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3 说不尽的狗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颈圈/颈椎
镶嵌/攘外 翘首以待/翘楚
B.沮丧/刀俎
谒见/墓碣
否极泰来/癖好
C.恶劣/厌恶
解题/押解
亲密无间/间或
D.隔阂/惊骇
炽热/痴迷
五雷轰顶/起哄
答案D
解析A项,分别读jǐng、xiāng/rǎng、qiáo;B项,分别读jǔ/zǔ、yè/jié、pǐ;C项,分别读è/wù、jiě/jiè、jiàn;D项,分别读hé/hài、chì/chī、hōng/hòng。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面对棘手的问题,是派富有工作经验但魄力略显不足的老王去调解呢,还是让敢于担当但经验不足的小张去处理,张部长一时有些 。
(2)面对失控的中国楼市,如果我们 ,不能及时通过有力的政策调控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那将是很危险的。
(3)当改革进入到必须触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阶段时,什么困难都可能遇到,这时候需要的是勇往直前、敢打敢拼的精神,决不能 ,犹豫彷徨。
A.瞻前顾后
举棋不定 优柔寡断
B.举棋不定
瞻前顾后
优柔寡断
C.瞻前顾后
优柔寡断
举棋不定
D.优柔寡断
举棋不定
瞻前顾后
答案B
解析“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孙绍振的幽默理论并不满足于转述西方经典,而是着重于将理论的独创性与操作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上更是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
B.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C.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通上的便利,但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怀疑。
D.据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广东每年的自然灾害直接损失至少190亿元人民币以上。
答案A
解析B项,对“和”的理解产生歧义;C项,语序不当,“不少”应在“便利”之前;D项,“至少”不能与概数“190亿元人民币以上”搭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以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答案B
解析首先确定③应该作为首句,可以衔接狗“勇敢而又聪明”,是作为“勇敢而又聪明”的例子。而⑤不能作为首句的原因是对于全文来说,话题转换太唐突。因此排除C项和D项。“这种特殊天赋”明显是指狗的听觉与嗅觉能力,并且“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天赋”应该还有下文,所以④不能作结语,进而排除A项。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中心一致、色调一致,使句序合理,衔接与呼应自然;注意使用排除法。同时要注意,横线之间的标点也有明显的提示作用。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导学号50750012)
黑土地
韩静霆
①我是北方的黑土捏成的,土性浇铸在我的灵魂之中了。
②我生于黑土,长于黑土。童年,我用黑土捏出我的天使:人,马,牛,羊,鸡,狗。我和黑土造就的这些众生厮守,说话。我用黑土制成能吹奏抑抑扬扬、呜呜咽咽曲调的埙。我的埙就是我的唇舌,我生命的延长,我灵魂的独白。我是黑土的上帝,黑土也是我的上帝。26年前我孑然一身进关,闯荡京华。我住在前门箭楼下的小客栈里,柔和湿滑的京腔在议论我:这个北方的小牛犊子。哦,是的。牛犊子,北方,我。我走出北方黑色的漠野,什么也没带——不不,我带走了一样东西,永生永世不可抛弃也无法抛弃的东西,那就是我的土性。
③每次返乡,黑土地总是极尽柔情地待我。当我的两脚插在浸了油似的黑土地里时,即便是大旱时节,湿漉漉的地气也冲得脚心痒酥酥的,我的两足张开十个“根须”吸吮着水汽,我感觉到筋络舒展的咔咔声,我感觉到血管中冲撞着一排又一排黏稠的然而又是流动着的激情的浪头。唯有此时,我可以和刚刚拱出土皮儿的荠菜私语,可以得到玉米缨子扬来的花粉,可以喝到奉献到手心的蚂蚁酒,这时候我能把目光的线一直拉到松辽平原的极处,看云起云飞,进入一种境界。我想我变成了黑土地上植根并且眺望着的树,一棵生有两个丫杈的树,一棵擎着乱蓬蓬鸟窝的树,一棵白桦树。我想我不怕被肃杀的风摇落最后一片叶子,叶落了还会再生。我想我可以燃烧。在地上成炭,在地下变煤。因为,我是黑土地的子孙。
④带着黑土地给我的足够的营养,我离开了故土。西北高原的风吹不倒我这北方的榛莽,海南天涯的烈日晒不干我黑褐色肌肤蕴藏的油性。有时候,我枕着塬,枕着海,闭上眼睛想到的却是北方黑土地柔软的怀抱,想到儿时睡过的桦树皮摇床。我为此心旌摇荡,依稀看到黑土地上跋涉而去的祖先。哦,努尔哈赤的雕弓拉成满月,“玉骢嘶罢飞尘起,皂雕没处冷云平”;哦,挖参人如崖上的壁虎,没入密林,“雪中食草冰上宿”;哦,刚刚冷却的火山口杉木葱茏,岩洞里升起了伐木人的炊烟;哦,田畴把黑色的垄划到天尽头,那里,一人,一犁,一牛,共同较量着耐力和韧性。犁着,耕着,走着,没有一点声音。我的黑土地就是这样一部悠远的、孔武的、神秘的、充满着内聚力的不朽经典。当然,在黑土的深层,也埋藏着古战场鲜血锈蚀的剑,也抛落了亡国之民的遗骸,也有过拼搏、绞杀、屈辱和失败。即便是失败,我的先人也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
⑤北方的黑土地是何等博大啊,兼容着火山与冰岸,天池与地泉,针叶林与毛毛草,红高粱与罂粟花,野性与柔情,爱情与仇恨,严峻与温馨,粗犷与粗疏,自强与自私,寥廓与孤寂。既有长久的四季轮回,又有短暂的无霜期;既有虎群的雄浑,又有狗皮帽子的寒碜;既有宽广,又有褊狭;既有宁静,又有躁动;既坦诚又神秘,既富丽又贫瘠。当我远离故乡去生存、拼搏和拓荒数年之后,终于明白有一种东西是不可超越的,那就是黑土地所给予我的生命的原汁。
⑥是的,读懂黑土地这部博大恢宏、幽远深邃的自然、历史和人生的巨卷,需要时间的打凿和精神的反刍。如今,我头上的野草荣而又枯,年已不惑,似乎才领略了一点她的教诲。她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用日出日落、阳春严冬和风霜雨雪教导我。她要我生来就成熟,就懂得什么是沧桑,什么叫坚韧,什么叫忍耐,什么叫不屈。非洲谚语说,创世之初,上帝赐给每个人一抔土,人们从土中吸吮生命的滋养。北方黑土地给我的滋养令我受用无穷,也就铸成了我终生的土性。
⑦不可改变,我北方的土性。因为,自我落生的时候,黑土地就给我打上了胎记。我的黑土铸成的肌肤和魂魄不可改变。因为,我不能选择也不愿意改变我的籍贯。我为此感到荣幸——当我走在异乡异域的时候,人们会顷刻间认识我和我的内涵:中国,北方,黑土地。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黑土地”是本文的行文线索,紧扣“我”不可改变的土性,文章多次反复,突出了黑土地对“我”的深刻影响。
B.文章开篇“我是北方的黑土捏成的,土性浇铸在我的灵魂之中了”,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C.第⑤段赞美了黑土地的博大兼容、不可超越,写远离故乡去拼搏则又流露出了“我”渴望摆脱黑土地的内心感情。
D.本文语言极富特色,句式整散结合,排比、比拟等多种修辞综合运用,都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表现力。
E.本文没有写曾经发生在黑土地上的平常事,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揭示了黑土地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真谛。
答案CE
解析C项,“流露出了‘我’渴望摆脱黑土地的内心感情”错误。E项,“没有写曾经发生在黑土地上的平常事”错误。
6.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对“黑土地”热烈真挚的感情的 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回忆童年,黑土地生养了“我”,浇铸成“我”灵魂中的土性;返乡,黑土地柔情地对待“我”,给“我”生命的滋养;离开,它的博大恢宏、幽远深邃,给“我”足够的营养和人生的教诲。
解析第②段主要是回忆童年,表现黑土地对“我”的养育之情;第③段主要写返乡黑土地带给“我”的柔情;后面几段则是写土地的博大幽远。
7.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截取四幅不同的生活场景,表现了黑土地悠远、孔武、神秘、充满内聚力的历史,给人强烈的历史纵深感,揭示出黑土地深厚的精神营养;运用排比、引用,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黑土地深挚、热烈的感情,丰富了文章内容。
解析回答本题不仅要阅读这段排比的文字中截取的生活场景,还要研读横线后面的文字,体会黑土地带给自己的深情。答案既要有表达手法,也应该有运用这些手法的意义。
8.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总是渴望离开养育自己的水土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答案示例(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养我们的土地给我们的生命打上了永恒的烙印,给我们的人生打上了永远的底色,正如本文作者所说,它无法超越,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它是我们无声的名片。
(2)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是人类永恒的渴望,无论家乡多么美好,正如黑土地尽管如此令作者热爱、留恋,但到外面去却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声音,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家乡的美好在于它给予我们生命的营养,闯荡世界却源自人类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解析该题为探究性试题,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可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现实中人们的渴望两个角度作答,注意辩证思考。
三、语言运用
9.阅读寓言《蚂蚁的启示》,根据上文补写出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寓意,语意连贯,句式与前一句相同。
两只蚂蚁想到墙那边寻找食物。第一只蚂蚁顺着墙往上爬,刚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如此反复了几次都没成功。另一只蚂蚁看到这种情况,就绕过墙到了那边,等到第一只蚂蚁爬过墙时,那只蚂蚁已将食物吃完了。第一只蚂蚁秉着永不气馁、永不放弃的“美德”让自己失去了食物。
所以,轻言放弃是弱者, , 。
答案示例不言放弃是愚者 懂得如何放弃是智者
解析抓住两只蚂蚁的不同举动进行分析。
10.同一事物,常常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感悟或被赋予不同的意蕴。依照示例,从“露珠”“夕阳”“雨”“月”中任选两项仿写,写出其不同的意蕴或者对其不同的感悟。(不要求句式和字数完全相同)
示例:落叶——身不由己,只能过着背井离乡、漂泊无定的日子。“归根”是一种选择,一种意愿,一种向往。
答案示例①露珠——就像秋荷上的一粒珍珠,晶莹动人;一碰到阳光,就会短命夭折。②夕阳——是晚开的花,是陈年的酒,绚丽成就永恒;就像灿烂的烟花,片刻的辉煌转瞬即逝。③雨——滋润大地,哺育秧苗,孕育出纵跨天宇的虹霓;是云伤心的泪,浸着离别的凄楚。④月——明月高悬,月光如水,令人仰望而涤尘荡俗;月光清凉,照进了离人的哀愁,也照亮了游子的乡思。