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9 议论散文两篇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双瞳
撞击
一幢楼
满怀憧憬
鬼影幢幢
B.差错
误差
开小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C.搅动
皎洁
抬轿子
彰明较著
矫枉过正
D.机械
泄密
卸包袱
浑身解数
沆瀣一气
答案D
解析A项依次读“tónɡ”“zhuànɡ”“zhuànɡ”“chōnɡ”“chuánɡ”;B项,“开小差”的“差”读“chāi”,其他都读“chā”;C项,“轿、较”读“jiào”,“搅、皎、矫”读“jiǎo”;D项,都读“xi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2)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3)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C.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侧重于谋事精明,与安排“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相适应。“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侧重于“熟”,仔细、审慎,与医疗方案确定的语境相适应。“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侧重于“远”,与“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相适应。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他的文学创作都不是那种生吞活剥的东西,而是具有真正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中国人也为外国人所喜爱。
B.钱锺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
C.漫步小径,清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蜡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喜爱”后应加“的作品”;C项,动宾搭配不当,“看见”与“幽香”不能搭配,后一句应改为“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蜡梅,原来幽香是从那里释放出来的”;D项,不合逻辑,“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4.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太阳与月亮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一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①然而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②在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暖和得不像冬天。③一家人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月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④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地狂吼,要二三日才会止的。⑤在平常的日子,风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来,半夜即息。
A.③①⑤④② B.②③①⑤④
C.③④⑤①②
D.⑤②④③①
答案B
解析注意上文提示“太阳与月亮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一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可以断定其顺序。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沈从文的虎耳草
林万春
我一向亲近野花野草,忽然在溪边发现一片虎耳草,就像一丛丛竖起的虎耳朵,妙乎哉!因“他乡遇故知”而喜不自禁。
虎耳草,小时候我见多了,外婆的菜园里就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沟边、石壁等阴湿处,茎不过五六寸高,一茎一叶,丛生,圆叶毛茸茸,肉质多汁,有点像老虎的耳朵,为此三明人呼之“老虎耳”;初夏开粉红花,花瓣虽小,但在水珠的映衬下,晶莹剔透,美如小小莲花,所以闽南人又称“石荷叶”。
虎耳草是草族平民,它从不和蔬菜争地盘,极少涉足菜畦,总是心平气和地依偎在石壁、沟边、地角,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第一阵春风来临,它萌发出小叶,绿汪汪的,就像大地刚睁开惺忪的睡眼。它在仲夏开花,花普通而平凡,就像农家女的头结,万绿丛中一点红,水红色的花,既不像桃花张扬,也不如玫瑰招蜂引蝶。只是有一个三伏天,我帮外婆挖地种菜,一阵眩晕,我忽然流出鼻血,外婆不慌不忙采了一株虎耳草,捣烂绞汁让我服下,三五分钟后立马止血。后来我还知道,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可治瘟疫。
“此曲只应天上有”,和虎耳草在书中邂逅,是在大师沈从文的《边城》里。我想我与沈翁有缘,他的梦中之物,长在了我家的菜地,一种惊喜油然而生。《边城》里多次写到虎耳草,例如第14节:“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记祖父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蹿过对面的悬崖,去做什么呢 摘虎耳草!”又如第17节:“老船夫言道,二老,我家翠翠说,5月里有天晚上,做了个梦……她梦得古怪,说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对溪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还在这一节:“老船夫问,翠翠,你得了多少鞭笋 翠翠把竹篮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虎耳草长在高高的悬崖,平时不易摘到,但在梦中,在歌声的帮助下,翠翠却可以轻易摘到,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多少年过去了,我再读到这些句子,依旧感到诗意盎然。
1982年5月11日,沈从文重游家乡凤凰城,小船在杜田靠岸,一行人上了岸,见一口井边长满毛茸茸的虎耳草,沈从文告诉大家,这是一种谦卑的花草,能适应各种土质,是消炎去毒的一种良药。他叫大家看,此草每片叶子都很完整,因了药性,虫子是不敢咬它的,农民常用它消除一些无名肿毒……为了对照沈翁的话,我查过《本草纲目》,书上说虎耳草清热解毒,用于治疗中耳炎、湿疹、肺痈、瘰疬结核、无名肿痛等。
沈从文的弟子汪曾祺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从文喜欢的草。”
1992年5月10日,家乡人民为沈从文举行骨灰安葬仪式,部分骨灰撒入沱江,部分则埋在听涛山墓地。覆盖完最后一捧土,沈夫人、沈红、虎雏等亲人再也抑制不住一路上克制已久的悲伤,失声哭了。他们采来沈从文生前喜爱的虎耳草,小心地把它栽在墓碑周围,从此年年夏天,先生的墓地都会开满粉红色的花,一片晶莹剔透,像老虎竖起耳朵听着。我知道,碑文的一面为:“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是嵌字格,隐含“从文让人”之意。我以为,碑下的花是世上最朴实,而又最可爱的花。我敬佩先生的为人,随遇而安,温良恭让,一种大家风范。我喜欢虎耳草,因为我爱读《边城》,还因为我不用梦中寻寻觅觅,就可以在家园里和它守候一生。挺高兴的,今天又在森林公园里邂逅,但愿湘西的野花在闽都一样芬芳,一样诗意,随风飘荡,沁人肺腑。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虎耳草,是一个抒情性意象,它贯串文章的全篇,既起到了线索作用,又是沈从文精神的形象化写照,寄托着作者对沈从文的深情与礼赞。
B.文中引述汪曾祺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结尾的话,既交代了沈从文对虎耳草的喜爱,也突出了虎耳草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C.“虎耳草清热解毒,用于治疗中耳炎、湿疹、肺痈、瘰疬结核、无名肿痛等”,作者暗示:读《边城》可以体会湘西风情,有益身心健康。
D.文中引述《边城》关于“翠翠与虎耳草”细节的描述,意在表现作者喜欢虎耳草,缘于自己喜欢沈从文写的小说,为下文借虎耳草写沈从文的人格精神张本。
E.“愿湘西的野花在闽都一样芬芳,一样诗意,随风飘荡,沁人肺腑”,表明作者希望沈从文先生的温良谦让、随遇而安的精神能够发扬光大。
答案BC
解析B项,“也突出了虎耳草所具有的优良品质”与原文内容不相符合;C项,“读《边城》可以体会湘西风情,有益身心健康”,过度分析,不合作者原意。
6.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虎耳草是草族平民。
(2)愿湘西的野花在闽都一样芬芳,一样诗意,随风飘荡,沁人肺腑。
参考答案(1)虎耳草,如平民一样普通平凡,拥有心平气和、随遇而安的优良品质。(2)希望沈从文先生所拥有的温良谦让、随遇而安的精神能够发扬光大。
解析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要结合语境,更要有全局眼光。因为,文中重要的语句,往往与全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相关联。第(1)句是个比喻句,要联系段中揭示虎耳草特性的词语“心平气和”“随遇而安”来理解。第(2)句,从全文来看,作者采用了托物喻人的手法,这里写草,实际上是写沈从文,草的“芬芳”,就是指沈从文的优秀品质。
7.综合全文,简要概括虎耳草的特点和功用。
参考答案特点:①晶莹剔透,美丽如花;②心平气和,随遇而安;③朴实平凡,温良恭让。
功用:①止血消炎;②清热解毒;③治疗瘟疫、中耳炎、湿疹等多种疾病。
解析概括“虎耳草”的特点、功用,要在全文中找到具体描述“虎耳草”的段落,如第2段、第4段、第6段等;其次是从中筛选、概括能表现其“特点、功用”的词语。当然,要注意充分利用原文当中的关键词,如“晶莹剔透”“心平气和”“温良恭让”等。
8.试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标题“沈从文的虎耳草”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虎耳草”是文章的线索,它贯串全篇,串起了“虎耳草的特性”“翠翠的故事”“沈从文的安葬仪式”等内容;②将“虎耳草”与“沈从文”紧密联系起来,确立了全文托物抒情的基本思路;③富有悬念意味,引发读者对“沈从文”与“虎耳草”的兴趣与思考,同时,也暗示虎耳草是沈从文精神的比喻、象征事物,对虎耳草精神的赞扬,就是对沈从文先生的赞扬。
解析标题是实物型的,如这里的“虎耳草”,一般要探究其在结构线索方面起到的作用;标题将沈从文与虎耳草联系在一起,要从托物抒情的角度来思考,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好能点明虎耳草的寓意等。此外,还可从艺术手法、效果的角度探究,比如设置悬念等。
三、语言运用
9.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演员不可能把肉体的痛苦表现得惟妙惟肖,或是很难办到这一点。近代剧作家对付这种暗礁,或是完全避开,或是很轻快地从旁边绕过,谁敢说这种作家应该受到谴责,而不应该受到表扬呢
请根据提示,将莱辛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完成填空。(不超过15字)
好的剧本应该 。
参考答案不表现或少表现角色肉体的痛苦
10.以“我们重视文学教育”为开头,改写下面的句子,使前后内容衔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视。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这是不在话下的。我们不是要求学生人人成为文学家,而是要求人人接受文学教育。
我们重视文学教育,
参考答案(我们重视文学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人人成为文学家,而是要求人人接受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这是不在话下的。更重要的是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视。(或“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却时常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