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4 毛泽东词两首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百舸
孟轲
沉疴
枝柯横出
B.怅惘
蚊帐
苌弘
为虎作伥
C.狰狞
挣扎
风筝
峥嵘岁月
D.城郭
敦厚
淳朴
江天寥廓
答案C
解析A项,“舸”读gě,其余都读kē;B项,依次读chàng、zhàng、cháng、chāng;C项,都读zhēng;D项,依次读guō、dūn、chún、ku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C.有些心情浮躁的人,每当听到一些顺耳的话,不管是外交辞令还是真心赞许,马上就变得非常“灿烂”,飘飘然忘乎所以。
D.老人虽已七十多岁,但老当益壮,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称得上年富力强。
答案C
解析A项,“风华正茂”不能用来修饰“学习和生活”;B项,望文生义,“指点江山”的意思是评说国家大事;C项,“忘乎所以”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D项,“年富力强”形容中青年人,与语境不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B.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判评他们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来作餐具。
答案C
解析A项,句式杂糅,“寻找解决……破解之道”可改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B项,句意不明,180多家可能指医院,也可能是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总共180多家。D项,暗中偷换主语,可在“既可以用”后加“它”。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 ”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 , , 。”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注意把握内在的逻辑顺序:先看到再听到,然后心灵才被“迷住”,以至忘了凡尘。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6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6月
5.毛泽东这首词的上、下片各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上片写游泳所见、所感,抒发横渡长江、与风浪搏斗的豪情。下片写改造、开发长江的宏伟图景,寄托奋发图强、高速建设国家的殷切期望。
6.词的下片塑造了一位“神女”形象,请鉴赏这一形象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使得曾帮助大禹治水的神女也大为吃惊,世界真的彻底变样子了。诗人最后用巫山神女,即传说中西王母的女儿瑶姬的神话故事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美丽,而且现实与理想、典故与神话相融一体,也更增添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7~8题。
菩萨蛮
舒 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7.“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而“留”字则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催”一“留”,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大意对即可)
解析“催”之急更见“留”之切,所以答题时可从与“留”的对比中去分析其表达效果。
8.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饮尽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情思。从将别想到别后,笔意拓展,结尾二句,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长。(大意对即可)
解析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去分析,一是要写出词作表达的感情,二是要写出这一感情是如何通过写景表达出来的,要突出其“思致”。
(三)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9~10题。(导学号50750002)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望江南
[南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杀看花人。
9.你认为皇甫松在词中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由实及虚,虚实结合。前两句写眼前实景,同时又是以实代虚之笔,暗引出下文的梦境;后三句则虚写梦中景象,但又是江南水乡景色的真实描述。
解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皇甫松词作“虚实”关系的处理,首先要明确在文学作品中一般具体描写、叙述的文字是“实写”,而作为抒情、议论乃至联想想象的成分则是“虚写”。在本词中,前两句具体描述眼前的景色,此为“实”,后三句是梦境,属于联想或想象的成分,则是“虚”,但在这“虚”中,又是对江南水乡景色的真实描述,则为虚中有实。组织答案时要先概括出“虚”与“实”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
10.两首词都写到“梦”,这两处“梦”各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皇甫词中,“梦”中的江南梅熟、夜雨吹笛、驿边人语充满欢情,以此表现词人梦醒之后孤独与惆怅无法消散的情感;李词中,“梦”中故园的江水、乐声、飞絮、轻尘和看花人都显现出一派生机,表现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伤感。
解析第一首词写的梦境,其中包含着欢快热闹的江南美景,但结合前两句“兰烬落,屏上暗红蕉”所描述的现实情境,不难看出作者是将对现实的孤独惆怅之情寄托在梦境之中,而现实却与梦境有着很大的反差。第二首词虽然写尽了“闲梦”中南国的迷人景象,但词人的心境却并非欢快愉悦的,联系作者,李煜是南唐皇帝,亡国之君;联系“闲梦远”说明他已无事可做,那迷人的南国美景成了“遥远”的梦境。根据这一分析,词人所表达的情感也就非常明晰了。
三、语言运用
11.为下则新闻加上恰当的题目。
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凤翔民间雕刻艺人李耀推陈创新,让古老的马勺脸谱再度变脸,变成毛泽东诗词纪念马勺。
57岁的李耀是凤翔县糜杆桥镇人。2006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三周年。李耀突发奇想,让千年脸谱马勺变成新颖的毛泽东诗词马勺。他用了十天时间雕刻完成了一套极具纪念意义的毛泽东诗词纪念马勺。这套马勺黄底红字,直径达80厘米,由一个大马勺和九个小马勺插花组成。其中,大马勺背上镌刻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西江月·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五首诗词,九个小马勺上刻着毛泽东的七律诗《长征》。整个马勺采用隶书和阴阳结合的刻法,刻了毛泽东的六首诗词,共计四百五十个字。
据悉,李耀已将这套毛泽东诗词纪念马勺赠送给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参考答案民间艺人推陈创新,毛泽东诗词刻上马勺
12.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 ,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 ,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 ,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 。
答案示例①“望”最重要 ②即便是“居” 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 ④景色都不相同 ⑤丰富的审美感受
解析该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但题型有所创新。第一要搞清填写的是“相应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第二要注意读懂语段内容。答题最关键的是抓住第一句话的“可游、可居、可望”。从所给的语段内容看,该语段主要是在谈“望”,答案必须围绕此内容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