇拜他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张辽等虽被曹操俘虏而来,却心悦诚服地佩服曹操的仁德,甘愿为其效力;就连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曹操也是礼而敬之,任而用之。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胸怀、人才、志向、心忧天下等话题中。
2.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带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千百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忘记与铭记、尊严、个性、选择、骨气、淡泊、独善其身等话题中。
【写作范例】
示范一: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示范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才更是极其渴望。
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唯才是举,是曹操既出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
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皎洁(jiǎo)  拔擢(zhuó)  机杼(zhù)  譬如(bì)
B.契阔(qì)  慷慨(kǎi)  子衿(qīn)  鼓瑟(sè)
C.荫庇(yìn)  三匝(zā)  阡陌(mò)  哺育(pǔ)
D.暧暧(ài)  羁鸟(jī)  守拙(zhuō)  樊笼(fán)
解析:A项,“譬”读pì;B项,“衿”读jīn;C项,“哺”读bǔ。
答案:D
2.下列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盈盈一水间   间:间隔
B.羁鸟恋旧林   羁鸟:束缚在笼里的鸟
C.榆柳荫后檐   荫:树的影子
D.但为君故   但:只是
解析:“荫”是“遮蔽”的意思。
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   B.乌鹊南飞
C.鼓瑟吹笙   D.脉脉不得语
解析:B项,名词用作状语,其余三项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B
4.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情景交融的一项是(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解析:D项,直接抒情。
答案:D
5.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解析:B项,不是对偶。虽然两句分别有双音词“青青”和“悠悠”,但词性明显不同。
答案:B
6.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一诗借天上牵牛星和织女星不能团聚的神话故事,来抒写人间离别相思的哀怨。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态度。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对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樊笼”即诗中所说的“尘网”,指当时复杂的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析:“樊笼”喻指官场。
答案:D
7.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B.《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C.《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解析: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山水诗开创者是南朝的谢灵运。
答案:B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苦寒行①
曹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②,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③,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④诗,悠悠使我哀。
注:①《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诘(jí)屈:盘旋曲折。③怫(fú)郁:忧虑不安。④《东山》:《诗经·幽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8.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具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交代行军的地点。②用“艰”“巍巍”写山的高大难行,为下文抒发行军的艰辛作铺垫。③照应诗歌的题目。
9.诗歌是描写了行军沿途中的哪些景物或景象来表现行军之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沿途的景象是:劲烈的寒风摇撼着山间的高树,饥饿的野兽夹路威胁着行军的将士,绵延千里的太行山已被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一路见不到人烟。行军野外,桥梁断绝;迷失道路,没有宿处,人马同饥,凿冰做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
饮酒(其十)
陶渊明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注],息驾归闲居。
注:名计:名,通“明”;明计,良策。
10.请解释诗中的“远游”和“风波”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先要读懂全诗,再结合全诗和陶渊明的身世经历来解释。
答案:“远游”指离家做官;“风波”一语双关,一是指水面上的风和波浪,二是指官场的动荡、龌龊。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题时,要结合陶渊明的身世经历来思考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中写诗人做官,但道路迥长,风波阻途,诗人自己也认为“非名计”,便 “息驾归闲居”。这样,诗人的情感就能总结出来了。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归隐的决心(或“离开官场的决心”,答“向往田园生活”亦可)。
三、创新语用
12.阅读下面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现代科技与奥运竞技发展情况表
项目
科学技术
(科学理论)
项目
(发展情况)
竞技
(成绩变化)
短跑
(田径)
生物力学的运用
站立式起跑发展为蹲踞式起跑
百米短跑成绩不断突破
跳高
生物力学、人体工程学、人体力学
跨越式—俯越式—背越式
成绩突破
到2.45米
游泳
高科技分子技术、现代摄影技术
各泳姿技术动作日趋完善
各项世界纪录大幅提升
其他
项目
高分子材料、电子传感设备、数学分析法
各项运动的技术日趋完善
成绩不断提高
(1)请根据表中反映的现代奥运会竞技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科技与奥运会竞技发展的关系。(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结论1: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或科学理论运用到了奥运会竞技中。结论2:科学技术运用促进了竞技技术的发展与成绩的提高。
(2)科技是奥运竞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竞技成绩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13.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昨天,北京大学举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告诉记者:“考试题目灵活,题型新颖。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来没有这样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了上联‘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要求对出下联,挺有意思。”除笔试外,考生还须参加由北京大学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作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北大自主招生出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